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粤剧团吹笛子,一天吹8个小时,吹得肚子疼,很多人因此放弃

真实人物采访 2023-11-29 23:28:13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927位真人故事

我叫李文卫,是一名洞箫制作师,从事吹箫制箫已有20余载。

初中开始,我开始自学吹笛、吹箫。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便南漂到了广东。没学历,只能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工作枯燥无味不说,还经常被领班辱骂。一气之下,我辞职不干了。

出于对音乐的热爱,我加入了“草台班子”,给红白喜事吹笛子。工作是有了,但是技能没有长进,于是,我又进了粤剧团做笛箫伴奏。

跟着粤剧团,我吹笛子的水平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让我结识了吹箫的同行,也开启了我另一段音乐旅程。

(我喜欢一个人吹箫)

我出生于1979年,从小喜欢音乐,喜欢模仿毛阿敏、刘欢他们唱歌。

初中时,我很喜欢笛子的声音,用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买了人生第一把笛子。当时店铺老板人很好,送了我一些笛子吹奏的入门书籍和部分乐谱。因为没钱请老师,我只能自学,凭着感觉吹,一个一个音符去试探,去了解。

1998年高中毕业后,我从湖南老家“南漂”到广州。只有高中学历的我,为了生计,只能在电子厂和五金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在工厂上班,规定很严格,稍微不用心,就会被炒鱿鱼。

有一次,我出了会神,就被主管责骂动作慢:“到点了,就好好工作,风景好看吗?”,由于受不了这种束缚和侮辱,索性辞职不干了。

由于一直对音乐感兴趣,希望能找着与音乐有关的工作。虽然我能吹笛子,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也没有丰富的演奏经验,所以正规的演出工作并不好找。

(我们在宣传洞箫制作技艺)

最初,我加入过乡村曲艺社团的“草台班子”,专门给红白喜事、商场饭店开业活动伴奏助兴。

虽然没人带,没有经验,也没有工资,但能包吃包住,这对于身无分文又能从事音乐的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但“草台班子”终归不稳定,也不专业,学到的东西也有限,我开始骑驴找马。两年后,还真让我找到了。

2000年,粤剧团招聘一名会吹笛子的工作人员。当时面试的人很少,我把以前在“草台班子”的经历介绍了一遍,然后在剧团几个老人面前演奏了一曲,他们认为我乐感和音准都不错,而且也是个能吃苦的人,于是我就被留了下来。

那时候很苦,我不懂粤语,也没有乐谱,而且剧团里一个人也不认识。吹笛子,不是一看谱就能伴奏的,更何况没有谱。

粤剧戏曲还有个特点,要会说广东话,要不然听不懂戏曲的音。对粤语了解后,才能听懂里面的音,不用乐谱也知道怎么唱。

(我在陋巷吹箫)

学习粤语和学一门外语一样,得有语言环境,多听多说,不要怕说错。粤剧团里的同事大多都会粤语,我每天硬着头皮向他们学习、请教,听他们说话时的音,观察他们嘴巴怎么动,嘴形是怎样的。

不到三个月,我就能用粤语和他们简单交流。也让我明白,学习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讲多错多,学的东西也会多。

唱一曲戏,大概要半小时,我们一天要坐8个小时,要一直吹,吹个不停,时间长了肚子也会疼。很多人吹久了都不干了。

一开始,剧团的效益也不好,工资都开不出,但我觉得跟着剧团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也包吃住,就坚持了下来。

过了大半年左右,剧团给我开了500元工资,那是我的第一份工资,全部邮寄给了妈妈。

当时妈妈一个人在家,我又在外漂泊,爸爸生病过世我都不知道。家里没电话,亲人打电话给我,也找不到人。没有见到爸爸最后一面,成了我人生的一大遗憾。

(我和妻子的双人演奏)

看着一穷二白的家,我很纠结,要不要改行,但刚在粤剧团稳定下来,我又不舍得放弃,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坚持。

之后,粤剧团的演出越来越多,我也跟着剧团到深圳、广州、湛江等地演出。在奔波忙碌的日子里,有幸结识了一些笛箫乐师和有名的笛箫制作者,也被洞箫这门低调且底蕴深厚的乐器所吸引。

我喜欢听箫的声音,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声音。一个人静静吹箫的时候,箫声会慢慢倾吐你的心事,诉说着内心的故事。一个人闯江湖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靠箫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学箫到制箫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刚开始吹箫时,买回来的箫,大多音准有问题。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箫,就要慢慢研究怎么调准音。这时候,我就希望自己能制作洞箫。

一支品质上佳的洞箫,不但需要优质的竹材和严苛的工艺,也需要制作者精湛的技术和审美眼光。

(我在烤竹)

