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云巴32站主体完工冲刺收官,2025年底通车助力“东强”战略

最城建次 2025-03-16 04:13:18

2025年3月,济南低运量轨道交通高新东区环线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全线32座车站中,29座主体结构已完工,春暄路站更以“全线首个完成装饰装修”的亮眼进度进入收官阶段。这一突破标志着济南云巴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预计2025年底全线通车后,将串联起高新区与历城区四大片区、三大产业园,为济南“东强”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工程冲刺:从“首个车站”看云巴速度

3月10日,春暄路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安装雨棚金属屋面与玻璃幕墙。这座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车站,内部墙面粉刷已基本完成,瓷砖铺贴进入收尾阶段,预计3月底实现装饰装修全面完工,成为全线标杆。作为“云巴”首列车辆的停放站点,春暄路站一侧已吊装就位的2编组“云巴”列车,以17.6米的车身、140人额定载客量、8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展现出低运量轨道交通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目前,全线轨道架施工完成近70%,设备房与公共区二次结构砌筑、墙面抹灰等工序同步推进。这一系列进展为2025年底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更凸显济南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精细化施工”理念。

数据解读:云巴如何改写城市交通版图?

济南云巴高新东区环线全长约30公里,覆盖高新区与历城区交界地带,跨越唐冶、孙村、两河、庄科四大片区,串联齐鲁科创大走廊、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三大产业园区。项目通车后,预计日均客流将达5万人次,单程通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较地面公交效率提升50%以上。

三大核心价值凸显:

1. 产城融合加速器:线路贯穿产业密集带,直接服务浪潮、重汽、福瑞达等龙头企业,实现“家门口上车、园区门口下车”的零距离通勤。

2. 交通疏堵新方案:作为地铁网络的“毛细血管”,云巴可分流高新东区20%的跨区通勤压力,缓解经十东路、世纪大道等主干道拥堵。

3. 低碳出行示范线:全线采用胶轮有轨电车技术,电能驱动零排放,年减排二氧化碳预计超1.2万吨,助力济南“碳中和”目标。

战略意义:向东,向未来!

济南云巴的推进,与城市“东强”战略深度契合。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向东发展是破解空间瓶颈、培育新增长极的关键。云巴通车后,唐冶片区可30分钟直达孙村产业新城,庄科片区与两河生态城的联动效率也将大幅提升。这一交通动脉不仅打通了产业资源流动的“任督二脉”,更将激活沿线2000余公顷土地的开发潜力,助推科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

“过去从唐冶到孙村,早高峰开车要1小时,云巴开通后时间砍半,还能避开堵车!”一位高新区企业员工感慨。而对于规划专家而言,云巴的意义远超通勤工具——它是济南“多层级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拼图,未来可与地铁2号线、4号线及规划中的市域铁路无缝衔接,构建“轨道上的东部新城”。

展望:2025,济南东部的“云巴时代”

随着2025年底通车倒计时开启,济南云巴正从蓝图驶向现实。这条“小而美”的轨道交通线,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实践,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缩影。它承载着东部新城的产城融合愿景,也寄托着百万市民对高效、绿色出行的期待。当第一列云巴列车穿梭于楼宇与园区之间,济南“东强”战略将迎来最生动的注脚。

结语:从29座车站主体完工到全线通车冲刺,济南云巴的每一步都踩在城市发展的鼓点上。2025年,当列车呼啸而过,济南东部将迎来一场关于速度与未来的变革。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2025-03-16 08:27

    云巴,爬在在云端?

最城建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