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何失败?杨秀清有统一指挥权,却没有容人之量

聊聊历史 2024-03-07 10:28:34

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却能多次击败八旗、绿营、湘军,甚至全歼李续宾湘军主力,以及胜保的骑兵军团,一度扭转危局。

陈玉成、李秀成获胜的背后,是暂时解决军事指挥权问题,各部协同作战。第一次枞阳会议,取得桐城大捷,收复皖北,吸纳捻军。第二次枞阳会议,取得浦口大捷,打通京师运输线;出兵三河,全歼李续宾,湘军东征势头受挫。

建平会议,各路太平军首领纷纷前来,诸侯王一起商议对策,彼此相互配合。接下来,李秀成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并乘胜夺取江浙,为太平天国续命数年。

可以说,天京事变后,太平军之所以获胜,是因为暂时解决军事指挥权。此后一系列失败,也是陈玉成、李秀成不在合作,诸侯王各自为战,终于被各个击破。

历代农民起义,能否取得胜利,关键在是否统一指挥权。朱元璋为何获胜?胡大海东征,与张士诚厮杀,儿子胡三舍违反军令,私自酿酒贩卖,朱元璋将其处死。

酿酒贩卖,事情可大可小,朱元璋却力排众议,不顾众将求情,杀了胡三舍,这是为何呢?很简单,朱元璋要告诉大家:他有绝对指挥权,军队要绝对服从。

杀了胡三舍,胡大海能怎样,敢反抗朱元璋,或者投降张士诚吗?答案是,胡大海还得继续卖力拼杀,化悲痛为力量,强攻湖州,毫无怨言。

再看李自成,攻入燕京后,刘宗敏纵容士兵劫掠,抢夺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李自成却不能阻止。李自成让刘宗敏带兵征讨吴三桂,也遭到拒绝,还公开说:“大家都是贼,凭什么让我去。”

从胡大海、刘宗敏的表现可以看出,为何朱元璋能建立明朝,李自成只能落得九宫山被农夫打死的下场。

太平天国为何失败?李秀成终结了“十大误”,指挥权混乱是关键。因为,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已经谈不上统一指挥,只能靠各路将领自己合作,而不是中枢强大。

杨秀清,太平天国唯一具有统治指挥权的诸侯,但他综合能力一般,又没有容人之量,把太平天国带到了万丈深渊。

说起杨秀清,无论是清军、太平军,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因为,太平天国前期许多重大胜利,都是在杨秀清的策划下取得,他具有一定的统帅才能。

那么,为何还说杨秀清综合实力一般呢?很简单,这些辉煌胜利的背后,不是杨秀清多么高瞻远瞩,多么深谋远虑,而是他具有统一指挥权,容错率高而已。

先看北伐作战,2万精兵孤军北上,这是什么概念?这2万人,都是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将领以两广“老兄弟”为主,士兵则是两湖人马,都是百战之师。

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太平天国初期,绝对的前锋大将。如此精锐的一支劲旅,却被杨秀清拿去北方冒险,导致全军覆没。

北伐遇到挫折后,又相继派出朱锡琨、曾立昌、秦日纲等几批北伐援军,人数才几千人。结果,朱锡琨吃饭时被清军引爆炸药,除了林绍璋一部保存完好,其余都溃败。

曾立昌到了临清,遭遇清军围追堵截,李开芳还要去救援。结果,李开芳还没到战场,曾立昌就全军覆没,本人纵马跳入黄河。

秦日纲更猛,刚到舒城杨家店,就抱怨:“北路妖军太多,无路可走”。清军防守森严,秦日纲都不尝试进攻,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

李秀成的“十大错误”中,北伐占了“三项”,可知杨秀清布局之糟糕。如果加上后来说的“天京事变”,以及林绍璋的“湘潭惨败”,跟杨秀清有关的“十大错误”,东王占了5个,也就是一半。

北伐惨败,太平天国失去了大量精锐老兵。试想,如果北伐军投入西征,充当西征主力,曾国藩的湘军岂能有机会崛起。林凤祥投入北伐,南昌势在必得,江西早就是太平天国版图了。

