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随父打天下,22岁封无可封,李世民是如何当上这天策上将

观图文读历史 2024-05-24 05:47:36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观我国上下5000年历史,历朝历代的名臣大将数不胜数,不仅有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还有勒石燕然的窦宪,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就要数我们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军队包围,年仅17岁的李世民响应隋军前去救援。在出发前就对上司提出建议,如今天子已经被围,我军救援肯定赶不上,所以我军携带旗鼓来制造声势,夸大军容,白天让我军旗帜绵延数里,夜晚我军擂鼓叫阵,相互呼应。

突厥人肯定认为我军大军已至,必会离去,从此看来李世民在如此的年纪就如此沉稳,而且有勇有谋。

由于隋炀帝的急功近利,大兴土木,使得隋朝的国运即将倾覆,天下诸侯无不对皇权憧憬。一时间山河破碎,百姓流民失所,大隋命运已经敲定。

其父李渊见此情形,心中不无动容,遂开始招贤纳士,汇聚天下豪杰。李渊因常常自己出钱来供养门客,谦逊与人相处,李渊的门客无不对其死心塌地。

于是在义宁元年(617年)李渊于晋阳起兵,打着“志在尊隋”的旗号,在大军直入长安后,李渊拥护杨侑(隋炀帝孙子)称帝。

随后直到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杨侑把皇位禅让给李渊就此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此时20岁的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并且进封秦王。

唐朝建立之后各路豪杰也是虎视眈眈,对唐朝来说敌人依旧很多,对李世民来说这就是他的战功来源。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薛举率兵进犯泾州,随即李渊下令李世民起兵对薛举讨伐,但是不胜而归。

同年九月薛举身死,其儿子薛仁杲继承其位,李世民二度讨伐薛氏大军,两军在折墌城僵持60多天,最后在薛军粮食所剩无几时,李世民率兵发起进攻,里应外合的对薛军形成四面包围之势。在清晨薛仁杲对李世民请求投降,李世民这次大胜而归。

在之后不少将领在祝贺李世民大胜之时问道:战时开始大王大破敌军,敌军就此退守城中,大王你并没有攻城利器,只用轻骑兵战斗,使得我们一致怀疑大王是否可以胜利,所以大王大胜的原因为何?

李世民答道,用计攻心,我军大破敌军,但是敌军伤亡不多,再加上敌方也是常胜将军,我军长久不出,他必定认为我军无法击破折墌城,必定放松警惕。

在此时我军出战,敌军肯定会因为轻视我军进而倾巢而出以至歼灭我军,我军此时迅速击溃敌军,并且加急追击,使其四散而逃,再加上敌方军队都不是本地人,自然往外逃窜,城中自然更加空虚,我军就由此大胜。

李世民补充道:这是原先就定好的计策,按计划实施罢了。众将领闻言罢说道:“这不是我们普通人赶得上的”,可见李世民在战斗素养上远超当时的其他将领。

武德二年(619年),地方诸侯刘武周起兵造反,对其部下宋金刚发兵浍州,夏县吕崇茂聚众称王起兵造反,浍州和晋阳尽皆被叛军攻陷。

由于敌军士气高涨,不少大臣提议暂避锋芒,守好关西,以求自保。李世民大怒,随后上奏表示:太原乃是我大唐的根基,国家的起源,河东属富裕之地是京城繁荣的依靠。

如果把河东地区都抛弃了,臣我感觉十分遗憾和憋屈。希望皇上可以借臣3万兵马,臣必定消灭刘武周等叛军,收复失地。随后李渊借兵于李世民,随即出征讨伐刘武周。

李世民率军先至龙门关,再渡黄河,最终再柏壁与宋金刚开战,因另一战线屡屡告捷,使得敌军士气大不如前,在加上敌军深入大唐领土数千里,粮草支援必定跟不上趟,所以李世民就再次与其对峙。

次年2月,敌军将士饿殍遍野,李世民随即发兵攻打,宋金刚的军队被李世民大破之,遂逃窜奔走,李世民乘胜追击最后一举拿下宋金刚。此后直接杀向刘武周,刘武周自觉没有一战之力随即投奔突厥,李世民成功收复失地。

此战结束不久,李世民领命攻打王世充,两军大战,李世民由于寡不敌众惨遭被围,李世民率领一批人马为大部队断后。

王世充麾下一员猛将单雄信率兵数百追击李世民,断后的李世民差点被单雄信活捉,但因李世民的武艺高强,不仅成功逃跑还俘虏了王世充的一员大将。

此战之后李世民重整军马,一边派军截断敌方粮草,另一边偷袭洛城。拿下洛城之后各方头领纷纷归降,投奔李世民,由此王世充手下无人可用,在邙山和李世民决战,李世民率军大破敌军并俘虏王世充手下几员大将,但是王世充却成功逃跑。

大势已去的王世充,投奔了另外一隋末枭雄窦建德,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派人过河追击王世充残部,李世民和部下里应外合进攻王世充残部,李世民率领的骑兵在乱军中“七进七出”直接冲乱王世充残部。

恰巧窦建德率领的数十万援军赶到,使得李世民各部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纷纷请求李世民撤军。但是李世民经过对战事的分析,选择让部下留守于此继续围困王世充,他亲自率兵奔赴武牢,对抗窦建德率领的援军。

窦建德从荥阳西上,在武牢与李世民相见,窦建德经人打探,准备趁李世民部队放马吃草时发起进攻,但是李世民料事如神,早已算到窦建德想要做什么。

就由着窦建德的安排,在黄河北岸放马吃草,以此引诱敌军。在唐军放马吃草时,窦建德果真出现,率渡河大军摆阵,与唐军叫阵。

李世民按兵不动,在黄河北岸与敌军遥遥相望,叛军从早上叫阵到下午,士兵又累又饿,饥渴难耐的士兵争先恐后的抢着喝水,导致阵型散乱。

就在此时李世民率兵突击,作为大军前锋冲杀敌军,不久后方大军于前锋汇合,一举攻破敌军,李世民于战阵中活捉敌方首领窦建德,唐军大胜。

王世充眼看援军尽数被俘虏,自感反抗无望,选择投降于李世民。就此李世民平定了唐朝初期了各路群雄,使得唐朝基本统一北方。

战事结束,李世民凯旋回朝,其父李渊认为自古以来的官职封号都不能表现李世民的功绩,李渊就特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以表李世民对大唐的无上功劳。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 李世民相关介绍

1 阅读:53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7:59

    李渊纵容的呗,看李世民劳苦功高舍不得撸了他,但是又不可能撸太子,理智上知道会出事但是感性上又不防患于未然。野心这玩意一旦膨胀起来就挡不了了,说以史为鉴但是轮到自己了谁又能真正看透啊,李建成看到杨勇的下场就是要给李世民机会,李世民自己杀兄弟造父亲反上来的还希望自己儿子和和睦睦的

观图文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