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平军的投毒战术:一万斤烂肠草

人物图书馆 2024-05-10 10:55:03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士兵为了攻打一座城,往河里、城中的井里投毒的剧情,在实际战争中是否真的有用?

在太平军占领永安的时候,清军还真的试过这一招,购一万多斤“烂肠草”投入河中,并让奸细去城里井中下毒,结果遭到当时人的嘲笑。

这事发生在永安,我们从金田起义开始,把这个过程快速捋一下。

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军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是相当迷茫,不知道该干啥,闲着没事在一个乡举行了登基大典,一副很没出息的样子。

太平军一直在村里战斗,曾一度占了70多个村子,村里没啥物资,很快就吃光了,盐和火药都急缺。

这段时间里,太平军一直被清军环伺,比较被动。

直到起义的八个多月后,太平军才决定突围,这是他们第一次长途跋涉,也不知道往哪跑,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罗大纲亲率1000多人的前锋队伍北上,看到永安城空虚,就决定打永安,这是一个临时计划。

罗大纲之前是天地会成员,早几年前就曾经带领天地会的兄弟们打过永安,轻车熟路。

永安城四面崇山峻岭,据说是当年王阳明改建的,只留3个城门,正北300里就是省城桂林,可以算是桂林的南大门。

永安城墙破败不堪,太平军只花了2、3天时间,就通过云梯攻进城,永安知州跳井自杀。

7天后,永安城打扫干净,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洪秀全、杨秀清和一众妻妾的轿子抬进永安城。

此时清军的老大名叫赛尚阿,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不是汉人,是蒙古族正蓝旗人,文华殿大学士,可谓是位极人臣。

他为人正直,勤勤恳恳,但就是不会打仗。

这次咸丰下了血本,可以说是把家底都给了赛尚阿,一次性给他360万两银子,要知道前任钦差大臣申请30万两,咸丰一直都不批准,这次竟然舍得大把花钱了。

咸丰不仅给人给钱,临走前还给了一把尚方宝剑,名叫遏必隆刀,为他壮行。

这把刀是当年跟鳌拜一起托孤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所有。这把刀名气挺大,其实看起来也一般(刀鞘是木质的,外面蒙一层鲨鱼皮)。

咸丰这次大手笔,又加上重臣坐镇,朝中上下洋溢着一种乐观气氛,期待赛尚阿马到成功。

赛尚阿很好地诠释了慈不掌兵的道理,遏必隆刀可以把副将先斩后奏,但赛尚阿很善良,刀基本是摆设。

临行前赛尚阿跟朋友喝酒哭了一场,但君命在身,不得不行。他一路上拖拖拉拉,走了两个多月才到桂林。

太平军攻占永安后,赛尚阿急忙调大军围困永安,但清军的粮草、军械都供应不上,士气不咋地。

此时太平军的补给各方面是优于清军的,因为太平军将士的一切金钱全部归公,而且就地补给,把永安的富户、店铺、府库一概没收,平时没事还去周边村子里“筹集”粮食,一下弄到足足半年的粮食。

家中有粮心不慌,太平军首次来到城市生活,自然要好好休整一番,这一住就是半年,把粮食吃光才走。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太平天国是在浪费时间,一个小小的永安,实在没有必要逗留。但此时的太平军初出茅庐,还没有攻打大城市的经验,永安就是这场游戏的新手村。

