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刘亦婷沦为普通中产遭群嘲,殊不知她已是“鸡娃”天花板

咔咔西 2024-02-22 22:47:25
前言

前段时间哈佛女孩刘亦婷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上热搜的起因是一篇题为《哈佛女孩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的文章在网上爆火引起的。

笔者也全篇看了这篇文章,文章大体意思是在批评刘亦婷作为初代“鸡娃”最后也没能逃脱沦为美国普通中产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资本通过办补习班、卖书籍等方式获利成为最大赢家。

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很多人纷纷加入了嘲讽刘亦婷的大军中。想必刘亦婷知道自己因为这篇文章上热搜后也会哭笑不得吧。对于这篇文章写得如何,笔者不做评价,大家都有心中的一杆尺子来衡量。

可能有不少朋友不知道“鸡娃”是什么意思,笔者简单解释一下。“鸡娃”是一个网络名词,本意指那些被父母打鸡血孩子。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从小就在父母安排下学习、拼搏和成长。其实大家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鸡娃”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刘亦婷可能年轻的朋友会比较陌生,但是对于很多90后、80后或者更早之前出生的朋友而言应该不会太陌生。

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哈佛女孩刘亦婷》系列书籍在一年的时间狂卖两百多万册。而作为初代“鸡娃”代表和书籍主人公的刘亦婷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这些事情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二十几年了,而刘亦婷也早已步入中年。事实上,刘亦婷从哈佛毕业后就一直定居在美国,之后与白人老公Scott Sambur结婚。刘亦婷的老公Scott Sambur是她在哈佛的校友,毕业后长期在法律行业工作,而刘亦婷则长期在金融行业工作。

刘亦婷家庭年收入在百万美元以上,这样的收入在美国家庭里也绝对算得上是中上的。很多网友攻击刘亦婷的点无非是她没有回祖国效力和认为刘亦婷没有达到大家预期中的高度。

其实大家细细一想,会发现刘亦婷已经是中国初代“鸡娃”的天花板了。而她选择入籍美国,则是个人的自由,对她上纲上线也完全没有必要。

接下来,请跟随笔者的视角,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一下“鸡娃”刘亦婷。

1

刘亦婷出生于四川,她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母亲刘卫华是一家报社的编辑,刘亦婷的继父张欣武则是刘卫华的同事。

刘亦婷的成功与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刘亦婷母亲刘卫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初代“虎妈”。她的家庭教育理念放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很前卫。

刘卫华早在刘亦婷还未出生前就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孩子的方案,她下定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的精英。

刘亦婷还未出生的的时候,她已经买了很多早教书籍,甚至还会用收音机播放一些早教歌曲,放在今天就是所谓的“胎教”。

刘亦婷出生后,刘卫华便按照自己的计划对她进行“强化训练”。所谓的强化训练通俗理解便是赢在起跑线上,刘卫华在刘亦婷才两三个月大时候便开始教她学说话,在刘亦婷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了。

刘卫华在刘亦婷还不到7岁的时候就与丈夫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刘亦婷的继父张欣武与刘卫华绝对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他们的教育理念出奇的一致,否则他们也不会走到一起了。

虎妈加上虎爸双管齐下,刘亦婷所要承受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在母亲和继父的严格要求下,刘亦婷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向是名列前茅。除了在学校学习,母亲刘卫华还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她誓要将女儿的潜力通通挖掘出来。

为了提升刘亦婷的意志力,刘卫华和张欣武甚至会要求女儿刘亦婷手握冰块好几分钟。刘卫华始终认为,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光靠聪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通俗点讲就是比别人聪明还要比别人努力。

1992年,刘亦婷考入了成都外国语学校。刘亦婷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科成绩相当不错,尽管如此,这些条件显然是不足以让她被哈佛大学录取的。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刘亦婷人生中的遇到的第一个贵人Larry L. Simms。刘亦婷是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认识Larry L. Simms的。Larry 并不是普通人,他曾经是美国的海军中尉,也曾经在美国政府部门工作过。

Larry L. Simms非常欣赏学习成绩优异的刘亦婷,在他的帮助下,刘亦婷通过中美学生交流计划作为交换生得到了到美国读书的机会。

在美国读书期间,刘亦婷体验到了世界顶级高校的教育理念,这也让她萌生了想要去美国留学的想法。

回到国内的刘亦婷向父母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去美国留学,父母是十分赞同的。

1999年,在Larry L. Simms的帮助下,刘亦婷向美国多所高校提出了留学申请。由于刘亦婷的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又有在美国当交换生的经历。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蒙特豪里尤克学院以及威尔斯利学院四所高校向刘亦婷递来了橄榄枝。

