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期待徕芬出现在机场,用上500万一块的苹果体验店玻璃

铁血蓝色说 2024-03-22 23:33:22

罗振宇,人称“罗胖”。

他曾在公开的场合坦诚自己是一个商人,没有情怀。但实际上他的逻辑思维、思想超越已经让不少的人膜拜,也因此罗振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口,并成功的在商业场上呈现了他独特的价值。

“创业者的每一步,面临的都是生死劫。”这是他给众多创业者的忠告。

然而,面临一个2019年才创立的徕芬品牌,和叶洪新对话完之后,罗振宇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最多在5年后,在机场,或者是在高端shopping mall里,我们就能看到徕芬用上500万一块的苹果体验店玻璃。”

他为什么如此看好徕芬?

罗振宇在采访中,坦诚表示:“我对徕芬这个品牌很好奇,也很期待。”

“因为徕芬可以在短时间内创立一个品牌,并且在有了爆款产品之后,还可以借助品牌力再次推出一个爆款产品。”

表面上来看,徕芬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0线下门店,就实现了年度销售额从百万到30亿的跨越。罗振宇看重的就是这组数据,因为也是这样的数据将徕芬在吹风机市场上维持在了第一的宝座。可我们都知道,罗振宇并不是一个只看数据的人,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企业背后的逻辑思维和价值观。

如今,徕芬背后的价值观就符合他一贯遵循的相反逻辑思维。

他曾问过叶洪新一个问题:像是苹果这样的国际大品牌,他们都不会碰制造业,而是将制造业包给别人,从而获取更加灵活的优势。

事实上,不只是苹果,中国很多企业都遵循代工惯例,毕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比如说常年霸榜全球PC市场第一的联想,据IDC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联想的PC出货量就达到了1600万台,在全球市场上占比23.5%,持续排名全球第一。而这个企业,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就很少,基本的配件都是代工合作厂商生产。

可见,一贯的商业模式在联想上是成功的。

(来源:IT之家)

但徕芬恰恰不选择别人代工,而是选择自己造。一开始只是核心的零部件,到后来他们甚至连产品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兼顾,从头到尾都靠自己,走上了一条别人“嫌脏嫌累”的制造业。而这种垂直性的模式,已经和常规商业大不相同。

和常规模式大不同,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现状下,我们不禁想问徕芬真的不怕失败吗?

以目前徕芬吹风机和电动牙刷相继成为爆款产品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并无不妥。

当然,也或许会有人会将当下徕芬的成功归咎于“当年戴森的风”,现在还只是出现了第二个单品,谈在市场上持续成为国产品牌的佼佼者,或许徕芬的这种模式定论还尚且言早。

可是,徕芬已经赶上了另外的一个风波——“垂直性模式。”

如今,在中国叫得出名字,且在排名靠前的企业当中,他们都开始转变态度朝着垂直性模式发展。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有比亚迪。

比亚迪从制造的角度上来说,比徕芬的起步要好。因为在一开始比亚迪自己就是一个代工厂,替很多的大品牌造东西,如摩托罗拉的手机电池,苹果的塑料零件制造等等。并且一跃成为了代工大巨头,在2022年的时候比亚迪在全球EMS代工厂中就排在了第6位。

按照道理来说,这样的一个企业进入到汽车领域,并且依靠电池技术不断霸占新能源销售市场的背景下,他们会丢弃原本又累又苦的制造环节,将代工都给其他的厂商。

可显而易见,比亚迪没有。

无独有偶,小米如今也在开始发力建立自己的工厂,总投资超过120亿,用于未来生产所有小米智能的产品。他们一个个的都开始朝着相反的模式走,且目前成功性很高。而细数他们的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希望在成本上得到一个自然的控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成本上冲向更广阔的竞争市场。

是的,徕芬也是一个要控制成本的品牌,所以他们选择这个模式,尽管模式和常规模式有差别,但却是很适合徕芬的道路,如今靠价格占据了中国市场,仅5年就高达32.21亿的营收,足以说明他们走的路没有错。

如今,工厂有了,品牌力也有了,市场也有了,现在的徕芬缺什么?

叶洪新告诉罗振宇,他想要一个像苹果那样的线下体验店,桌子的供应商和玻璃商都联系好了,未来他们的线下门店也会像苹果一样用上500万一块的玻璃。

是的,徕芬现在缺的就是线下门店。在过去的几年里,徕芬一直都只在互联网上有身影,没有开设任何一家门店。或许是因为时机不到,也或许是因为叶洪新的要求太高,毕竟他要的是和苹果那样的体验店。

但如果不下沉到线下市场,徕芬的发展就存在局限性,如果要持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做到像苹果那样千万用户都知晓的影响力,那么线下门店的开设相当有必要。

当然,一旦这样的和苹果相似的专卖店开设出来,免不了会有更多的质疑。

包括叶洪新自己也说过:“很多消费者说徕芬,抄完戴森,又抄苹果。因为我们在电动牙刷上就采用了和苹果一样的包装,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包装更简单,也更环保。事实上,我们看了很多的包装,但最后都不如苹果的包装,所以我选择了我自己认为的最优解。但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这话我好像没有办法解释。”

想必,在选择和苹果体验店差不多风格的背景下,也是叶洪新认为的最优解。

或者说,徕芬想要做的是成为苹果那样对品质、技术都追求极致的品牌。可惜的是,现如今一直标榜自己追求极致的苹果,已经开始“拉胯”,从iPhone12系列开始就一直饱受没有创新的质疑,到现如今2024年,刚开年6周,苹果在中国市场上就同比下滑了26%。

已经逐渐在中国市场失去口碑的苹果,或许会离极致越来越远。而徕芬,希望他们能坚守自己的初衷,从工厂、产品、线下门店都一致坚持“极致”。

而我们更期望罗振宇口中的“5年梦想”,徕芬能快速的实现,让徕芬成为他们最想成为的自己!

0 阅读:16

铁血蓝色说

简介:科技产品介绍 数码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