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太平天国才发现,忠王李秀成,他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聊聊历史 2024-02-20 09:11:54

太平天国诸侯王众多,据说达到2700余人,但他们的含金量差别很大。忠王李秀成,万古忠义,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李秀成在臣子、儿子、朋友、将领、治国者等“角色扮演”上,都做到了极致。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魅力,李秀成都是太平天国的典范。

下文,我们不妨从忠、孝、勇、勤、谋、能、信、诚、义、忍等10个方面,全方位了解忠王李秀成。

忠孝,是古人的立身之本。忠,就是对君王忠心耿耿;孝,就是孝敬父母。

李秀成的孝,自然没得说,即便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他也不忘记照顾八十岁的母亲,经常从前线回天京探望。

忠,更是李秀成的特征,“万古忠义”之说,不是随便得来的。

李秀成为何是“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明确说出了缘由。

1858年,李昭寿、薛之元投降清朝,太平天国江北局势恶化,浦口大捷的成果化为乌有,天京再次被合围。

李昭寿、薛之元都是李秀成部下,故而洪秀全对他有疑心。如此,洪秀全下令封锁长江,不让李秀成回京,也不派兵支持他平叛。

李秀成呢?坚持抗清,拒绝胜保招抚,即便他可以改换门庭,李秀成依然留在不理解自己的太平天国。

为此,洪秀全改变看法,册封李秀成为忠王千岁,并送去“万古忠义”牌匾,悬挂在府上。

1864年,明知道天京守不住,李秀成还拒绝堂弟李世贤“效仿石达开单干”的建议,回到京城陪伴洪氏父子。

勇,就是勇敢,临危不惧。谋,就是深有远虑,具备策划能力,懂得分析与把握局势。

李秀成的勇和谋,在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以及东征江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京事变后,李秀成的基本盘很弱,麾下兵马不过7千余人,只能给老乡陈玉成当配角。

李昭寿叛变,让李秀成几乎丢光了江北基地,只能困守江浦。京师南京,再次被合围。

局势如此糟糕,李秀成该如何是好?李秀成策划“围魏救赵”,转入清朝内线作战,打开新局面。

“围魏救赵”,攻打江浙,这是李秀成的谋,以及勇。

说是“勇”,是因为李秀成孤注一掷,在危机中突破,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

李秀成兵马不多,南京又被合围:红单船水师封锁长江,连接江北的水陆洲丢失。南面雨花台,早已被占领。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此时的南京是死局,如果没能拿下江浙,太平天国熬不过1860年。

事实就是这样,李秀成刚离开,清军立刻夺取江浦,太平军无路可退。

李秀成把黄文金等皖南将领叫来开会,策划进军杭州,但没人响应。如此,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只能独自作战。

拿下杭州外城,江南大营派张玉良率13000经常追击。又派出8000兵马,追击李世贤,救援湖州。

江南大营分兵,李秀成战略目的初步达到,便火速回京。到了建平,李秀成又约皖南将领来开会,大家看到希望所在,便纷纷参加,热情高涨。

建平会议后,李秀成兵分五路,一举打垮江南大营,并乘胜追击,清军主帅和春自尽,副帅张国梁阵亡沙场。

至此,清朝在南方的直属武装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李秀成继续东征,集中力量横扫江浙地区,建立苏福省、天浙省。

拿下江浙,太平天国经济实力猛涨,也让石达开军团看到希望。如此,汪海洋等七十多位将领率20万大军北上,宣布脱离石达开,加上李秀成兵团。

江浙经济发达,又可以跟列强联系,还是清朝的赋税重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平天国能续命数年,离不开江浙支持。

如果不是生活在19世纪,清朝与列强勾结后得到大量海关税收,一旦失去江南跟两湖产粮区,清朝只能“等死”,跟明朝一样的结局。

如此看,李秀成东征是大手笔,是勇敢,也是谋略。忠王李秀成,智勇双全,不愧是太平天国顶梁柱。

诚、信、义,也是评价名将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人物的依据,不可或缺。

对人诚实,讲信用,有义气,谁人不喜欢呢?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李秀成为了恢复元气,把李昭寿拉着入伙。

