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中的照顾者:居住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坚料瑶 2024-05-03 05:17:20

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在香港,不适切的住房条件一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尤其对那些身负照护责任的人来说,这一挑战更是加倍。近期的调查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在这些照顾者中,有高达20%的人在过去两星期内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凸显了恶劣居住环境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这份由岭南大学、中文大学和劏房支援连线联合进行的调查,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期间,对317名居于劏房的照顾者进行了问卷访问。结果发现,这些照顾者中的大多数是女性,年龄多集中在40至49岁之间。他们中有33%是离婚或分居的,而且平均每人需要照顾两名家庭成员,其中92%的照顾对象是子女。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照顾者自身的需求和福祉,在他们为家庭成员提供照顾的同时,往往被忽略。

这些发现指向了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照顾者的居住环境与其精神健康之间的关联。照顾者不仅要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还要面对因劏房环境恶劣而产生的额外劳动。例如,没有固定煮食空间的照顾者需要搭建临时煮食平台,饭后又要立即收拾以腾出空间。额外的劳动需求增加了照顾者的日常压力,对他们的精神健康造成了额外的负担。有的照顾者甚至需要在夜间应对如漏水等紧急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照顾者的休息和生活质量。

这些现状分析揭示了劏房照顾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多重压力,并强调了改善住房条件对于提升他们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这些照顾者提供更多的支援和资源。

特区政府现时提供一项现金津贴试行计划,是一项为期三年的计划,旨在纾缓基层家庭因长时间轮候公共租住房屋而面对的生活困难。根据最新资讯,尽管有呼声要求将此计划恒常化,但政府初步倾向不会将其变成永久项目。政府也透过「为低收入劏房住户改善家居环境援助计划」提供支援,旨在改善低收入劏房住户的家居环境,并加强他们与社区服务或资源的联系。合资格的劏房住户可获得一笔过非现金资助津贴,用于家居改善或维修、购买家具及家用物品等。此外,「社区客厅」为劏房户提供额外生活空间的计划。首个社区客厅已于深水埗开幕,提供共享备餐间、饭厅及用以做功课、举办兴趣班和集体活动的共用空间。政府鼓励企业和地区组织参与,以扩展服务,惠及更多基层家庭。

为从根本上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援体系,并关注照顾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整体社区的生活质量。本人建议政府可以推行规范,要求劏房单位必须达到一定的生活环境标准,例如必须设有窗口、确保通风良好,并禁止厨厕相邻等,并继续促进更多「社区客厅计划」,为劏房户提供共享备餐间、饭厅及用以做功课、举办兴趣班和集体活动的共用空间,从而提供额外生活空间。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建立一个涵盖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交等方面的社区支援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通过家访评估、提供资源转介和义工服务,来协助有需要的家庭,并资助专门为照顾者设立的心理健康计划,例如提供临床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精神科评估等服务。此外,设立互助小组,让照顾者能够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照顾压力。

在香港,劏房照顾者的居住环境与其精神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改善这些照顾者的居住条件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透过提供更适宜的居住空间、增加基本生活设施,以及改善整体居住环境,我们可以帮助照顾者减轻压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关怀和支持劏房照顾者的社会,并最终实现一个更加健康和和谐的香港。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劏房照顾者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文:刘建诚



0 阅读:1

坚料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