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渔业,智慧守护——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夯实渔业管理水平

钒星物联网 2024-04-26 14:31:56
我国作为全球渔业的重要国家,渔业一直是沿海地区传统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繁杂的渔船队伍给渔业监管带来了挑战。随着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各地纷纷出台了禁渔政策,旨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是众多渔民生计的来源。然而,长江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了修复长江生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并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如何高效地管理渔船,有效监控禁渔区域,防止违规捕捞行为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背景下,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应运而生,成为渔业管理的重要应用工具。

一、渔业管理的困境

1、监管力量不足导致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

中国渔船种类繁多、作业区域广泛,加之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大。特别是一些“三无船舶”(即无船名船号、无船舶执照、无船籍港的渔船)的存在,以及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进一步加剧了监管的难度。

即使配备了监控识别装置,部分不法渔船仍可能通过故意关闭、拆卸监控识别装置,来规避政府部门的监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水域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2、防灾能力不足导致水上安全事故频发

沿海地区由于狭管效应的影响,海域常常遭遇大风浪,海况复杂,海难事故频发。内河水域的航道狭窄、弯道众多、支流密布,加之船型混杂,同样使得水域事故屡见不鲜。

多数船员由于水面无信号覆盖、个人卫星通信费用昂贵等因素,在遇到危险时无法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也无法准确有效告诉后方自己的经纬度坐标,严重影响救援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信息化水平不能满足渔业发展需要

传统的渔船管理多依赖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限制了对渔船动态的精确追踪和监控能力。由于渔船数量众多且类型复杂,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整体管理效率受限。

在应对涉及多个区域和部门的紧急情况时,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暴露出协调不力的问题,造成信息流不畅和资源配置不均,从而削弱了应急响应的整体效能。传统的渔船管理方法在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情况评估和有效处理方面,已难以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

二、项目概述

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PN06是专业用于户外的太阳能定位设备。终端融合了4G无线通讯与卫星定位技术,内置光感及加速度传感器,支持磁吸防拆、物理顶针防拆、一键报警,实现拆卸报警、震动报警、翻船报警等功能。集成度高、功耗低,配有专用的固定结构,安装使用极为方便。

为适应海上恶劣环境及长续航,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PN06搭配了单晶硅太阳能板及IP68防护等级外壳防水防盐雾设计,采用高性能储能磷酸铁锂电池供电,适用于渔政船舶、资产管理等诸多无法固定供电的户外场合使用。

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PN06

三、项目亮点

1、双卫星定位系统

同步接收GPS和北斗定位信号,与WiFi、基站、重力感应共五方信号结合,更加快速准确锁定终端位置,室外定位精度可达10米。

2、IP68防水等级

设备在水深1米处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轻松解决雨雪天等设备进水的棘手问题。

3、双重防拆卸设计

设备内置磁吸传感器加防拆顶针,当打开外壳或拆卸设备时,设备会立即向平台报拆卸报警。

4、三瓦太阳能供电

光电转换率高,满足续航要求;暴晒不变形,耐高温能力强;无需接船电,免除施工麻烦。

5、禁止物理关机

终端禁止物理关机,开机即工作,避免有意或误触关机,有效保障了后台对渔船的位置追踪和状态监控。

6、多重报警模式

终端支持一键sos报警,确保求救信号能够及时传达后台;

运用平台在可作业区域设置电子围栏,渔船一旦进入敏感水域生产作业,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及时处置违规行为有效保护渔业资源;

终端可以根据需求定制渔船倾覆角度阈值,一旦渔船倾斜角度超过预设的阈值,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机制,从而显著提升应急响应和救援行动的效率。

四、系统架构

五、平台管理

北斗渔业管理平台专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体化监督管理,平台以WebGIS系统作为支撑,采用B/S架构,与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PN06配套使用,实现了对渔船动态的实时监控,有效管理渔船的分布和作业行为。大大提高了渔业管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确保了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六、平台功能

1、支持渔船位置多端监控

2、支持电子围栏和出入围栏报警

3、解决无信号海域的渔船定位问题

4、形成轨迹信息等可视化展示

5、整套系统支持本地专网部署,信息保密安全

6、后期运营费用低,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卫星定位方案

七、中心端本地部署(安全保密、按需定制、私有产权)

1、中心端软硬件系统包括硬件接口控制系统、数据服务中心、应用业务管理系统、本地核心数据库和北斗位置监控后台五大部分组成;

2、中心端客户部署到客户指定的云服务器或者本地服务器,本地部署,数据安全保密;

3、北斗位置监控平台支持海图、标准地图,也支持根据客户需求接入第三方图源(图源客户提供接口给我方接入)。

4G+北斗太阳能定位终端PN06的应用,标志着渔业安全管理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渔业资源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该终端不仅对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执行禁渔政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而且作为海洋生态保护的关键环节,它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此外,PN06终端还为渔民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显著提升了海上应急响应的能力,并极大增强了处理海上紧急事件的救援效率。

0 阅读:0

钒星物联网

简介:专注北斗卫星定位&RDSS短报文和LoRa通信的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