借助李昭寿之手,李秀成得到张乐行捻军支持,一下子得到7万兵马。太平天国能稳定皖北局势,打开困局,得益于此。

对待朋友或者盟友,李秀成够真诚。李秀成江北基地不多,实力有限,却把来安、天长、滁州、全椒“送给”李昭寿,让他镇守,可谓是“倾城之恋”。

对待部下,李秀成也真诚。1863年,郜永宽等八大将商议投降清朝,李鸿章要求拿李秀成首级当投名状,他们拒绝了,只愿意拿谭绍光。

苏州城内,八大将兵力最多。封地制下,李秀成名义上是上级,却不能直接控制他们的军队。八大将能拿下李秀成,但他们拒绝了。

李秀成坦白说出情况,希望彼此不要相互伤害。八大将痛哭流涕,直言不会辜负忠王。

李秀成在苏州,八大将没有叛变,他们不愿意加害忠王。李秀成去无锡,谭绍光又拒绝离开,郜永宽终于动手了。

讲信用,李秀成同样做到。李秀成从南京离开,策划救援苏州,洪秀全不同意,担心李秀成抛弃自己。

李秀成多次请求,洪秀全才答应,但让李秀成拿出10万两银子充当军费。此外,救援苏州的期限是40天,时间到就得回来。

结果都知道,李秀成回来了,即便李世贤让他单干,他也要回到南京,坚持抗清到最后时刻。

讲义气,李秀成也做到。韦俊放弃武昌,洪秀全想处死他,朝臣也攻击韦俊,只有李秀成为他求情。

1859年,韦俊想投奔李秀成,避免再次出现内战。可惜,陈玉成、杨辅清不给他机会,韦俊无奈降清,在安庆之战时给陈玉成补刀。

清朝官员,投降或者拒绝投降,以及阵亡沙场与自尽的人,李秀成都善待他们,颇具国际主义精神。

对陈玉成,李秀成也算可以了。西征计划,李秀成本就反对,但也是配合作战。

李秀成没有亲自到安庆厮杀,但派吴定彩、黄金爱两位悍将去,参与安庆之战。其中,黄金爱是女婿,吴定彩此时地位比谭绍光高,后与安庆共存亡。

既然是“万古忠义”,李秀成的“义”,自然是没得说。李秀成被俘虏后,看到忠王的太平军将士都流泪。

勤奋学习,能力强,又能忍受苦难,这同样是李秀成的特征。

李秀成早年家境贫困,读书不多,但对知识的渴望强烈。李秀成知道,不读书,知识水平不高,不但无法处理政务,也难以跟士绅阶层拉近距离。

如此,东征江浙期间,李秀成遍访各地名师,虚心求学。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还说:自己遇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给他教授学问。

此外,李秀成还跟洋人关系好,有一帮洋人兄弟,对外语的学习也有涉及。可以说,学习上李秀成很勤奋。

每天七千字,连续几天写成数万言的自述书,李秀成若是胸中没墨水,岂能这么顺利写完。

当然,李秀成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自述书写作时间又太赶。如此,自述书的错别字,也是很多。

除了勤奋学习,李秀成工作也卖力。李秀成从小兵做起来,家族背景几乎是零,得到杨秀清赏识,是因为他干活勤劳,任劳任怨,这点李秀成自述书有说。

能力强悍,这点无需多言。李秀成经营江浙,不但具备古典名将的作风,还带有某些近代色彩,眼光没得说。

李秀成自述书的结尾,李秀成对国际局势的分析,对列强的评价,以及清朝此时面临的困境的看法,都想当给力。

与同时代洋务派相比,李秀成也许更进一步。可惜的是,李秀成缺乏实施计划的环境与舞台,而非自己不行。

忍受苦难,李秀成同样做到了。早年苦难,不必多说。参加太平天国后,李秀成依然要忍受苦难,以及天王与朝臣不理解带来的“痛苦”。

天王洪秀全猜忌、斥责、批评、怀疑、掣肘,李秀成都能容忍,还继续为太平天国效力,这点难得可贵。

李秀成实力强,洪秀全便册封他部将为王,分割李秀成的权力。李秀成有怨言,发牢骚,但依然效忠天王。

天京即将陷落,洪秀全还是怀疑他,连托孤大臣的安排,都找几个人来制衡李秀成,从而导致政令不一,加快了灭亡步伐。

无论洪秀全如何“伤害”,李秀成都以“初恋”对待,一直容忍,处处以大局为重。

同样的境遇,石达开无法忍受,选择外出单干。李秀成留下来,即便后来被俘虏,还打算学习姜维,可惜曾国藩不是钟会。

忠、孝、勇、勤、谋、能、信、义、诚、忍,李秀成都具备了,是一个接近完美的英雄。

梁启超曾说,如果李秀成是天王,如今神州谁主沉浮,还不一定。

1 阅读:310
评论列表
  • udw
    2024-02-27 19:06

    安庆保卫战的失败,李秀成要担当一大部分责任。[扁嘴][扁嘴]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