北伐之所以是这个结局,杨秀清负主要责任。但是,考虑到北伐军团都是西王萧朝贵的部下,也不排除杨秀清想借助清朝之手,削弱萧朝贵势力的可能。

要知道,萧朝贵在太平天国前期,一度超越杨秀清,实际主持军务。萧朝贵不但兵马众多,还享有“天兄下凡”的资格,且身体素质非常好。杨秀清虽说能“天父下凡”,但身体很差,力不从心。

北伐的同时,太平军还进行西征,杨秀清的指挥水平,以及容人之量,可以清楚看出来。西征获胜,不是杨秀清多高明,而是他容错率高,大家暂时容忍“天父下凡”,不撕破脸皮而已。

李秀成自述中,对林绍璋的“湘潭惨败”一顿痛骂,说这是重大错误。为何这么说呢?湘潭惨败,让靖港大捷的成果化为乌有,曾国藩绝处逢生,湘军也站稳脚跟。

靖港失败,让本就对曾国藩不满的朝廷、湖南官僚士绅有了对付湘军的理由。如果湘潭还失败,则长沙丢失,曾国藩非但不能继续创办湘军,自己能否活下来都是问题。

那么,为何湘潭会失败,主要是林绍璋无能。林绍璋,杨秀清的人。西征本来是由韦氏国宗、石氏国宗负责,韦俊、石祥祯都是名将,曾天养也是狠角色,杨秀清偏偏让林绍璋上阵,还充当主力,也是醉了。

挂帅西征前,林绍璋的战功是“与朱锡琨北伐,六合大营被焚毁,他自己保全部队”,仅此而已。可以说,林绍璋几乎没有跟清军交战,没啥军事经验。后来安庆之战,林绍璋的糟糕表现,让陈玉成陷入绝望。

才能平庸,威望不足,林绍璋为何挂帅?很简单,杨秀清不希望韦氏国宗、石氏国宗的力量过于强大,故而要培养自己人,让其他“国宗”当副手。

湘潭战败,湘军乘胜扩大战果,抵达田家镇。此时,杨秀清也不舍得派韦昌辉或者石达开等名将出击,而是让秦日纲负责,且全权遥控战场。如此,田家镇之战又溃败,数千艘战船被焚毁,太平天国的水师力量几乎覆没。

田家镇战败,湘军杀到九江城下,韦氏国宗与石氏国宗西征的成果,几乎化为乌有。曾国藩甚至叫嚣,过年之前夺取安庆、南京,活捉洪秀全、杨秀清,然后欢度新春。

北伐惨败,西征也是虎头蛇尾,杨秀清是主要责任人。从西征上看,杨秀清犯下太多的错误,既有能力不足的一面,也跟缺乏容人之量有关。

当然,每一次重大失败后,杨秀清都能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部署,并调动各方力量,从而赢得新的胜利。例如,田家镇惨败后,石达开上阵,取得九江、湖口大捷。

战争失败,还能享有如此高威望,统一指挥各路兵马,这是杨秀清的优势,他的容错率比别人高很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秀清享有“天父传言”资格,实力派暂时容忍,不敢撕破脸皮。

但是,天下尚未拿下,杨秀清就开始布局,想削弱实力派,增强自身力量,韦昌辉、石达开等实力派岂能服从呢?要知道,杨秀清没啥家族背景,所谓“天父下凡”并不存在,硬件强大的韦昌辉、石达开岂能任由东王胡来呢。

杨秀清也知道韦昌辉、石达开的实力,知道他们硬件强大,非要正面厮杀,掀翻桌子,他也搞不定北王、翼王。如此,杨秀清便经常以“天父下凡”来惩罚韦昌辉、石达开,甚至公开杖责,让诸侯王下不了台面。

杖责诸侯,名义是“天父”,而不是东王,这本身就表明杨秀清底气不足,只是他具有“天父”这以光环而已。后来,杨秀清想接管韦昌辉、石达开家族打下的基地,北王、翼王终于站到天王这边,杨秀清死于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前,大家考虑到“天父”因素,为了维持信仰纽带,而不得暂时接受杨秀清的统一指挥,即便诸侯王内心不满,也要服从安排。天京事变后,所谓的“天父”就是个笑话,建立在沙滩之上的楼阁,一碰就倒,神话就此破灭。

统一指挥体系,对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是一种奢望。陈玉成、李秀成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协调各路将士行动。但是,依靠各地军头开会来实现临时的统一指挥,注定不会长久,太平天国终究在各自为政中走向失败。

0 阅读:57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