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景观还原,OMEN暗影精灵10带您身临《阿凡达:潘多拉边境》

太平洋科技 2024-02-02 15:35:51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能够位于全球票房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阿凡达不同于其他科幻电影画面千篇一律的高科技、未来感风格,而是用顶级的特效为观众们展现出了一个生机勃发的“异星自然景观”。在潘多拉星球中,新奇多彩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潘多拉星人极具特色的与动植物连结的方式,无不让人感到震撼。在2022年,第二部阿凡达《阿凡达:水之道》之后的一年,广大影迷和游戏爱好者等待了14年之久的阿凡达正统3A大作《阿凡达:潘多拉边境》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将使用新购入的OMEN暗影精灵10高性能游戏本来体验这款游戏。这台OMEN暗影精灵10在今年年初刚刚上市,两个核心配置为英特尔酷睿i9-14900HX+Nvidia RTX 4060 Laptop GPU。

英特尔最新推出的14代酷睿i9-14900HX拥有多达24个核心与32线程,与桌面级旗舰i9-14900K同源,最大睿频可以达到5.8GHz,36MB Intel Smart Cache,TDP 55W,属于目前移动端中性能最强的CPU之一,这颗处理器为游戏场景带来了底层的性能保障,我完全不用担心CPU的计算能力影响游戏的发挥。

Nvidia RTX 4060 Laptop GPU是最新的Ada Lovelace架构下新晋的甜品级GPU,拥有3072个CUDA核心,8GB GDDR6高速显存,具体到OMEN暗影精灵10上的这颗RTX 4060 Laptop GPU,功耗设定在140W满血功耗,支持独显直连,可以进一步释放这颗GPU的性能,让其能够满功率运转,得到更佳的性能表现。

其他配置如下图所示,均为当前游戏本中主流偏上的规格:

一、熟悉的“育碧罐头”风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的故事时间发生在两部《阿凡达》电影的中间,玩家将扮演一名被人类圈养的潘多拉星纳威人,在回归到族群之后借由人类科技和种族天赋,联合其他潘多拉星族群,反抗人类资源开发管理总署。

开放世界对于育碧来讲可以说是“拿手好戏”,当然也可以说是“千篇一律”,《阿凡达:潘多拉边境》的大致玩法和育碧的其他开放世界游戏《刺客信条》系列以及《孤岛惊魂》系列基本相同,在大地图中进行各类支线任务、攻占据点、收集道具等等,然后提升装备等,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主线。在这个内核之下,加入了阿凡达的IP,虽然还是熟悉的“育碧”风格,但是有了潘多拉星的背景,玩起来还是相当有趣不枯燥的。

不一样的UI、不一样的主题颜色,但一样的感觉

首先是战斗系统,育碧在这方面的功力自不必担心,毕竟有着多年《孤岛惊魂》的经验,战斗时的手感相当出色。由于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属于被人类圈养的潘多拉星纳威人,所以并不排斥使用人类科技,我们在游戏中可以使用各类武器包括弓箭、步枪、侵入设备甚至炮弹,再加上三米长人身大力不亏,使用侵入设备骇入人类机甲后用重型弓箭射击弱点就可轻松摧毁人类方的重型机甲。

战斗过程中玩家可以选择正面强攻或者潜行,虽然理论上潜行可以花费掉更少的资源完成任务,但《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并没有近距离暗杀、隐蔽点等常见的潜行系统,潜行时暴露的风险很高,再加上在潜行中要做到一击必杀就必须要有一把伤害上乘的好弓箭,要不然一箭射不死还是会暴露,所以潜行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面对抗+好枪法+好操作可能才是制作组激励大家采用的战斗方式。

既然提到了,我们就接着说说装备系统,本作游戏中没有人物经验系统,所以人物的各种属性就完全依托于装备了。游戏中获得好装备的途径并不是通过BOSS掉落,而是需要制作,任务的奖励通常都是装备蓝图、各类素材、部族贡献、技能点、配件等等,通过各种资源换取或制作更高级别的装备,如果想要主线任务做的轻松些,那么就要多进行支线任务然后打造出更好的装备、增加配件、提升技能,还也是育碧罐头游戏的老传统了。

二、惊艳的环境刻画,完美还原“潘多拉星”

文章的开头已经提到,对于阿凡达这个IP来讲,潘多拉星的景观、动植物是极其吸引人的一大特点,《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在这方面深度还原了电影中的潘多拉星。

山、树木、岩石、五颜六色的植被,加上第一人称的视角,我们仿佛真的进入到了潘多拉星球之中,游戏中的每一根草、树上的每一处苔藓都绝非凑数,均经得起近距离细致观看,画面刻画的非常精细并且植被密度非常高,树林、平原、山地,各种场景都没有一丝糊弄,《阿凡达:潘多拉边境》拥有近几年来少有的、能让我发出一声感叹的游戏画面,可以说达到了电影特效级别的画质,对于一款游戏来讲,这是相当不易的。

