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犯了什么罪,最后牵连了三万余人

树的历史 2023-12-23 10:39:35

洪武十二年(1379年)。

在宰相府门口。

有一群村夫敲响大门,说是有喜事要报。

管家开门,询问之事。

村夫悄悄附耳轻声。

管家定耳一听,面如喜色。

急冲冲向老爷禀告去了。

原来是胡惟庸定远老家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这是祥瑞之兆。

胡惟庸一听有这事。

召集这些人仔细询问。

这些人为讨好胡惟庸,将事情重复一遍,还说他祖上三代的坟墓,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

胡惟庸一听,大感高兴。

这天相如此,祖坟冒青烟啊这是。

这时胡惟庸埋在心里的那个想法,开始挠的他夜不能寐。

01

洪武六年正月。

自从右丞相汪广洋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

朱元璋没找到右相的合适人选。

所以右丞相之位就一直空缺。

这个时候,胡惟庸任中书左丞。

直到这年七月。

胡惟庸又升任中书右丞相。

此后长达四年的时间里,都是胡惟庸独掌相权。

02

要说前朝元代,设立中书省来总理政务,统辖六部。

以中书令,左右丞相、平章事为宰相。

有左右丞相相互制约。

不会造成单相独揽大权的现象出现。

这套机构的运行机制是,六部上书的折子都要通过中书省。

并且中书省还拥有举荐官员、替皇帝草拟诏书的权利。

可以说中书省统管着整个国家的文官。

左右二相权力相加约等于皇帝。

而现在朝廷只剩下单相。

独断专行的,不再是皇帝了。

03

洪武六年至十年。

胡惟庸利用职能之便(是吧),把内外各部门的奏章,都先过目。

凡是不利于自己,弹劾自己的折子,他便扣下不上呈了。

这手玩的漂亮。

胡惟庸是懂审核的。

这个折子不符合呈递要求,不予发表,建议参照胡惟庸意见进行修改。

可怜朱元璋当个皇帝看到的事情,是胡惟庸想给他看的。

想要当官的,被他控制下被贬失去职位的啊,都得去他门下。

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徐达看不下去,告到朱元璋那里去。却差点被胡惟庸害死。

胡惟庸权力空前之大。

让他产生了错觉。

04

洪武八年。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生病了。

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宫中御医探视。

据不可靠消息称,是胡惟庸趁此机会下毒害死刘伯温。

也有说刘伯温是忧愤而死的。

总之,就是死了。

他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还与李善长勾结。

为绑定利益,将他哥哥的女儿嫁给李善长侄子。

朝中有人看不下去了,吴伯宗跳出弹劾胡惟庸,却在事后差点被搞死。

此后,相权无人能撼动。

05

这时的胡惟庸,夜夜睡前都在做梦。

梦的那些事,他不能说。

但是他可以偷偷的做。

在中书省时,胡惟庸又与陈宁阅览天下兵马簿籍。

还收了几个心腹。

勾结李善长就是为了这事。

李善长没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

胡惟庸处理好一切,派出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

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

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就差那一支冲天信号。

06

也许是他胡惟庸嚣张跋扈惯了。

他那儿子出车祸了,车没事,司机也没事。

他儿子没了。

他大怒之下把司机给杀了。

人司机家人不干了。

死也要告到朝廷去。

朱元璋听有这事?

要求胡惟庸以命偿命。

我估计哈。

朱元璋也不是傻子。

相权的权力这么大,都不受他控制,他怎么能不知道这里面有猫腻。

只是没有好的由头动手。

毕竟都是一同打天下的人。

这会儿好了,机会来了。

07

胡惟庸这会儿想起害怕了。

给钱都解决不了。

不是那人不要,是皇帝不让。

那就只能解决不让的那个人了。

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要谋起事,定要有钱。

国库就不用想了,那就只能从朝贡品下手了。

08

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明太祖。

应该要找机会收了这贡。

不料被宦官看到了。

这可好,直接报到朱元璋那儿。

朱元璋那个暴脾气。

直接责备中书省臣。

这会儿汪广洋刚调回来当右相没两年。

就摊上了这事儿。

我估计这汪广洋回调这事可能跟胡惟庸有点关系。

这是大锅,当然得甩。

中书甩给礼部,礼部甩给中书。

朱元璋看他们斗的,得了,全给抓起来。

拷问是谁要干这事的。

汪广洋被推出去了。

朱元璋赐死。

我说胡惟庸永远也想不到。

汪广洋可以替他死。

但是这汪广洋的妾陈氏陪死。

却使他坠入深渊。

陈氏是被没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

被没入官女儿只能嫁给功臣,不能嫁给文臣。

朱元璋下令彻查此事。

09

随着事情越查越深。

胡惟庸和六部属官要被判罪。

洪武十三年正月二日。

涂节顶不住压力,便将祸变上报,告发胡惟庸。

朱元璋大怒。

下令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

10

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洪武十八年。李存义自首。

洪武十九年。林贤狱案办成,胡惟庸通倭的事情败露。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没有上报。

洪武二十三年。事情败露。封绩再次被逮捕。审着审着,又审到了胡惟庸的逆谋案去了。

我估计李善长对他的家奴不是很友好。

李善长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有密谋。

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

看来问题都出在自己人身上。待遇给的不够呗,所以自作自受。

这一圈下来。

株连蔓引,数年清理。共牵连之人有三万余人。

朝廷还弄了个册子,叫《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不过这个册子的内容今天已经遗失了。

11

这个案件叫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

除了胡惟庸之后。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左右丞相制会导致他的权力分散。

于是他废中书省,事务分发六部处理,直接对接皇帝。

又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只有商议权利,实际权利不如宰相。

殿阁大学士只有票拟权,递折子这事,交给宦官处理了。

朱元璋也是怕了。

有一个胡惟庸就够了。

在出现第二个胡惟庸,他这大明江山就得拱手让人了。

0 阅读:168

树的历史

简介: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