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3月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战略司令部发言人的话报道称,多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已从美国密苏里州基地飞抵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该发言人强调,此次部署是五角大楼“威慑、侦测并在必要时挫败针对美国及其盟国战略攻击”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B2轰炸机群在印度洋基地集结迪戈加西亚岛,地处印度洋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美国轰炸机(资料图)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现役的B-2隐身轰炸机仅有19架。而且这19架因为造价高昂和维护成本巨大,目前,仅有53%得到了妥善维护。也就是说,这7到9架B-2或许已经是美国空军的全部精锐力量。考虑到B-2轰炸机作为战略轰炸机,不动则已,一动必如山倒,美军此次集结如此多数量的战略杀器,无疑也为前文提到的“美军可能军事打击伊朗”之说,提供了极大的可信度。
这次美军B-2机群集结的地点显然也经过了缜密的筹划,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距离伊朗只有5000公里左右,从该基地起飞的B-2轰炸机可以直接空袭伊朗,但伊朗的导弹射程无法覆盖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因此将B-2机群部署在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对美军来说就是十分安全的,最起码后方基地不会被伊朗的导弹一锅端。B-2隐身轰炸机不仅突防能力极强,而且可以挂载GBU-57/B巨型钻地弹,如果B-机群发动对伊朗特定目标的攻击,对伊朗来说就是个大麻烦。
伊朗军队(资料图)
与此同时,伊朗和美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间接谈判,双方会后均有积极表态,并约定本周六将举行下一轮会谈。美伊谈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伊核协议——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这份协议,此后美伊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一度濒临直接冲突。而在将近7年后,双方代表团来到了马斯喀特,这也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两国之间的首次正式谈判。
伊朗很明白自己的地缘困境:孤悬中东,缺少中俄那种“背靠后盾”的安全感;经济制裁多年,百废待兴;内部政治不稳,政教高层渴望“晚年安宁”。但就是在这种内外压力交织之下,伊朗仍敢与美国玩“强硬外交”,说明一个道理——不是德黑兰不怕打,而是美国不敢动真格。美国的真正目的,其实早已从“彻底无核化”悄然降为“控制浓缩铀不超过3.67%”。这个底线一放,已足见美方的底气不足。
从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以来的伊朗政策来看,其政策在本质上仍然是第一任期“极限施压”政策的延续,即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签订新的伊核协议,其目标是使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和支持代理人的地区扩张政策。从美国方面看,尽管伊朗方面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受挫严重,但在美国排除对伊朗发动大规模战争选项的情况下,美国仍无法压迫伊朗屈服,施压和谈判并举仍是美国的无奈选择。
伊朗外长(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其访问俄罗斯,是为了向俄总统传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息。他指出,在伊朗与美国的核问题谈判中,伊朗必须了解美国的真实想法,如果美国提出建设性立场,伊朗希望可以开始“就可能的协议框架进行谈判”,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将继续面临立场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他表示,谈判只有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氛围下才能进行,强加立场不会有任何结果。伊朗将冷静地参加谈判,不受任何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