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吉家将”,猛将如云,父子兄弟大多战死沙场

聊聊历史 2024-02-01 10:34:26

太平天国“吉家将”,全族数十人参加金田起义,猛将如云,父子兄弟大多战死沙场,在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值得敬佩。

金田起义,与历代农民起义不同,绝大多数人都是全家、全族参加起义,且一开始就是建立政权,与清朝没有妥协的余地。

黄巢起义、王仙芝起义、高迎祥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等等,这些农民军首领大多都有投降朝廷,接受“招抚”的经历,虽说后来又叛变。

洪秀全一开始就以上帝二儿子自居,来到人间是为了消灭“清妖”,将目标对准清朝皇帝,故而金田起义就“建国”。

参加金田起义,不只是为了“温饱”,还有创建人间天国的打算。如此,许多人怀着美好憧憬,便全家、全族参加起义。

其中,韦昌辉家族、石达开家族的影响最大,太平天国西征作战,都是以他们的子侄上阵居多,承当方面责任。

韦氏“国宗”,以及石氏“国宗”,是西征军的核心力量。至于杨氏“国宗”,人才匮乏,且本身并不强,只是杨秀清可以“天父下凡”,大家给面子而已。

吉氏家族,与韦氏、石氏、杨氏没可比,但也不容小觑。“吉家将”全族数十人参加金田起义,吉成凤、吉文元、吉庆元、吉志元等都是猛将,战功显赫。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吉成凤带几个儿子以及族人参加。吉氏家族成员,分散在各军,追随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征战,以勇猛著称。

永安之战,罗大纲率2千精兵突袭城池,破城而入。吉成凤与秦日纲镇守城南要塞,抵御乌兰泰进攻,打得非常激烈。

城南是咽喉,战略地位重要,乌兰泰以优势兵力强攻,并调来火炮,对太平军阵地倾泻炮弹。激战中,萧朝贵受了重伤,秦日纲、吉成凤血战掩护主帅,退回营垒。

夜晚,吉成凤率“敢死队”夜袭清军大营,歼敌数百,还缴获一批枪支,为白天的战斗找回面子。

1852年4月,罗大纲率兵突围,秦日纲、吉成凤率兵断后,掩护主力撤退。大垌之战,太平军成功设伏,前后夹击,清军阵亡数千,包括4位总兵。

6月,太平军在蓑衣渡被江忠源埋伏,清军炮击江面,摧毁船只。吉成凤率兵从东岸突围,抢占滩头阵地,被枪弹击中,阵亡沙场。

吉成凤阵亡,但战功显赫,故而17岁儿子吉志元被授予“恩赏丞相”,并参与镇守京师。

吉志元年少有为,文武双全,作战还特别勇猛。定都天京后,韦昌辉负责京师卫戍,吉志元是“韦家军”的一员,参与对“江南大营”作战,独自带兵摧毁几座营垒。

1854年,吉志元追随韦俊西征,与陈玉成一起拿下武昌。不久,韦俊回京,抵御江南大营,吉志元与石凤魁、黄再兴留守武昌。

曾国藩湘军北上,石凤魁不战而逃,丢弃城池,吉志元与黄再兴断后,保存了主力。但是,杨秀清不分对错,处死石凤魁的同时,也杀了黄再兴。

吉志元不是武昌主要负责人,故而躲过一劫。不久,吉志元跟韦俊增援田家镇要塞,因杨秀清遥控指挥,秦日纲战术呆板,太平军惨败。

韦俊、吉志元掩护秦日纲撤退,与湘军血战厮杀。此战,包括吉志元在内,以及石镇仑、韦以德等少年将领,都死于湘军炮火,太平军新生力量损失很大。

吉文元,太平天国猛将,北伐军团的三号人物,仅次于林凤祥、李开芳。从长沙之战开始,吉文元与林凤祥、李开芳就是前锋将领,所向披靡。

南京之战,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一起攻城,歼灭清军一万余人,镇守内城的4千八旗兵也覆没。此战,吉文元名声大噪,成为杨秀清的红人,重点栽培。

1853年6月,太平军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出击。6个月时间,2万北伐军抵达天津郊外,燕京震动,咸丰有了迁都打算。

