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情况下为什么容易失去理智?

我是小医生 2024-05-03 21:03:03
愤怒情况下为什么容易失去理智?

愤怒是一种负性情绪,强烈愿望的限制或阻碍都会导致愤怒的发生。愤怒是一种从轻微到剧烈的连续情绪状态。愤怒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血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升高。当一个人有意识地选择采取行动来直接停止外在威胁的力量,愤怒在行为上、认知上和生理上占统治地位。

愤怒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的情绪,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一种情绪。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气的对象多半不是陌生人或者偶尔见面的人,往往是长时间共处的亲人或同事等自己亲近的人。

人类情绪表达的方式很多, 但不外乎3个维度, 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从数据结果来看, 被试运用面部表情表达愤怒的频次最多。在言语表达方式上, 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叫嚷和大声反对,其次是说脏话、用污言秽语表达愤怒。从行为表达方式看, 敲、扔、摔、撞击或破坏东西等行为报告频次最高, 其次是打架和袭击他人, 有少部分人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心理分析大师Freud曾用水库的概念,比喻说明人类情绪的管理过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座情绪水库,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就会存放在情绪水库中,一旦情绪水位积累到紧戒线,个体就会脾气暴躁,发脾气。如果再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出现心理方面的毛病。故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概念,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水库积累太多的水量,要想办法将情绪水位纾解。

 今天的社会一方面要求人们以完美的情绪面具示人,但是另一方面电视、论坛、微博……信息像弹片一样不断飞来,引发情绪千变万化,根本来不及妥善处理,导致积压在内心的情绪越来越多。年青人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很多强烈情绪的产生,与其所处的这个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不无关系。很多年青人的情绪特别强烈和富有激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师生、同事矛盾时,在对待学业、职场、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为观察愤怒对心脏的影响,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2名因先天性心脏病去纤颤器的患者做了心电图。当患者在讲述令他们生气的事情时,一些患者的心电图就出现了类似于心律紊乱的变化。也就是说,情绪上的压力会发出与物理压力相似的危险信号。它会使心率像进行了体力活动一样迅速加快,这说明愤怒能使肾上腺激素直接作用于心脏细胞。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0 阅读:10

我是小医生

简介:各种医疗健康知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