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创斛乌合剂治糖尿病

斛乌合剂由当代中医大师朱良春所创,笔者初涉此方是在读《闻过喜医辑》时所获。然组方有别于其他治糖尿病之方,且经众师验证其效,故临床试用于众多糖尿病患者,不仅对早期糖尿病有效,而且对于伴有并发症者疗效更加明显,一般是5剂内先前症状明显减轻,10剂内患者之前症状即可消失,血糖也随之得以控制。几年来单用此方稍做加减治糖尿病患者甚多,故不可据好方于己有,再述于此,有待我们共同验证并服务于患者。
方药组成:石斛15g,制何首乌15g,制黄精15g,怀生地黄15g,生黄芪30g,怀山药30g,大乌梅10g,枸杞子10g,紫丹参10g,桃仁泥10g,淫羊藿10g,金樱子10g。
临床可随症加减。该方集甘凉、甘淡、甘温、甘寒,益阴助阳、补气活血之品于一炉,不仅对2型糖尿病效佳,对1型糖尿病症状之改善,亦有桴鼓相应之效。
病案举例
张某,58岁。发现糖尿病5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血糖一直不稳定,并逐渐出现身疲乏力、手足麻木、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用中西医治疗,疗效都不明显。辨证为气虚血瘀。即用斛乌合剂,重用石斛30g。服4剂,症状明显减轻。再服8剂而症状消失,仍以西药控制血糖。1年多来,多次检查,血糖均正常,之前症状未再现。
又治一母女同患糖尿病者。其母先诊,即以上方加减服用20余剂后症状消失,带其女来诊,仍以上方加减,药后其效同佳。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治糖尿病,当先辨“胖瘦”
《黄帝内经》有“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古训。具体到当前糖尿病的治疗上,广汗法治疗体系认为可以改为“察体量腹,先别胖瘦”。此处的“胖瘦”指的是“内”,内脏脂肪的多与少,而不是“外”,皮下脂肪的多与少。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看起来很瘦,但肚子大,内脏脂肪超标,属于“外瘦内胖”,在“察体量腹,先别胖瘦”的诊断中属于“胖”的类型;另一部分人看起来很胖,但内脏脂肪并不超标,属于“外胖内瘦”,“察体量腹,先别胖瘦”诊断中属于“瘦”的类型。
如何别“胖瘦”?
“察体量腹,先别胖瘦”中,体,指体质指数(BMI);腹,指腰围。体质指数有统一的算法: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的结果,正常值是18.5~23.9kg/㎡。
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作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简单、常用指标,是WHO推荐的用于评价中心性肥胖的首选指标,与CT测量的内脏脂肪含量有显著相关性。所以落实到数字上来判断“胖”与“瘦”是很明确的。
“胖瘦”与汗、体温及代谢
《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从胖瘦来讲,越胖的成形越多,即是阴多阳少;越瘦的化气越多,也就是阳多阴少。
《内经》中讲“阳加于阴谓之汗”。简单来讲,汗的形成需要两方面的配合。有阳,也就是火;有阴,也就是水;水和火需要在其位、得其量,汗出才能正常。从糖尿病的胖瘦来讲,胖的阴多,水源足,但是火不够,容易出现上身汗多,而下肢怕冷无汗的状况;瘦的阳多,水少火大,多会出现皮肤干燥无汗的情况。
胖的本来就阳少,汗出伤阳,会恶性循环;瘦的本来就阳多,无法得汗,内外燥热都会越来越重。与之相反,基础体温高者,基础代谢率也高,能量储存偏少,易导致消瘦。
“胖瘦”治法截然相反
当今糖尿病患者虽然胖的要更多一些,但不能忽略还有很多“内瘦”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用“内胖”型患者的治疗方向去治“内瘦”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只会南辕北辙。简单讲,瘦的患者治疗的目标一定是要变胖;而胖的患者,一定是要变瘦。变到什么程度就到位了呢?变到“中”,即适度,这也符合中医“执中纠偏”核心内涵的要求。从阴阳的角度来讲,胖是“成形”太多,阳不足,需要加阳、加火;而瘦是“化气”太过,阴不足,需要加阴、加水。水火不可混淆,如果临症方向都错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有方向,只是以降血糖为目标,既误了患者,又误了中医,同道当时时自省。
