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闭关自守,明朝比清朝更为严重,主要体现在落后的对外政策

苗瀚中 2022-01-01 22:35:22

众所周知,清朝因为实行“闭关锁国”等政策,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其实中国历史中最封闭的王朝,其实还要属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严格规定了海禁政策。而明朝最开放的时期,是到了隆庆开关时。不过,虽然是明朝最开放时期,也只有一个港口用来通商,而且还受很多国家限制。

可以说,明朝虽然对王朝的统治力很强,但颁布的海禁政策和一些对外政策上看,明朝其实是世界最封闭王朝之一。

一、实行海禁政策

首先,明朝颁布了海禁政策,导致明朝成为最为封闭的王朝。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就颁布了海禁政策,并且将其完整的编写入明朝的《大明律》之中。在明朝,海禁政策成了基本国策,镜子明朝百姓和外国通商。不仅如此,明朝还明令禁止民间私自造船和出海打鱼行为。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明朝颁布的一些海关政策非常严格,虽然清朝也实行海禁政策,可是清朝也开通通商港口与各国来往。但是在明朝时期,却明确规定严禁开放港口和日本通商。也许当时的明朝统治者自有考量,但严格的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王朝的经济发展。所以说,从明朝实行严苛海禁政策看,也说明了明朝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王朝。

二.隆庆开关有限

其次,在明朝时期最开放的阶段,也就是隆庆开关时期,但即使开关也有很多限制,也可看出明朝有多封闭。公元1567年,明朝废除了海禁政策,批准民间百姓可以进行对外贸易,但对外贸易也只限制在福建月港一个地方。不过,虽然月港这个通商口对外贸易,但仍然不允许和日本有贸易往来。不仅如此,在这个通商口岸的贸易往来也要遵循很多严格规定,只有将繁琐的通商手续办好,才能够进行贸易往来。而且在对外贸易中,出海时间也有着明确规定,如果超出规定时间的话,就有通倭罪名会被严格处理。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即使在明朝最开放的阶段,对外通商的港口的真实开放程度也非常有限。而且在对外贸易的时间和、流程等方面,朝廷也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有人违法了这些严苛规定,还会遭受到朝廷的严格惩罚。虽然是开通贸易往来,但也只限于商品的流传,而一些先进思想却仍然遭到摒弃。也就是说,虽然对明朝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明朝闭关锁国的思想仍然没有太大改善。对于外国先进的东西,也没有保持绝对的灵敏度。所以说,即使在明朝最开放阶段,对外贸易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这也可以侧面反应出明朝的封闭状态。

三.朝贡贸易发展

另外,明朝的封闭自守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朝贡贸易中“薄来厚往”的关系。在明朝时,明太祖将周围十五个国家当做不征之国。外国想要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只能通过官方推出的朝贡贸易。顾名思义,想要与明朝进行贸易,就要对明朝臣服和朝贡。为了吸引更多国家朝贡,明朝还规定了以五倍的赏赐回赠。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明朝采用这样的朝贡政策,足以看出明朝有多么的封闭自守。从本质上看,明朝采用的这种政策不过是为了虚名而已,对明朝经济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为了维护这种贸易往来,明朝需要大量物品作为赏赐,也大大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和损害了百姓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明朝后期也颁布一些相关政策应对,限制了朝贡次数与规模。所以说,在明朝在外交上采用这种封闭的朝贡贸易,并不能对王朝经济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更加表现出明朝的封闭和顽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得出明朝其实是比清朝还封闭的王朝,主要在于明朝的海禁政策和一些对外政策的实行。也是因为明朝一直处于这种封闭的状态,导致明朝的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最终逐步走向了灭亡。

以史为鉴,明朝的封闭对现代国家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一个国家想要长远发展,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才会让国家能屹立在世界舞台之上。而外交往来,并非单单只是商品贸易的往来,还要进行技术、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 2022-01-01 23:36

    明朝海禁从朱元璋到隆庆开海,长达近200年,而隆庆开海也不是真的开,仅仅只是开放福建海澄县的一小港口-月港。而且,“大船不能入”,开放对象也只是针对章泉两地,万历后期又再次关闭。就是乾隆厉行海禁,保留开放的规模,都远远比隆庆开海大很多

苗瀚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