北伐途中,直隶总督纳额经额率一万八旗兵在临洺关布防。吉文元诱敌出击,八旗溃败,丢盔弃甲,太平军得以进入河北,朝着天津杀去。

但是,吉文元好狠斗勇,每次作战都喜欢冲在前锋。僧格林沁也抓住他的这个弱点,在阜城之战时让火器营埋伏,集中抬枪射杀,吉文元阵亡沙场。

作为“吉家军”的头号猛将,吉文元阵亡沙场,对家族影响很大。如果吉文元活下来,林凤祥、李开芳也不至于从阜城突围后,困守连镇,而是一路血战,回到江南,即便损失很大。

吉文元不死,家族就有希望,他的勇猛好斗,带走了这一切。此时,吉庆元还在培养之战,还没崭露头角,却又很快卷入天京事变的漩涡,错过了发展时间。

吉庆元,也是以勇猛著称,协助韦昌辉防守京师,训练兵马。

1856年,天京事变,韦昌辉滥杀无辜,被洪秀全处死,首级送给石达开。

韦昌辉滥杀,“韦家军”在太平天国处境孤立。韦俊坐镇武昌,虽说没有参与事变,但洪秀全不信任他,也不派兵去救援。

连韦俊都可以不管,其他“韦家军”将士的遭遇可想而知。吉庆元很聪明,他选择了石达开,为翼王效力,并追随石达开外出单干。

1857年,石达开远离朝廷,吉庆元追随。单干之后,石达开屡战屡败,所部精锐损失殆尽,但吉庆元武力值强,故而每次都能突围,没有栽在湘军手里。

1859年,宝庆之战,石达开的十万大军溃败,无奈逃入广西。此时,石达开招收一帮流民,以及天地会的加入,又得到二十万人,表面数据很强大。

吉庆元知道,石达开已经穷途末路,单干这条路行不通,理应回到朝廷,向洪秀全认错。如此,吉庆元便跟着彭大顺、朱衣点、童容海、汪海洋等将士联名向石达开劝说,希望回到南京。

石达开拒绝,还支持张遂谋处死一些将领,引起了众怒。1860年初,吉庆元等七十多位将领带着二十万人北上,宣布脱离石达开,在江西铅山汇入李秀成军团。

北上的翼王军团,被洪秀全命名为“扶朝天军”,并参与东征江浙,夺取这块富庶之地,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

跟了李秀成,吉庆元立功机会众多,受封养王千岁。休宁之战,吉庆元设伏,与康王汪安钧诱敌深入,斩杀湘军精兵千余人,左宗棠麾下二号猛将刘典落荒而逃。

吉庆元跟李秀成,表现十分抢眼,只是“太晚”了。此时,列强已经撕下了中立伪装,公开支持清朝镇压太平军,并亲自出兵参战,太平天国气数已尽。

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吉庆元、刘庆汉等掩护幼主突围,前往广德,接着去湖州寻找黄文金。

湖州不是久留之地,黄文金、吉庆元与洪仁玕商议,打算去湖北找陈得才,然后一起去关中发展,东山再起。可惜,黄文金中途病逝,洪仁玕又不听劝告,终于全军覆没。

夜宿杨家牌,吉庆元建议设防,挖掘壕沟,构筑土墙,防止清军突袭。洪仁玕打算次日就走,不想浪费精力去修筑工事,连基本的警戒都没有,被席宝田袭击。

夜晚被偷袭,太平军阵脚大乱,洪仁玕成为俘虏,幼天王不久也被擒拿。太平军失去了主心骨,即便赖文光、李世贤继续转战大江南北,也于事无补。

吉庆元的结局,是不知所终,也许阵亡沙场,也许突出重围,回家养老。从吉庆元的经历来看,他活下来的概率比较大,席宝田部湘军不多,且吉庆元有多次突围的经验。

黄金爱,李秀成女婿,骁勇善战,他就成功突围而出。可惜,黄金爱非要去投奔汪海洋,结果被处死,栽在自己人手里,也是悲哀。

吉庆元,比黄金爱勇猛,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如此看,吉庆元应该是突围,然后找个地方躲避清军搜捕,终老一生。

从金田起义到南护送幼主,太平天国14年,“吉家将”都全程参与。太平军北伐中原,“国宗”西征长江上游,石达开率兵远征,翼王军团千里回朝,李秀成东征江浙,掩护幼主突出从未,吉氏将领都扮演重要角色。

10 阅读:3906
评论列表
  • 2024-04-23 20:20

    洪天贵福的供词称养王吉庆元在石城战死。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