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解放,军管会查收敌财政局,局长竟叫嚣:把潘汉年找来

才灿看历史 2024-05-04 19:50:51

1949年5月27日,随着百万解放军部队渡过长江,上海这座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金融之都得以全部解放。

随着反动派潜藏在各处秘密据点的参与力量逐个被清除之后,以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的上海军管会也随之宣告成立,并开始陆续接管重要的机关单位。

当天下午,时任“青州总队”队长的顾准来到了上海市肇嘉浜路、也就是国民党在上海设立的财政局驻地。

要知道,这个“青州总队”可不一般,正是渡江战役开始之前,为了在不久之后有条不紊地接管上海财经系统而成立的队伍。

也就是说,顾准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接管上海市财政局。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带着一队人马将财政局包围得水泄不通之时,里面的一名工作人员却不慌不忙地走了出来,甚至还大声喊道:“请问谁是队伍的负责人,我们汪局长要和他单独谈谈,不然这里的一切账目都不能交接!”

见对方说话如此硬气,顾准竟一时之间有些捉摸不透。

此人口中的汪局长、正是时任国民党上海财政局局长的汪维恒,听说在国民党内部还是个少将军衔。

可眼下全国解放已是大势所趋,汪维恒也迟早成为我军的俘虏,为什么还敢如此嚣张,甚至还叫嚣着要和负责人面谈、否则就不配合交接工作?

难不成这个汪局长手里还有什么底牌没有亮出来?或者这只是他虚张声势?

顾准在原地怔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对方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便索性不再琢磨,准备会一会这位汪局长。

与他一同前来的下属们却突然阻拦了起来,一个劲儿地劝阻道:“队长,千万不能去啊,说不定这是他们设下的圈套”。

“说得对,要去咱们一块儿去,看他敢耍什么花招”。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虽然听上去有些聒噪,但顾准也清楚,大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他只好安抚道:“你们就在门口等着吧,我先去单独会一会他”。

说完,便不顾众人的阻拦推门而入。

来到楼上的局长办公室后,只见一名身材瘦削、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男子一脸悠闲地半靠在沙发上。

见此一幕,顾准心中难免涌出一股怒火,他上前一步说道:“您就是汪局长吧,看上去悠闲得很呢”。

然而这句带有几分戏谑的话并没有惹怒对方,相反,他竟然主动站起身来伸出手,不卑不亢地说道:“在下汪维恒,幸会,不知道同志怎么称呼?”

在顾准的印象中,反动派的官员们大多是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污吏,没想到对方现在还装作无事一身轻的模样,甚至还称呼自己为“同志”,这让他难以忍受,当即斥责道:“你大难临头了,竟然还在惺惺作态,人民会审判你的罪行的!”

可谁知话音刚落,汪维恒竟微蹙着眉头说道:“我希望你先搞清楚状况,实在不行,你就把潘汉年找来”。

闻听此言,顾准的心中更是诧异了。

要知道,潘汉年可是老革命了,1925年便加入了共产党,曾历任中央苏区宣传部长、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牵头人之一,一直以来都活跃在我党我军地下情报工作的第一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立下过赫赫功劳。

而汪维恒作为反动派政府的一个财政局长,哪来的底气指名道姓地要把潘汉年找来呢?之后的事情又会朝着何种方向发展呢?

要想弄清楚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情,还要从二十多年前那个跌宕起伏的斗争岁月开始说起。

1921年,一名二十岁出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刚刚从北洋政府北京军需学校毕业,便进入了浙军中担任团级军需官,此人正是汪维恒。

在他这个年纪、刚出校门就能得到这样一个职务,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砺,假以时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可是,汪维恒骨子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也就是在他毕业的同一年,听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时候,便对这个奉行马列主义的政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结交了一批共产党人。

1924年,汪维恒经张秋人的介绍,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也由此成为宁波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由于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为了推动全国革命的进程,组织上也鼓励同志们加入国民党,以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为紧密的关系。

然而,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全国革命遭受重创,无数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遭到迫害,而汪维恒无奈之下也只好转移到南京暂避风头,但也因此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在上海的那段时期里,汪维恒无事可做,又迟迟未能等到组织上派来的接头人,身上仅剩的一点钱粮也马上就要见底。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曾在军需学校任职的陈良,希望他能帮自己谋份差事。

此时,陈良已经在国民党中央军校担任处长,对于汪维恒这个昔日军需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还是有深刻印象的,于是便暂时安排他到中央军校洛阳分校担任军需科长。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时的汪维恒便开始尝试与组织上取得联系,恢复共产党员身份。

可就在他与我党地下人员秘密联络的时候,已经升任为军政部军需署会计长的陈良却突然找上了门来。

对于陈良,汪维恒是心存感激的,见他风尘仆仆地赶来,便好奇地问道:“陈兄,你怎么突然来我这儿了?”

