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尽快逃离这种公司,不要有任何犹豫

哼哈笑 2020-03-20 19:05:08

三年前,即将晋升公司高层的王磊主动离职了,一时间成了公司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他可能犯了经济错误被公司体面开除,有人说他得罪了投资人,还有人说是更好的公司挖他……

后来王磊说,表面上看公司利润效益不错,其实,公司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当王磊把情况告诉投资人时,却换来投资人的敷衍了事不予认可。

到底是哪些原因让王磊放弃升职加薪,不顾一切地逃离呢?

多头管理,内耗严重。

公司已交接至第二代,投资人几乎不到公司,通过各种报表遥控公司。为了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把所有业务从各分公司抽出,每个业务设置一位总监,负责所有分公司的此项业务,权限远大于分公司总经理。

这种架构有利于公司业务效益最大化,也让公司牢牢掌握在投资人手中。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总经理对自己公司的业务很难插手,中层管理者既要向总监汇报,还要向总经理汇报,总监从业务开展的角度考虑,总经理是从公司整体利益考虑,中层管理者夹在两者之间左右为难。

有一次,总监对王磊所在店的业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要求王磊立即执行。当王磊向总经理汇报时,总经理认为业务要求可以接受,但是措施不适合公司,建议王磊去和总监再讨论。

一个月过去了,业务始终停留在王磊分别向总监和总经理汇报环节,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王磊心里默默的骂了一句,你俩自己商量可以吗?

管理层论资排辈,新人出头难

公司最稳定的是管理层,都是和初代投资人打江山的功臣。随着公司的发展,很多人躺在功劳簿上维持现状,面对新的市场机会,信奉不做不错,做了可能出错的“职场哲理”,错过很多让公司更卓越的机会。

公司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员工的努力,他们年轻有冲劲儿,思维活跃有想法,但始终无出头机会,最终纷纷离开。一个几乎不去公司的投资人怎么会认识一线员工呢?

非一线部门领导员工全是女性(首先声明不是性别歧视)

王磊所在公司的部分非一线部门,从员工到领导全是女性,而且都是五年以上老员工,偶尔有男性新员工也做不多久就离职了。

从部门性别和入职时间看,这个部门堪比公务员,相对一线业务部门,工作清闲稳定,甚至有的员工在工作之余做起了代购。

王磊说:“这个部门新人几乎无法出头,部门缺少斗志和活力得过且过。”这也是部门男性新员工逃离的原因。

王磊给投资人汇报了公司的现状和整改措施,投资人却不以为然。认为王磊质疑自己的管理能力,投资人还大发脾气。

三年后,王磊逃离的公司被收购了,所有管理层被新投资人尽数开除。

1 阅读:1

哼哈笑

简介:生活很苦,何不哼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