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一次水星西大距上演!观测条件很好,周易鼎卦讲的是水星?

谦奇评论 2024-01-12 11:36:28

2024年已经到来,前面的文章提到过,公历2024年一月份的星空舞台上将上演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好戏。

根据天文预报,我们在一月能目睹已过去的1月4日的象限仪座流星雨、1月9日的金星合月、之后的水星西大距、土星合月、水星火星极近等壮观的“天象大戏”。

目前象限仪座流星雨和金星合月已经出现过了,前面的文章已经讲过,按照乌恩溥先生的研究,金星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观卦星象基础,归妹的星象基础是月亮,1月9日已经出现过金星合月。

而今天,也就是1月12日黎明,出现了“水星西大距”,12日这次是2024年第一次大距,水星亮度0.3等,地平高度15度,观测条件不错,而2024年水星一共有7次大距,。

在古代中国,辰星即水星的别称是“鼎星”,鼎卦的星象基础是辰星,即“水星”,《天官星占》:“辰星北方之位,黑帝之子,宰相之象”,是说在古代辰星作为星官,高居宰相之位。

什么是是水星西大距呢?

在太阳系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最难见到的就是水星,甚至有的天文学家一生都没有见过它,水星即使偶尔露出了“真容”,也是来去匆匆。

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水星经常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每年只有数次短暂的可观测机会,只有等到水星和太阳的角距达最大即“大距”时,公众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

所谓大距,指的是从地球上看,地内行星距离太阳张角达到最大,这个数值对水星而言,在18度和28度之间。

水星在太阳东边称“东大距”,在太阳西边称“西大距”。

“东大距”时,可以在黄昏时分的西方地平线上方找到水星;而“西大距”时,水星则在黎明时东方低空出现。

如何在大距的时候找到水星?

以明亮的金星为参照或指引,会比较容易找到水星,从2023年8月下旬以来,金星一直以“启明星”姿态出现在东方天空,而本次西大距期间水星就在金星的左下方不远处。

观测水星不限于大距当天,在大距前后一周左右都可以凭借肉眼或借助双筒望远镜对水星进行观测。

接下来我们按照乌恩溥先生《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是以日、月、五星和二十八宿等星象为基础构筑起来的,以及冯时先生认为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和大地万物发展即“观象授时”而作周易的观点,来看看代表水星的鼎卦。

鼎卦(巽下离上)

鼎卦基本在出土的周易古本中都写作“鼎”,在清华简和秦简中写作“鼑”,在古代和“鼎”字是相同的意思,不过是另一种写法,所以“鼎”的卦名一直未变,流传至今。

鼎,元吉,亨。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就文字来说,古代置于宗庙以为铭功载绩的礼器,后以喻三公宰辅等重臣,谓之“鼎”。

就星象来说,《鼎卦》的星象为“辰星”,也就是“水星”,《天官星占》曰:“辰星北方之位,黑帝之子,宰相之象。……辰之德,帝行四仲。”

就是说水星即辰星有许多名称,其中一个名称就是“鼎星”,取“鼎星”作卦名,所以鼎卦的星象基础是“辰星”,也就是“水星”。

《洪范五行传》:辰星,“见于四仲,以正四时”又“辰星丞相之象,一岁一周,出以四仲,天下和平”,辰星出于四仲,阴阳和调,天下太平,故称“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鼎是鼎星,即辰星又称“水星”;颠,段玉裁注《说文》:“颠为取上,倒之则为取下”,上部为“颠”;倒过来下部,也称“颠”,这里指“下部”,或“下方”。

趾同“址”,基址,《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琐,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辰星居北方正子之位,故称“鼎颠趾”。

斥逐谓之“出”,否是邪恶,辰星为宰相之象,主德;辰星受制,利于斥逐邪恶,故称“利出否”。

妾指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女宿,子指北方正子之时,与正子之位,《洛书》:“冬至二日,辰星在女,昏出西方,十九日而昏入西方。”

辰星在冬至时位于北方女宿的方位,正当正子之时与正子之位,故称“得妾以其子”,辰星居北方正子之位不会带来灾咎,故称“无咎。

初六爻辞是说,辰星居北方,为丞相之象,利于斥逐邪恶,冬至时在女宿的方位,没有灾咎。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辰星为宰相之象,主德,具有真诚、信实的品格,故称“鼎有实”。

