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房价暴跌,为什么老百姓反而有“看烟花”的心态

休养生息知识 2024-05-21 13:28:31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戏剧性的转折点。曾经,我们将所有的论调集中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房地产投机,确保房住不炒。高房价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包括房价收入比、新生儿出租率等,这些都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话题。然而,短短几年间,舆论的焦点却转移到了如何拯救濒临崩溃的房地产市场上。

四年前开始,百大地产开发商排队走向倒闭,无论是全国性的房企还是地方性的企业,能够正常经营的已经越来越少。大企业如三好学生万科,也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这种情况下,舆论的风向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有人开始担心放任房价下跌会危及地方财政、银行,甚至有专家表示,房价下跌最受损的是普通老百姓。

然而,这种观点却让人感到困惑。当一个病人患了肝癌,医生告诉他手术的风险,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但却不提及手术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就值得我们深思。同样地,现在,我们听到的是房价下跌的痛苦,但却没有人讨论市场重建后的场景。而历史上的两次地产泡沫,是因为政府没有让市场自主选择,而是通过人为手段制造了房价的上涨潮。

这一次,房地产危机的过程中,最受伤的无疑是普通人。曾经在地产公司工作的设计师失业了,农民工在工地上的工作机会也减少了。因为大量的财富都沉淀在房产上,当房地产市场下跌时,整体收入也会减少。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免受影响,而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牵连。

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老百姓的情绪却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悲观。他们更希望能够看到烟花,享受一些美好的事物。这或许可以用一个笑话来形容:如果神告诉你可以满足一个愿望,但是这个愿望会在你的邻居身上双倍实现,那么你会选择失去一只眼睛。现在,我们似乎正在为了拯救房地产,而牺牲了普通人的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不再满足房地产这个“绑匪”的要求,而是着眼于改善普通人的收入预期,降低教育、医疗、养老等成本。只有普通人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才能真正激活消费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口号来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

在没有这些根本性措施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迎来另一个“恒大”。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务实的行动,让普通人真正受益,而不是一味地迁就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