根据官方最新的海关数据,芯片大战似乎对中国产生了影响,9月份中国半导体进口下降了12.4%。
根据本周公布的官方数据,上个月中国进口了476亿芯片,去年同期为543亿芯片。这也与2021年前9个月的进口增长23.7%形成鲜明对比。
在本月宣布最新的出口管制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主要针对中国通过进口芯片设计和制造工具来制造自己的芯片的能力。但疫情爆发后,两国关系紧张,芯片短缺,导致国内很多公司储备了2021年的货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9月份中国国内芯片产量下降16.4%,至261亿片。
与此同时,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已经在考虑实施额外的出口控制,这次的重点是限制中国获得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软件。
据称,美国官员仍在决定如何为量子计算制定最佳控制措施,其中可能会关注控制错误率的技术。尽管量子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考虑到它可能会推动一些复杂的计算任务,美国似乎想阻止中国率先发展量子技术。
美国政府限制AMD和Nvidia向中国出售可能用于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的硬件,包括两家公司最新的GPU加速器产品。
由于美国的限制,中国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巨头TSMC显然已经暂停了为中国初创企业Biren生产硅,这是对中国的进一步打击。据彭博新闻报道,据称TSMC不确定Biren的产品是否符合限制,但为了确保其符合美国法规,台湾产品已停止生产。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芯片制造商扬子记忆科技公司(YMTC)也要求任何持有美国护照的关键技术岗位员工离开公司,以遵守白宫的最新制裁措施。新规定要求任何美国公民或实体在中国参与芯片的开发或制造,必须获得商务部的许可。
YMTC成为受新控制措施影响的公司之一,这些措施限制了芯片制造设备在中国的销售。
《金融时报》指出,如果没有美国的技术,中国将很难保持其在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领域的快速扩张。然而,制裁最终可能被证明是徒劳的,因为它们只会迫使北京加倍努力发展不受美国控制的本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