潘多拉星中的超大毛毛虫,毛发非常精致

当然,这些植物并不是只有“好看”,还有很多用处,比方说采集,不同的果实搭配可以做成不同的料理提供不同的BUFF,采摘果实时也不是一键获取,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果实种类通过不同的操作来获取,否则果实的品质会有折扣,在这样采集体系下,我们肯定不能像《辐射》、《星空》那样肆无忌惮地在潘多拉星中捡垃圾,有限的背包空间和不能合并同类项也限制了所能拾取物品的上限。

移动鼠标采摘果实

真菌炒蛋可不是个好主意

回归到风景之中,为了能够让玩家更好地看风景,也为了能够更快地赶路,《阿凡达:潘多拉边境》中具有比较完善的跑酷系统,攀爬、二段跳、滑行,甚至有一些可以助力跳跃和攀登的植物。如果跑累了也不要紧,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缔结伊卡兰,就像电影里那样,在悬崖上一跃而下,召唤飞龙,骑上依兰卡,遨游潘多拉星。

能够加速奔跑的植物

三、画面,硬件性能绝对重要!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采用最新的Snowdrop引擎打造,这也是本作能够拥有如此画面表现的原因之一,对于这样一款游戏个人认为画面是影响游戏体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不想在画质与游戏帧数中间有任何取舍与牺牲,那么拥有一台性能绝对够强的游戏本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我们先来看下育碧官方对于这款游戏的配置要求,推荐配置即在1080P高画质下以60 FPS帧数运行,需要CPU 5600X/i5-11600K+GPU RTX 3060Ti 8GB/RX 6700XT;1440P推荐配置即2K高画质下以60 FPS帧数运行,需要CPU 5600X/i5-11600K+GPU RTX 3080 10GB/RX 6800XT。要知道6800XT和3080都是上代桌面级的次旗舰显卡了,配置需求可谓是非常高了。在开始游戏之前看到这样的系统需求,还是有些担心我手里的OMEN暗影精灵10能否在高画质下流畅运行了。

游戏内预设了四种画质,分别为低、中、高、超高,该游戏也还支持DLSS,所以暗影精灵10中支持DLSS技术的Nvidia RTX 4060 Laptop GPU就非常重要了。

还好育碧游戏的“优良”传统是都带有内置的BenchMark,虽然BenchMark和实际的游戏表现会有一定出入,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自身系统在运行这款游戏的表现,所以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来运行一下BenchMark,查看下大致的帧数情况。

在开始测试前,我将暗影精灵10的性能模式调整为“狂暴模式”,显卡连接方式调整为“独显直连”,寻求性能最大化。

暗影精灵10不用重启便可切换显卡模式,方便易用。我将整体画质设置到预设的“中”,开启DLSS,运行游戏内置的BenchMark,最终平均帧数为:88帧。

将整体画质设置到预设的“高”,开启DLSS,运行游戏内置的BenchMark,最终平均帧数为:76帧。

通过BenchMark的测试结果来看,OMEN暗影精灵10在这款游戏中的表现还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了,所以我选择了在预设的高画质+DLSS下正式进入游戏。

进入游戏后,在高画质下,游戏的画面极其精细,甚至会给我一些以假乱真的错觉,试想,育碧的Massive团队如果在同样的Snowdrop引擎下以这样的水准开发一款现代背景下的地球场景开放世界游戏,画面的震撼程度可能真的会更上一层楼。我们随便找到一株植物,拉近距离后看到单个植物都非常精细,在这样的户外场景下GPU渲染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讲是整个游戏过程中对GPU压力最大的场景之一了,但游戏帧数基本能够达到70多帧。

在战斗时,诸多单位混战,各种爆炸、子弹、弓箭满天飞,此时应该是整个游戏过程中CPU计算压力比较高的时候,不过在i9-14900HX的加持下,这点压力不成问题;与此同时,GPU也需要大量地渲染各种粒子特效,游戏中的室外战斗场景还常在浓雾中进行,对GPU的运算压力就更大了,不过战斗过程还是流畅的,在户外的战斗过程帧数能够达到60出头。

如果是室内场景下,那帧数就比较高了,室内场景对GPU的压力就比较小了,比较大的房间能有80帧左右,一些更小的场景甚至能够达到100+。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真实游戏过程中的平均帧数,在两段一小时左右的游戏中平均帧数为:73帧、83帧。通过游戏的帧数波动图可以看到,在游戏的全程,均没有出现持续性的低帧数,帧数在大部分都能维持在70~100之间,说明无论处于何种的场景,OMEN暗影精灵10均能提供稳定和较高的帧数,看来我在游戏开始前担心,暗影精灵10在这款游戏中的帧数纯属多余了。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无疑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游戏,虽然出自育碧“流水线”,但在如此的画面和对阿凡达世界的精准还原,没有辜负阿凡达粉丝以及游戏玩家对此的期待。

OMEN暗影精灵10则是发挥出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水平,凭借着出色的硬件搭配和性能释放,使得《阿凡达:潘多拉边境》这款对配置要求很高的游戏可以在高画质+高帧数下运行,让我无需在流畅性和画面之间做出取舍,OMEN暗影精灵10的性能给了我可以沉浸式身临潘多拉星的机会,我将继续使用它探索潘多拉星,反抗人类资源开发管理总署。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