《洪范五行传》曰:“辰星者,北方水精也。于五常为智,扬权贪道;于五事为听,不惑是非。智亏听失,逆冬令,则辰星为变怪,为水灾,为四时不和。”

辰星嫉恶如仇,它的这种品格,不是一般人所能赶得上的,故称“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九二爻辞是说,辰星具有诚信的品格;嫉恶如仇,这一点不是一般人所能赶得上的。筮遇此爻则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耳通“衈”,《广韵·志韵》:“衈,杀鸡血祭名”,古代祭祀社稷、星辰,杀鸡血以为衅事,谓之“衈”。

不杀鸡血祭祀辰星,将辰星的衅礼革除掉,则辰星的行进受阻,停滞不前,故称“鼎耳革,其行塞”。

雉膏是鸡血,方是将要,日、月、星辰失行,谓之“亏”,悔通“晦”指昏暗。

《黄帝占》曰:“辰星生气而为黑穰,明日大雾,暮时大雨。”

辰星吃不到鸡血,将要下雨,失行,昏暗不明,故称“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然而辰星宰相肚里能撑船,即使没有吃到鸡血,不会加罚于人,终局还是吉利的,故称“终吉”。

九三爻辞是说,将辰星的鲜祭革除掉,辰星的行进受阻,辰星吃不到鸡血,将要下雨,失行,昏暗不明,不过,最终是吉利的。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广雅·释诂一》:“折,下也”,居下,从下谓之“折”,辰星变异,下部生足,谓之“鼎折足”。

辰星为宰相之象,在三公之位,故称“公”,李鼎祚《集解》:“案,餗者,雉膏之属”,雉膏谓之“餗”,渥指“沾濡貌”。

辰星生足,其形状好像辰星把它的雉膏洒到地上一样,水汪汪地一片,故称“覆公餗,其形渥”。“凶”,《春秋纬》曰:“辰星生足,故主走,新主入”,辰星生足为不祥之兆,故称“凶”。

九四爻辞是说,辰星下部生足,其形状好像辰星把它的雉膏洒在地上一样,水汪汪地一片。凶。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耳通“珥”,《释名·释天》:“珥,气在日两旁之名也”,就是说日、月、星辰两旁的光晕,谓之“珥”,亦作“耳”。

《说文·金部》:“铉,举鼎也”,在鼎的上方横贯鼎的两耳以举鼎的金属制钩,称作“铉”。

《吕氏春秋》:“日有门蚀,有倍僪,有晕珥”,高诱注:“倍僪、晕珥,皆日之危气也。在两傍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在上内向为冠,两傍内向为珥。”

黄耳,指辰星两旁内向的气晕;金铉,指辰星上面内向的气晕,辰星有珥,有冠,故称“鼎黄耳金铉”。

六五爻辞是说,辰星有珥,有冠,利于持守贞正。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皇朝轸恸,储铉伤情”,吕延济注:“铉,……谓三公也”,就是说对三公的敬称是“玉铉”。

《天官星占》:“辰星北方之位,黑帝之子,宰相之象。”

辰星作为星官,居宰相之位,故称“鼎玉铉”,卜筮时遇到这一爻则大吉,没有不利,故称“大吉,无不利”。

上九爻辞是说,辰星为宰相之象。大吉,没有不利。

最后再多说一点,鼎卦反过来是革卦,鼎卦是革卦的综卦,《易》有错卦,有综卦,错卦是阴阳相反,当神而明之,协调其互变;综卦是阴阳颠倒,同同一现象有对立的视角。

从革卦看来,是鼎卦的失误要改正;从鼎卦看来,是革卦的失误要改正,读《易》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晓不同的立场。

革卦的重心是gm,鼎卦的重心是稳定,鼎有三个脚,三角形有其稳定性,鼎卦巽下离上,巽为木,离为火,木在火下,越烧越旺,是烹饪的形象,革卦水与火互不相容,而鼎卦木与火彼此支持。

鼎卦九三爻是唯一的正爻,必须保持好,变化是常态,不变则非常不容易,亨有两个意思,一是行得通,一是享受,享受胜利的果实,这时候形势很好,gm已经成功,所以重在传承,这也是辰星即水星作为星官“宰相”,需要做的事情,即稳定和传承。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