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刘亦婷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哈佛大学给出的条件是全额奖学金,这足见哈佛大学对刘亦婷的重视程度。

2

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消息很快就在学校和亲戚间传开了,刘亦婷不仅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更是吸引了无数媒体前来采访。

成都多家媒体争先报道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消息,《成都商报》甚至给刘亦婷开了四条热线,一天时间就接了上千个电话。信箱里也装满了各地读者寄来的书信。大家好奇的重点简单来说就是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

刘亦婷的母亲和继父张欣武早就想向大众传授自己培养孩子的理念了,他们便火速写出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这本书一经发表,在短短一年内销售超过200万册。

这本书之所以能火速完成,是因为刘卫华早些年就开始创作了。这本书记录了大量刘亦婷的日记及学习笔记,稍加整理,很快就完成了。凭借着这本书籍的大火,当时刘亦婷及其父母都成为了当地名人。

2004年,刘卫华和张欣武创作了关于刘亦婷的第二本书即《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刘亦婷及其父母走红后,带动了中国留学生赴美热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提出赴美留学申请的学生数量增加了十几倍。

当然,刘亦婷父母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多家长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教育专家的质疑。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刘亦婷之所以被哈佛大学录取,是因为她利用了哈佛的招生政策及Larry L. Simms人际关系的帮助,并非她本身足够优秀。

尽管饱受争议,但在刘亦婷之后就没有出现过像她这样引起巨大轰动的哈佛学子了。后来中国每一年都有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但在社会上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力。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系列书中记录了刘亦婷前往哈佛留学前写的的日记,日记内容里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我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杠杆,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贫困的儿童都能上学;让需要救助的人都得到救助……这沉甸甸的使命感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从此以后,我每一天的努力都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相信,当时的刘亦婷的的确确抱着赴美留学将来回来报效祖国信念。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刘亦婷定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的国籍。刘亦婷的这一选择也成了部分网友攻击她的重点。

3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刘亦婷主修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刘亦婷的学习能力不需要怀疑,她在哈佛大学的学习成绩也很出色。

哈佛大学当年还对刘亦婷在官网对这名“哈佛女孩”进行了介绍,这足见哈佛大学对刘亦婷的重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顶级高校重视人才是传统。像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级院校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也一直在争夺吗。当然了,这点无可厚非,我们就不再深入。

2003年,刘亦婷从哈佛大学毕业。毕业后不久,刘亦婷进入了纽约的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工作。

和如今的的高校毕业一样,刘亦婷也并未在原单位工作太久就跳槽了。刘亦婷先后在百事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有过工作经历。

也许是认为自己不适合当个打工仔,刘亦婷后来成立了一家名为《Ray Shi Capital》的投资公司。刘亦婷在事业上摸爬滚打多年,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刘亦婷在婚姻上也比较顺利了,工作几年后,她便与在哈佛读书时的校友Ray Shi Capital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事实上,刘亦婷定居美国后,网上关于她的报道就非常少了,刘亦婷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刘亦婷先后在美国与他人创办了多家公司,并在公司担任要职。刘亦婷创办的很多公司主营业务都与中国有多多少少的关系。

只不过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以后重心逐渐回归了家庭,这也是部分网友嘲讽她沦为美国普通中产的原因之一。

虽然长期待在美国,不过刘亦婷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母校。她多次回到了成都外国语学校并以自己的名字设立了奖学金(“刘亦婷课外活动奖”)用来激励表现优异的学生。

刘亦婷哈佛大学毕业后的确对国内的贡献不算大,但与某些自媒体称她早已经忘本的显然是不符的。

结语

如今的刘亦婷早已步入中年回归家庭,因为一篇文章的爆火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进而引发了不少网友对她及家人的嘲讽。笔者认为这样做大可不必。

哈佛女孩刘亦婷影响了不少学生与家长,我们很难说刘亦婷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我们也很难说后来的刘亦婷有多成功。

不过作为中国初代“鸡娃”,刘亦婷的成长轨迹的确给很多家长带来了思考。成功究竟是如何定义的?想必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们暂且不讨论刘亦婷沦为美国普通中产是不是事实,就算是事实难道就能定义她的成功与否吗?中国的“鸡娃”不止刘亦婷一个,试问又有多少“鸡娃”过得比刘亦婷好呢?

并非每个名校毕业生都能成功,但是学识和学历放在怎样的社会里都有用处。对于每个学子而言,教室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几个简单的大字,读懂了就能终身受益。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 2024-02-23 10:43

    一代人的痛苦,该还了吧。

咔咔西

简介:带你看真实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