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最喜爱的珍妃究竟是怎么死的?

行者无疆1982 2024-05-07 19:50:08

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其父长叙曾任广州将军、户部、礼部侍郎。珍妃的童年是在广州度过的。广州得全国风气之先,与外洋接触较多。因此珍妃从小就对摄影照相、风琴、钟表之类的东西发生了兴趣。入京后,父亲又延聘江西举人文廷式为西席,故珍妃“颇通文史”。她“才色并茂,且有胆识,实女子中不可多得者”。(《十叶野闻》)光绪十四年(1888年)珍妃13岁,与异母胞姐瑾妃一起应选入宫。次年光绪帝大婚,册封为珍嫔。甲午战前,珍妃颇得西太后宠爱。光绪二十年,西太后万寿庆典前夕,她被晋封为珍妃。但是此后帝、后因和、战分歧,矛盾冲突,西太后遂迁怒于珍妃,杖责之外,遽降为贵人。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珍妃全力支持,西太后大为怨恨。戊戌政变后,光绪帝囚于瀛台,珍妃则被削去封号,禁于景运门外的三所,西太后谋废光绪,珍妃公开“抗辩”,为光绪帝“讼冤”,恳求宽免,西太后对她恨之入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西太后仓惶出逃,临行前夕,珍妃被西太后下令溺死在宁寿官外的井中,年仅25岁。

珍妃怎么死的,历来说法不一。

清官书载,珍妃是因来不及随光绪西行而殉难宫中。《清列朝后妃传稿》二卷中记:“妃有宠于帝,光绪二十六年各国师入京师,帝西狩,妃仓猝不能从,于宫中殉焉。”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不是珍妃之死的真相。

更多的人相信,珍妃是慈禧太后害死的。慈禧太后对珍妃积怨甚深,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乘乱下令将珍妃处死。据王照说,当城外枪炮声隐隐传入宫中,宫中大乱,慈禧太后传话处死珍妃,左右太监面面相觑。“只有崔玉贵攘臂而出,口说:‘都是怂小子,看我去。’随后,崔凶神附体似地进入幽禁珍妃的院落,把珍妃连推带提拥到井口。珍妃跪地求见老佛爷一面,崔厉声喊道:‘没有那些说的!’一脚把珍妃踢进井中,又投以石块,然后面有得色,向慈禧太后复命”(《清末民初云烟录》上篇)。可见当时是慈禧太后下令,太监崔玉贵行凶,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皆不在场。

有的说,是慈禧太后当光绪帝面,令太监将珍妃扔到井里,直接起因是珍妃直言要光绪帝留北京。事发当天入值宫内的内务府大臣景善在其日记中记曰:“老佛爷(慈禧太后)……匆匆装饰,穿一蓝布衣服,如乡间农妇。……妃嫔等皆于三点半钟齐集,太后先下一谕,此刻一人不令随行。珍妃向与太后反对者,此时亦随众来集,胆敢进言于太后,谓皇帝应该留京。太后不发一言,立即大声谓太监曰:‘把她扔到井里去!’皇帝哀痛已极,跪下恳求。太后怒曰:‘起来,这不是讲情的时候,让她就死罢,好惩戒那不孝的孩子们,并叫那鸱枭,看看他到羽毛丰满的时候,就啄他母的眼睛。’李莲英等遂将珍妃推于宁寿宫外之大井中。皇帝怨愤之极,至于战栗。”许指严《十叶野闻》也有类似记载。慈禧太后召光绪帝与嫔妃齐集,“将行,珍妃昂然进曰,‘皇帝一国之主,宜以社稷为重,太后可避难,皇帝不可不留京。’太后怒甚,视之以目,忽厉声顾命内监曰:‘可沉彼于井中。’内监即取毡裹妃,欲持去,皇帝哀痛已极,长跪恳求,谓彼年幼无知,幸太后恕其生命。此时太后怒不可遏,曰:‘速起勿言,此时尚暇讲情理乎?彼必求死,不死反负彼。天下不孝之人当知所戒,不见夫鸱鸮乎,养得羽毛丰满即啄其母之眼,不杀何待!’盖此语明斥光绪帝戊戌之事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试图废黜光绪帝,有传说她还想加害光绪帝,之所以没能如愿,原因之一是外国列强出于其在华利益考虑,对慈禧太后施加压力,保全光绪帝。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太后本想通过利用义和团抗洋,发泄对外国列强的怨恨,但义和团并非刀枪不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慌了手脚。她最怕外国列强要她归政光绪帝,甚至把她当“祸首”惩处,此时若让光绪帝留京,她就会完全丧失对光绪帝的控制,显然这对慈禧太后极为不利。故珍妃要皇上留京之语,定会深深刺痛慈禧太后的心病,珍妃就必死无疑了。

还有人说,当时珍妃没讲过“皇上留京”,她是被慈禧太后用“倘遭污,莫如死”的封建贞节观诱逼堕井的。旧宫监唐冠卿回忆:庚子七月十九日联军入京,宫中惊惕万状。午后,慈禧太后赴颐和轩,唐冠卿随侍,至颐和轩廊上,太后令唐冠卿守候,并说:“如有人窥视,枪击勿恤。”此时,崔玉桂(即崔玉贵)来了,扶慈禧太后出角门西去。少顷,珍妃至,请安毕,慈禧太后说:“现在还成什么话?义和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接下来唐冠卿听到嘟嘟哝哝的说话声,忽闻太后大声说:“我们娘儿们跳井吧!”珍妃哭求恩典,且曰:“未犯重大罪名。”太后不允说:“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珍妃再恳求免死,太后令崔玉桂下手,崔玉桂对珍妃说:“请主儿遵旨吧。”珍妃曰:“汝何以逼我耶?”崔玉桂:“主儿下去,我还下去呢。”珍妃怒斥:“汝不配!”此时太后厉声疾呼:“把她扔下去吧!”于是唐冠卿听到有挣扭之声,继而“砰”然一响,珍妃堕井。(《故宫周刊》)其实,所谓保全贞节,只是慈禧太后杀珍妃的借口,不然的话,怎么唯独令珍妃跳井呢!

有人根据唐冠卿的回忆绘制了《珍妃最后幽禁处及投井经过路线图》,上面标明了慈禧与珍妃对话处和唐冠卿所处的位置,发现两处相距甚远,认为唐冠卿根本无法听到慈禧、珍妃及崔玉桂三人的对话。因此,所谓目睹者的证词也不尽可信,珍妃之死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0 阅读:3

行者无疆1982

简介:随笔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