陈良是个直性子,也顾不得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接下来几年,恐怕战事不会停了,胡宗南将军的17军团需要一个正派清廉的军需官,其他人我不信任,唯独你”。

听到这番话,汪维恒犹豫了。

在他的心中,是一直想恢复自己共产党人身份的,可是陈良对自己有恩、又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在一番权衡之后,汪维恒只好暂时答应了下来。

等到陈良刚走,他便将这个突发状况紧急告知了地下工作人员。

最后,在八路军总部分管电台、情报工作的李克农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让汪维恒继续在国民党内部潜伏,伺机为我军传递有价值的情报。

1942年,胡宗南被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来又升任代司令,掌控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手下共45万大军。

而深受器重的汪维恒也被带到了大西北,担任国民党西北军需局局长。

面对近在咫尺的延安革命圣地,汪维恒突然想到,这几年来自己虽然与组织上取得了联系,但始终没能恢复党员身份。

于是,他便与八路军驻红岩办事处主任钱之光联系,希望能够重新入党。

可惜的是,当钱之光收到那封申请书的时候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毕竟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党地下工作者中有汪维恒这号人物。

原来,汪维恒一直以来都是与李克农、以及潜伏在国民党内担任最高统帅部军委会参事室干事的地下党员史永保持谨慎的联络,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并没有几个。

正因如此,汪维恒的那封入党申请书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后来日军对重庆展开轰炸,八路军驻红岩办事处的同志们紧急撤离,那封申请书也在混乱中丢失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是主旋律,但企图建立独裁统治的蒋介石始终对我党保持着敌视的态度。

1943年7月,蒋介石秘密授意身在大西北的胡宗南,要他暗中调集军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

这个消息很快也被汪维恒得知,他当即意识到如果不尽快把情报传递出去,陕甘宁边区的同志们恐怕会遭遇一场浩劫。

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启用了藏在自家地下室的电台,最终将情报传递给了李克农。而后,李克农又汇报给了周恩来,收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并紧急做好防御准备。

就在胡宗南准备举兵进犯之时,却突然发现陕甘宁的八路军部队早已迅速集结,看那架势分明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如果强攻,胡宗南担心己方伤亡太大,只好将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蒋介石,最终放弃了这次偷袭行动。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尤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中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他将在各场军事会议上听到的国民党部队动向、人员数量、武器装备情况、将领名单仔细记录了下来,随后用电台发给延安,使得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们能够先一步了解敌人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完备的作战计划。

看到解放军接连取得重大胜利,汪维恒的心中暗自窃喜,在他看来,国民党迟早要被打败,到那个时候自己就能恢复身份了。

然而,一封委任状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原来,蒋介石和国民党一众高官也意识到败局已定,开始谋划撤往台湾岛。为了保证部队撤往台湾时的军需供应,陈诚、胡宗南联名保荐汪维恒担任台湾第十补给区少将副司令兼供应局局长。

汪维恒明白,如果自己真的去了台湾,恐怕就彻底回不来了,可如果抗命的话,必定会引起怀疑。

无奈之下,他只好极不情愿地带着家人踏上了前往台湾的客轮。

好在1949年初,台湾省的供应局宣告解散,暂时赋闲的汪维恒便向陈诚提出想要回大陆一趟。

听到这个请求,陈诚连忙劝说道:“你可千万不能冒险,回去万一被俘虏了怎么办?”

而汪维恒则假装痛哭流涕地说道:“我的老母亲还在浙江老家,听说她最近病了,一连几日滴米未进,我想回去看看,尽最后的孝道”。

这番话打动了陈诚,便准许他返回大陆,并且给已经身为国民党上海市长的陈良写了一封信,让他暂时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

1949年4月,汪维恒抵达上海,与故交陈良再度见面。

此时,陈良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之色,毕竟解放军百万雄师已经渡过了长江,上海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见对方脸色忧郁、心事重重,汪维恒也才出了个大概,便趁机旁敲侧击地劝说陈良不如与解放军谈判,也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个方法的确奏效,在多次的游说之下,陈良已经萌生了开城投降的念头。

可惜的是,就在此时陈良收到了台湾传来的命令,要他和汪维恒在内的一众高官火速赴台。

收到命令后的陈良、心中刚燃起的那股要投降的火苗也瞬间被浇灭了。

就这样,陈良还是选择撤到台湾,而汪维恒则在登机之前悄悄溜走,回到了财政局办公室、静静等待着同志们的到来。

然而,负责前来交接财政工作的顾准并不清楚汪维恒的真实身份,见到他如此泰然自若的模样,以为是在刻意挑衅自己,于是闹出了一点不愉快。

好在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李克农曾告知汪维恒,担任中共华东局委员、并且拟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当汪维恒见到顾准时,当即表示道:“我也是一名共产党人,1924年由张秋人同志介绍入党,后来又受到李克农同志及中央领导的委派,秘密潜伏于反动派内部,算起来已经二十多年喽”。

这番话在顾准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即愤怒地斥责起来。

无奈之下,汪维恒只好对他说道:“你要是搞不清楚状况,就把潘汉年找来”。

好在顾准还是极为理智的,虽然心中十分诧异,但还是给上海市军管会办公室打去电话,并让接话员请潘汉年接听。

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顾准这才明白过来,眼前的这个国民党少将财政局长,竟然真是我党安插在敌人内部二十多年的老同志。

误会解开,汪维恒也在顾准的陪同下来到了上海市军管会,与陈毅、粟裕、潘汉年等人见面。

新中国成立后,汪维恒又历任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地政局局长等职务。

0 阅读:5

才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