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每个月固定存1500元,15年后到手的资金可以安心养老吗

三月瀚 2024-05-12 20:38:39

随着社会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国人对于个人养老生活的规划更加重视。而在我国目前有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其一是通过细水长流,保障生活的社保养老;其二是预防大型突发事件,也可以安稳养老的存款养老。

那么就有人问了,若是在不交社保,每个月固定存1500元的存款,15年到手的金额,能否实现安心养老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1、十五年能够存多少本金?

一个月存1500元,那么一年下来的金额能够达到1.8万元,十五年的本金为27万元。那么这笔钱是否可以满足居民养老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为2.68万元一人每年,那么27万元的本金,足够一个人生活1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60岁开始退休,27万元可以让老人生活到70岁,那么70岁之后可能无法生活。

但对于有投资理财意识的国人来说,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握在手中,而是会选择一种方式,让其增值。

2、增值方式

就当前的经济环境来看,居民想要实现长期资产保值,比较合适的方向可以选择保险理财。选择每月固定投入1500元,投入时间为15年,平均下来每年的利息能够达到3%,也就是说27万元15年能够产生12.15万元的利息,那么利息加本金的总金额为39.15万元,15年后这笔钱带来的利益能够大大的提升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帮助资金增值的脚步也不会在这里停止,等这笔钱到期后全部取出,借助灵活性高的渠道继续实现钱生钱,如银行中的短期存款产品,一年期存款产品的年化利率为1.45%,那么将39万元存放其中,每年能够产生5655元的利息。

当然,还可以借助货币基金,年化收益为1.95%,年利息为7605元,相比定期存款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货币基金的灵活性更强,且收益基本是当天到账。

另外,也可以借助部分封闭周期较短的理财产品,选择风险程度在中低上的产品,年化收益基本在3.2%左右,那么39万元每年能够产生12480元,值得注意这类产品的收益并没有那么的稳定,若是长期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收益可能会大大折扣。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其他的渠道,例如在稳外贸政策推动下,创新搭建的外贸经济代销,可实现30天到手1%的分成,少量配置也可以带动收入。

退休老人可以采用多渠道配置的方式,利用不同的风险程度以及收益方式,将手中资金的利益最大化。不过,在众多方式中,银行存款要更加适合老人实现财富稳健增值。但唯一的缺点是,随着大环境的银行,存款利率也会降低,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手中的资金不进行合理的打理,那么货币也会不断的贬值。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0 阅读:342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2:38

    特健康的人群也许感觉划算存了不少钱,没有医保情况下,身体总是出现毛病、很多有的还会出现大病,那就不如有社保的划算了 !

三月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