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不应该读了吗

复心同然 2024-04-15 20:27:40

这个世界有几种类型的书,但仅有一种书是论道之书,称为经书。织布机上的纵线即是经,无论如何织布,经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此便是称其为经书之意。道是亘古不变的存在,经书是论道之书亦是亘古不变的存在。

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带来人类生活的变革,但无论人类生活器物如何变革,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任何人降生人类世界,面对浩瀚宇宙皆会有无数的疑惑。人类解惑必以学习,非以学习人为构建的知识体系称为解惑。

人类的文明如同坤卦初六爻辞所言,履霜,坚冰至。说的是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华夏文明发展至今亦是如此,而经书之所以是经书,是因为在其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天纵因才闻世,通过仰观俯察,得到真理。

一代又一代圣人皆是得到真理者,圣人所选经书皆是指引人们去求真理之书,因真理不可直接阐述,故只能付诸于文字,所谓文以载道。后世学者若想要求得真理,便须向已经求得真理之人请教,但圣人已离去,故只能于圣人留文字中去求取。

圣人是人类世界真正的智者,人们若未读经典,则不可能与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灵魂学习,从而放弃吸收文明中最具有智慧之人的智慧。

若是无求真理之心,四书五经则不需要读,当然人们也不会去读。古人读四书五经是为了科举,求取功名者必读,而今人求取功名不再依靠四书五经,所以读经典的人少了。

古人只知四书五经可求功名,却不知四书五经可求大道,求人生真理。故关于四书五经不应该读的

问题应该这样理解,无求道解惑之心则读之无益,有求道解惑之心而不知读四书五经,则阅尽天下之书而无道可求,阅尽天下之书不可解人生根本之惑。

华夏文明在孔子之时便读五经,今人还可以读到孔子所读之书是何其幸运。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于经书中闻道,今人欲闻道亦只能于经书之中,未来之人亦是如此。因为孔子所闻之道是超越时间亘古不变的存在。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