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忧患:清王朝只是看似强盛,走向灭亡其实是必然趋势

苗瀚中 2022-01-02 22:04:22

纵观历史长河,清朝的疆域算是中国最为辽阔的朝代之一。从康熙帝到乾隆帝,经过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但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朝代,最终还是轰然倒下了。那么,为何看似如此强盛的王朝,就这么灭亡了呢?其实,这与清王朝面对的内忧外患状况有极大关系。

一.列强入侵

首先,清朝灭亡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英国等列强的入侵。英国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整体实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当时的清朝正忙着应对内部起义的问题。经历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升了生产力。当时,随着市场、原料、劳动力等需求的增加,西方国家开始向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开发殖民地,但这仍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在1840年,英国向清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意图用鸦片撬开清政府的国门。最终清王朝还是败给了英国的工业,于是开始向英国等列强进行割地赔款。

综上可以看得出来,面对英国等列强的侵略,清政府不得不拿出钱财、土地作为赔偿。而西方列强想要用战争获取更多利益,但清政府最先想到的总是割地赔款求和,最终导致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所以说,英国等列强的入侵是导致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二.清朝大臣自私自利

其次,清朝大臣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清王朝安危的态度,成了清朝灭亡的另外影响因素。在辛亥革命开始后,广州、四川、广西、陕西等十五个省宣布独立。为镇压这些起义省份,清政府安排手握重病的袁世凯平定叛乱。于是,袁世凯提出了要被封为内阁总理大臣,否则就不出兵。清王朝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这个条件,让袁世凯坐上了内阁总理的位置。但袁世凯只是象征性的镇压起义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瓦解起义军的联盟。之后,起义军和袁世凯谈判,提出大清皇帝退位之后,可以让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双方立刻达成协议。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原本清政府要袁世凯镇压内乱,但是作为清朝的大臣的袁世凯却只想保全自身利益。首先向清政府索要了内阁总理的官职,而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袁世凯为了保住内阁总理身份,并没有彻底剿灭起义军,而是采用了“官养匪”策略,相互制衡。由此可以说明清朝的大臣只顾自身利益,并没有将国家安危放在首要位置。得不到大臣们尽忠的清王朝,必然会走上灭亡的路。所以说,清朝大臣只顾自身利益,不管王朝的安危,也是清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三.政治不平衡

另外,清朝政治局面不平衡,也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摄政王载沣掌权之后,大权就落入了满清权贵集团的手里。载沣指定庆亲王奕劻作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织内阁成员。内阁成员中包括了学务大臣唐景崇、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外务大臣梁敦彦、陆军大臣荫昌等。13个内阁成员中,9个满清权贵,4个汉族成员。而汉族成员也都没有实权。当时清朝的实权,完全掌握在满清的权贵中。比如管控财政、人事任免和军队调动,都是满清权贵在管理,而汉族士大夫们根本接触不到清朝核心权利。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慈禧太后很懂政治分配,将一部分权利交给汉族士大夫,以至于清王朝可以得到汉族士大夫们的拥护,使得清朝统治可以维持下去。但是载沣却不懂政治平衡,一味的将权利握在满清权贵手里,引起汉族士大夫的不满,自然站在了清王朝的对立面。所以说,清朝不平衡的政治局面,也是清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了清王朝虽然看上去强盛,其实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首先,外国列强对清王朝虎视眈眈,清王朝只能割地赔款求和。其次,清朝大臣不顾王朝安危,只顾自身利益。另外,清王朝政治局面不平衡,失去了汉族士大夫的支持。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最终清王朝走向了灭亡。

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清王朝的灭亡是最大的前车之鉴,如果我国国家无论是军事、科技、文化、经济上,都伫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也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也应该为国家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0 阅读:51

苗瀚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