典型医案
张某某,女,63岁,本来就瘦,2018年(3年前)因体重减少10斤于“某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查发现餐后血糖高于10mmol/L,开始连续求治于不同的中医,自觉症状没有改善,餐后血糖也一直不降。于2021年5月18日求治于笔者,察BMI=18.43kg/㎡,腰围73㎝,显然属于“内瘦”类型,需要“加水”治疗无疑。
自觉症状也都符合“需要加水抑火”的判断:①体内火烫,胸口灼热。②大便2天1次,干结如羊粪难下,需灌肠才能排出。③皮肤干燥,几无汗出。④左侧额头及巅顶疼痛,“太阳越好症状越重,太阳下山一切都好”。⑤食欲好,遵别的医生嘱咐在控制饮食,睡眠一般,夜尿3次。
方药:饭前增液汤,饭后白虎汤加沙参。具体药物如下。
饭前增液汤:生地30g,元参30g,麦冬30g,根据大便情况调整用量。
饭后白虎汤加沙参:知母6g,石膏16g,甘草2g,沙参3g,每日3次,每次半服。
5月21日:嘱前方基础上稍加大承气汤:大黄8g,厚朴16g,枳实10g,芒硝6g,每日半服,急则治其标,解大便干结耗液之急。增液汤服至每日3服。
5月26日:患者头痛完全消失,胸前灼热感减轻,自觉灼热感移至手心,睡眠较前好转,大便干稍有缓解。近日出现口舌生疮,右侧鼻子、喉咙疼痛等上火表现。饭前增液汤加至每日6服,饭后白虎汤加沙参继续服用,停大承气汤,据头疼位置,以柴胡加芒硝汤轻清上焦火结,每日2次,每次半服:柴胡16g,黄芩、沙参、甘草、生姜各6g,半夏、大枣5g,芒硝10g。
5月28日:患者大便每日1次,先干后软;胸口灼烫感消失,手心灼烫略减;右侧鼻子、喉咙疼痛好转,右侧颈部淋巴结仍感疼痛;睡眠好转,梦多。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但是血糖变化不明显:餐后1h血糖11.6mmol/L,餐后2h血糖9.8mmol/L。处方:饭前加肾气丸(制附子3g,茯苓9g,牡丹皮9g,肉桂3g,山茱萸12g,山药12g,生地24g,泽泻9g),每日2次,每次半服,增液汤每日3次,希望大便次数迅速增多;饭后白虎汤加沙参每日1.5服,柴胡加芒硝汤每日1服。
6月2日~6月8日:将方药简化为只有增液汤及白虎汤加沙参,继续加量:饭前增液汤,每日3次,每次2.5服;饭后白虎汤加沙参,每日3次,每次1服。中间看过2次,治疗方法不变,药物服法同前。
6月11日:血糖一直平稳,嘱正常饮食,希望体重和腰围增加。增液汤从每日9服减量为每日6服,白虎汤加沙参每日1.5服。
6月15日:增液汤减为每日4服,增加芍药甘草汤和柴胡加芒硝汤,额头已经有汗出,大便日2次。
6月18日:患者体重增加1公斤,腰围增加1㎝,已经习惯了正常饮食,血糖正常。治疗步入坦途,稳步向着体重和腰围增加至“中”的目标前进。
按这种“内瘦”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的结果是体重和腰围在减,血糖岌岌可危。在治疗之初主观症状明显减轻,但是血糖没有变化,感谢患者的信任让我们等来了“正常饮食血糖平稳”的结果。身体内的“水”越来越多,体现在大便是可以自然排便;体现在皮肤是原来皮肤干得掉渣,现在皮肤润泽有汗;体现在血糖是原来“水”太少,血糖浓度过高,现在是血里“水多了”,浓度自然就降下来了。
“内瘦”的关键问题在“水”少,治疗的关键在加水、变胖才能“水”多。如果按“内胖”型的路子去节制饮食、控制糖的摄入量,越节制越瘦,不是离变胖的目标越来越远吗?治疗不能光盯着血糖,治疗需先分清胖瘦。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中医好历害的合剂.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目前没有哪种医学是完美的!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慢性疾病,非器官性疾病,西医药治疗方式大多以抑制缓解症状,让人长期服药为主,各种副作用及并发症,套娃式坑钱!看众得分清治疗症状和治病根本,拖到最后严重了,不是割一刀的事儿,人财两空啊!各位,身体才是最根本的,身体好,百病消……小病别拖到后期,用中医的理论“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得了大病重症请去正规医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科技医疗对于症状缓解,急症,生物病毒类,重症吊命等还是不错的……祝各位用好各种优势的医疗技术,长命一百二十岁[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