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康《自我养育》:培养内心的父母,治愈内心的孩子,重新成长一次

冬月的书影小屋 2023-04-18 10:33:39

听过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都有三次诞生:

第一次诞生于妈妈子宫里着床的时刻;

第二次诞生于从妈妈肚子里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的时刻;

第三次诞生于通过学习和认知改变的成长时刻,即把从原生家庭中被动接受到的错误观念、不当言行,进行“拨乱反正”的时刻。

每一次的“诞生”与“成长”,都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确实,原生家庭的影响如影随形,但它可能会影响你一阵子,不至于决定你的一辈子。

要知道,在所有的关系中,永远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最重要。唯有看清自我内心的真实需求,用自己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才能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治愈一生。

新加坡心理学专家陈永康在《自我养育》中,基于自己与原生家庭矛盾又受伤的实际经历,提出积极的“自我养育”理念,让“内心的孩子”与“内心的父母”和谐相处,发现和治愈原生家庭的深层创伤。

1、原生家庭的伤害,终其一生都在治愈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陈永康就处于“用一生治愈童年”的行列之中。

他的父母虽然爱他,但并没有使用表达爱意的正确方式,总是打着“为他好”的名义,企图安排他的人生。在父母的打击与控制之下,陈永康悲伤过,无助过,最终发现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小时候的陈永康,经常被同龄人忽视、被父母否定,深受打击。上中学时,他和同学相处得不好,想要转学。可父亲完全不听他的解释,直接拒绝了他,并反问他为什么不能和表现很好的同校哥哥一样。

其实,陈永康想要的并不一定是达成转学这个结果,而更多的是想要得到父亲的同情和关心。事与愿违的结果,让他明白,一切问题只能自己承受和解决。

大学毕业后,陈永康和朋友约定出国旅行,再一次遭到了父亲的拒绝。但这一次,他提出了抗议,并选择不服从父亲。因为他明白,自己应该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而父亲必须学会如何放手。

正式踏入职场后,父母希望陈永康在新加坡从事稳定的会计工作,但他从来都不喜欢会计这份工作,最后选择前往马来西亚做自己喜欢的动画师。

虽然父母不满于他的工作选择,但依然选择陪他坐上前往马来西亚的大巴车,嘱咐他处处小心,这是东亚父母常见的表达爱的方式。

从敢怒不敢言到做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一次次的自我探索,一步步的穷力反抗,陈永康用自己的方式正视这段亲子关系,也看穿了不同的爱的语言:

永远不要把父母对你的爱当成烦人的东西,即使这种爱没能以你所希望的方式表达。

他在“正念冥想”中顿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如果想要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不妨从自己内心尝试改变开始,这样会比尝试“搞定”他们更容易。

2、每个大人心里,都藏着两个“我”

关于内心的探索,陈永康提出 “潜隐人格”的概念,并将亲子关系中的潜隐人格,具象为“内心的孩子”与“内心的父母”。

“内心的孩子”来自我们对童年体验的记忆和情感上的痛苦,是我们对童年记忆和理想童年的内化。

内心的孩子默默地背负着童年的创伤,尽管有些人在成年后将其抛之脑后,但它们仍然悄无声息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和身体中,只等待一个信号,一触即发。

“内心的父母”是一种很像我们父母的潜隐人格,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很大程度上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重复父母的举措,直接或间接地从父母那里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也是“内心的父母”对“内心的孩子”的保护和养育。

当陈永康再次回归会计兼职工作时,他“内心的小孩”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再做会计了,不想在短时间内紧迫地完成大量任务,但“内心的父母”却不管不顾地答应了,认为他可以完成。

这就触发了“内心的孩子”与“内心的父母”的激烈冲突,两种观念在心中反复横跳,让陈永康在工作中非常痛苦。

正确的做法是,倾听“内心的孩子”与“内心的父母”的对话,让“内心的孩子”勇敢地表达真实想法,让“内心的父母”平衡保护功能与照顾功能,察觉双方的真实需求,听从真实的自我、精神的自我想要去做的事情。

3、成为你自己的父母,对自我进行二次教育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说:同样都是火,它使黄油融化,却使鸡蛋变硬。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降低甚至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而不是戴着原生家庭的枷锁艰难前行,步步维艰。

而打破枷锁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养育,成为你自己的父母。

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你都可以用你期望父母爱你的方式去爱自己,帮助“内心的孩子”治愈童年的创伤,教“内心的父母”正确地保护和养育“内在的孩子”,不再沉湎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痛苦,而是做自己的父母。

至于现实的父母,我们可以选择原谅和接受(当然,不原谅、不接受也没关系),这是自我疗愈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了解他们能够给予什么,不能给予什么;处理自己的悲伤,而不是试图改变父母。

因为决定人生方向的,从来都不是原生家庭,也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只有看见自我内心的需求,关注自我内在成长,对自我进行二次教育,我们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将所有经历淬炼成塑造内在真我的养料,活出真正的自己。

那么在到达自我养育的应许之地之前,不妨先打开陈永康的《自我养育》,培养内心的父母,治愈内心的孩子,重新成长一次吧。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