制作洞箫的材料分为紫竹、桂竹、虎皮斑、梅菉湘妃等。在选材方面,竹子的年份、密度、外观和厚度都有讲究。我的选材主要来自老家永州的斑竹和福建产的桂竹。

好的竹材大多五年为宜,生长在贫瘠且气温较低的山区,这里的竹子密度高,且坚硬厚实,发声铮然有金属之音,有利于共鸣。

竹子本身的美感是最重要的一点。竹节的间距,尾端自然弯曲的弧度,竹根部位的保留等,都要因形就势。

此外,竹子的薄厚也会影响音色。太厚会导致音色反应迟钝,有杂音,太薄会导致音色漂浮。竹子采下来后,要在阴凉通风处放2-3年,等水分完全蒸发,干透后才能拿来制箫。

选好竹子只是第一步,洞箫的制作至少要经过11个步骤才能完成,包括:烤竹、撬竹、通节、钻孔、开口吹、修挖指孔、调音、上漆等。

(我在较直竹子)

每一环节都很严苛,十分考验耐心。比如烤竹时,烤的时候,目与目要一致,节与节也要一致,烤出来的竹子才能很直。然后通节,打磨,根据竹子的粗细、长短定孔位。

最关键的环节是打磨内径的调音,调音是制作箫里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了制箫的制作水准。

为了把音调准,刚开始我摸索着用手机上的调音软件,然后利用这些年在剧团戏曲的熏陶,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怎样将洞箫的音准、演奏性能调校到最佳状态。

后来,我喜欢把自己吹奏的曲子录下来,制作成短视频,然后上传到网上和网友们分享。

2000年时,我上传了一首吹奏的《女儿情》,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看了我的视频后也开始学箫。

但是,很多学箫的网友并不知道怎么选箫,也不知道到哪里能买着好箫。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自己手工制箫,这样不仅可以制作出适合自己的箫,也能帮到很多学箫爱好者选到称意的箫。

(讲授洞箫知识)

2013年,我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制箫工作室。

《陋室铭》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简朴的生活。

我的工作室也是一间”陋室”,它有一个雅致的名字——“箫雅居”。工作室安置在两层旧民房中,只有30多平方米,屋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部台式电脑,连着麦克风和摄像头,旁边还有一台简易的音响设备,这就是我的创作舞台。

我手中制作的每一把箫,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如同人的性格。有的箫发出的声有磁性;有的箫声音比较空灵;有的箫发声比较厚重;有的箫声音比较柔和;有的箫声音很有韧性。根据箫的声音特性,来匹配合适的曲子。

每制好一支箫,我都要对着电脑即兴吹奏一段,试试音准和音色,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将视频上传到网站,将链接分享在群里。通过这种方式,箫一支支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还接到了海外订单。

(我在校正音准)

随着制箫技艺的不断精进和个人名气的提升,我的箫也有了自己的品牌名号-“文卫箫”。找我买箫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刚上传完一段视频,询价的电话就来了。

根据选材和制作工艺的差异,手工洞箫价格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一支不等。由于洞箫制作都是亲力亲为,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多订单不得不排队预订。

于此同时,我的很多原创作品也成功入驻到很多音乐平台,不仅收获到很多粉丝的喜爱和支持,也被一些音乐方面的专家所关注。其中《一帘秋雨》已授权给中央音乐学院的陈悦教授。

一把南音洞箫,不仅要有文化底蕴,还要有艺术美感。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还要能够展现时代风采,寄托美好蕴意。

在我的世界里,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只要有音乐在,精神就不会倒下。

(五音疗愈意境)

黄沾先生当年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写了六稿都不满意。随意翻阅古书《乐志》时,受书中“大乐必易”这句话启发,按照中国古代的“五音”,一气呵成,谱下“沧海一声笑”,至今被奉为经典。

古人以乐修身,以乐教化天下。从广义上讲,乐可以教化众生,狭义上讲,乐可以疗愈自我。通过学习研究《易经》的“五行”,以及《黄帝内经》的“五音”,我开创了五音疗愈法。

很多人以为五音疗愈就是听听音乐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听音乐后,还得知道为什么听音乐可以疗愈?为什么人需要疗愈?该往哪方面疗愈?

后来,有幸学到了道家的“紫薇蠡术”,通过音乐结合祝由之术,立志把上古五音疗愈发扬光大,理论联系实际,道术结合,逐渐内化成一套自己的体系。

音乐疗愈是疗愈的第一步,即通过听他说话、朗诵的声音,或者唱歌、弹奏乐器的声音,从这些声音中获取他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为对方定制一首即兴创作的,对他有效的乐曲,从而获得疗愈。

(我受邀参加海内外演奏)

除此之外,“五音疗愈”还延伸到很多内容,比如中医学《黄帝内经》的“理”,易经的易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伦道德这方面的理论。

“五音疗愈”不像市面上,只有演奏乐器,敲钵弹琴,让人静心就疗愈了。这些只能算作音乐欣赏。真正的疗愈是要有理论依据作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方法,这样才是科学有效的疗愈。

因此,比起以前作曲和制箫,现在的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吸引更多人对箫的兴趣上,愿意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五音”来疗愈自我,治愈精神内耗。

乐器需要通过音乐来展示,只有听了音乐之后才会对这个乐器感兴趣,才会来听,才会来学,才会来传承。

近几年,我和团队录制了许多关于学箫和制箫的课程视频,线上线下都有开班授课,也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

2022年,李文卫制箫非遗申请成功。我没有很远大的理想,只是希望能把“文卫箫”做成一个品牌,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和传承洞箫这门古老的乐器和艺术。

【口述:李文卫】

【编辑:墨斐】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