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对话解冻,镓锗重获出口,中国诚意十足,美国却在修护栏

肖斌老师 2023-09-25 13:42:02

自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中美之间的经济争端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方面不仅全面继承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的各种禁令,还不断出台更为严苛的制裁措施,大搞长臂管辖和各种脱钩。来而不往非礼也,为维护国家发展权益,中国方面也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囤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不仅积极推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逐渐减少对美依赖,还对一些重要稀土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经过反反复复几轮较量,美国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压力,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始终没能实现让中国屈服的目标。面对始料未及的不利态势,美国方面也不得不开始加强对华接触,希望结束与中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极端不正常状态。对于美国方面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中国方面自然持欢迎态度并展现出应有的诚意,主动放宽部分稀土产品的出口管制力度。但美国方面显然却并不想彻底解决问题,竟然又抡起大棒对高端芯片产业出台针对中国的“护栏规则”,令新一轮中美经济接触再一次蒙上一层阴影。

据环球时报9月22日报道,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消息证实,中美已经成立两国经济领域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该消息也得到外媒证实,称此举旨在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提供政策沟通平台,是两国关系解冻的最新迹象。

财政部和央行的消息指出,此举是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美国财长耶伦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些工作组将促进两国之间的健康经济竞争,推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的合作。美国彭博社则是直言不讳地宣称,两个工作组的成立意味着彻底改变特朗普政府放弃有组织的接触的政策。

中美两国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成立并非偶然,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经贸官员访华异常频繁。其中商务部长雷蒙多访问时还特意强调,美国不想与中国“脱钩”,而且访问“非常富有成效”,这些都为两个经济工作组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和金融两个工作组建立后,在一些涉及双边财政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中美能够通过面对面沟通与交流协调分歧,减少极端政策的出笼的意向和可能性,这无疑也十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无论是中国关注的美国贸易壁垒、关税、出口管制以及投资限制等问题,还是美国强调的市场规则、国家安全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经济领域工作组进行讨论和磋商,这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美之间出现战略误解误判,遏制中美之间的非理性竞争的冲动和倾向。从长远角度看,经济领域工作组的顺利组建和有效运作也将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但中方也毫不客气指出,鉴于美方多次强调对华基本立场不会改变,所以工作组到底能在中美财经领域发挥怎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尽管中美之间经济领域工作组运作的前景尚不明朗,中国方面还是愿意拿出足够的诚意。据美企晶圆厂AXT证实,他们在中国的子公司“通美圆晶”已经获得来自中国的镓和锗出口许可,可以向部分客户提供砷化镓和锗基板。中国商务部在9月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该消息予以证实,指出中方已经收到很多企业关于出口镓和锗相关产品的的申请,已经批准其中符合标准的出口申请,至于其他申请也在按照程序审核中。

同时,在中美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高官会晤过程中,中方也刻意避谈一些敏感问题,为双方工作组启动展开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此,美国方面的行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默契。美国总统拜登在9月19日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破天荒没有提及台海问题,更没有宣称美国要“维护台海和平”,反而强调中美需管理竞争,防止两国关系失控。他特意指出,美国致力于“去风险”,并不是想与中国脱钩。况且中美合作非常重要,没有什么比气候危机“更加重要”。

虽然美国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似乎表明其确实想和中国改善关系,但其“说一套做一套”的本性和习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据路透社9月22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就《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发布最终“护栏”规则,目的是防止其中520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和研究资金被中国或其他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利用。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早在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就已经将规模2800亿美元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为法律。具体资金使用分配计划是大约2000亿美元将用于科学研究,527亿美元将向芯片行业提供补贴,大约240亿美元用于芯片企业投资税抵免优惠,剩下的约30亿美元用于发展尖端技术和无线供应链的项目。而行业补贴资金中,大约390亿美元将被用于资助芯片制造设施的新建和扩建,132亿美元将被用于技术研发和劳动力培训。

所谓的“护栏”规则主要是针对390亿美元的资助,该规则限制享受美国政府资助的企业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受关注的外国实体”开展业务,进行联合研究或技术许可工作。虽然既有的业务可以保留,但十年内不得有实质性扩大。而对于美国构建“护栏”的行为,中方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美国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推行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扭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扰乱国际贸易。该法案不过是美国恣意扩大地缘政治竞争,推行经济胁迫的工具,所以中国坚决反对。

不可否认,中美一系列高等级经济对话以及两国经济工作组的成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中美两国紧张的经济关系。作为全球排名前二的经济体,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科技战,愈演愈烈的经济对峙已经让本就不景气的全球经济遭受很大冲击。特别是各种高端产业链条,几乎是受到毁灭性打击。如备受瞩目的芯片行业,自美国出台对华芯片禁售法案后,美国芯片出口量就大幅下降。

很多中小型半导体公司无力支撑只有破产倒闭,即使是一些大型半导体企业亦不得不通过大规模裁员的方式缓解财政危机。而美国芯片产能的下降又造成全球范围内芯片原材料采购量的减少,世界上很多生产相关原材料的厂商利润大幅缩水,全球芯片产业链整体陷入混乱。如果中美能借助经济工作组的成立契机有效管控分歧,减少两国经济对峙的溢出效应,则世界经济复苏的压力将会减轻许多,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信心也会得到提振。

然而,美国政府出台“护栏”规则的举措已经亮明自身的态度。美国可以在气势上不再咄咄逼人颐指气使,在舆论上不再那么肆无忌惮强词夺理,也可以略微减少一些中国已经获得突破的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出口,但绝不会彻底放弃对华高新技术封锁和制裁。很显然,美方依旧希望通过微不足道的让步和行为方式的调整来换取中国在根本利益上的妥协。而中国方面固然愿意释放善意,尽最大可能促进两国经济关系回归正轨。但中方的善意并不是软弱,更不是愚蠢,中国绝不可能做东郭先生,美国方面如果认为只要舆论上“哄哄”中国或在一些无关紧要问题上略有让步和松动就可以使得中国方面放下戒备出让核心利益,那只能说美国决策层实在是过于天真和幼稚。

0 阅读:0

肖斌老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