本来永安是一个小破城,守起来不容易。

太平军格外认真勘察地形,最终布置了当时最科学的守城方案,留少量兵在城内,而把重兵都布置在城外,在险要地点处处建堡垒,直接把永安城防御值拉满。

这样可攻可守,永安就是一座活城,如果全龟缩进去,被敌人围的跟铁桶一样,那就是死城,早晚得破。

清军当时有个猛人名叫乌兰泰,此人不久就要死了,所以也不必细介绍,知道他是猛人就行。

永安被太平军攻陷时,从上到下都受到处分,惟有乌兰泰没被咸丰批评。

乌兰泰跟太平军在永安城外交手几次,发现很难占到便宜。他提出自己的设想,集中兵力,把城外太平军据点各个击破,最后再攻破城墙。

这个方案无疑是对的,要知道小小的永安城内集中了太平天国所有的王,最猛的武将都在这里,想一举攻破永安是不可能的,只能从长计议。

老大赛尚阿也同意了。

但另一个将领不同意,这个人就是老将向荣,向荣我之前的文章提过许多次,他后来当了江南大营的老大。

向荣和乌兰泰俩人一直不和。前面几仗向荣打得不咋地,而乌兰泰很勇猛,大家都捧乌兰泰踩向荣,搞得向荣很郁闷。

向荣年轻时很勇猛,但现在的向荣又老又顽固,他反对这个计划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向荣唱反调主张全力攻城。

最后赛尚阿拍板,听乌兰泰的。

向荣不乐意了,拒绝执行,自己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驻扎,谁也不听,结果没几天被太平军劫营,军械尽失。

向荣这么多天一直被嘲笑,现在又老脸丢尽,索性破罐子破摔,把部队丢到一边,自己跑去养病去了。

乌兰泰猛虎落泪,失望至极,放声痛哭。

赛尚阿无可奈何,只好让他们各干各的,本就不多的兵力,还兵分两处,希望更渺茫了。

太平军又在各营盘挖两三道壕沟,埋上地雷,乌兰泰见状气得20多天都没进攻。向荣的部队就更不进攻了,老大都去养病了,部将们整日闲着无事,等向荣养病回来。

柿子拣软的捏,在向荣不在的时间里,太平军再次去劫营,这次连锅碗瓢盆都丢光了。

赛尚阿很焦急,催着赶紧攻城,但前文说了,想攻破永安就得一步步来,先拔除外围据点,但这没时间了,因为咸丰一直在催。

咸丰催的原因是,大军每个月花70万两,两个多月都没有任何成效,按这个速度银两只能支撑5个月。

咸丰要求抓紧攻城,乌兰泰本来就不主张攻城,只好阳奉阴违,随便开几炮应付了事。之后又打了几仗,花钱雇佣的民兵还没开战就扭头跑了,长官嗓子喊哑了都没用。

咸丰再次起用向荣,向荣回营之后,虎躯一震,立马下令拔营向永安进发。

原先营地距离太平军15里,竟然成功挪到离太平军阵地1里的地方,士气大涨,扬眉吐气。

向荣立了功,就得摆摆谱,请赛尚阿和乌兰泰到自己军营,商量看一起攻城。

赛尚阿好说话,但乌兰泰感受到的却是同事赤裸裸的侮辱,回应说,我打的这边都是太平军主力精锐,只要还没破要塞,就绝不攻城。

这回赌气的是乌兰泰了,他最近几次进攻都没啥效果,心灰意冷,消极怠战,俩人轮番着闹别扭。

赛尚阿左右为难。

至此,向荣带1万多人在城北,攻打永安城墙;乌兰泰率1万多清军在城南,攻打太平军要塞。

但此时太平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太平军粮食米面吃不完,但急缺火药,火药不好搞,这东西不是你说抢就能抢来的,得花钱买。

太平军惜药如金,以前每仗都打上百炮,现在只敢放十多炮,渐渐地只敢死守,不敢出击了。

赛尚阿看到成功的曙光,采取封锁策略,每天轮番进攻,把希望寄托在把太平军耗死。

时间来到1852年2月,清军围城已经有4个月,清军的进攻毫无进展。

之前赛尚阿一直在200里外的城市遥控指挥,咸丰的耐心也快耗尽了,赛尚阿只好灰溜溜地滚到前线督战。

咸丰更担心的是太平军逃窜,不断威胁赛尚阿,要治他的罪。

来到前线,赛尚阿就得在向荣和乌兰泰之间二选一,赛尚阿选择了向荣,现在首要策略是要围城,但兵力不足,将领不听话,想合围难上加难。

赛尚阿万般无奈,穷生奸计,探得永安城内没有水井,都喝城外流入的河水。又听本地人说,当地有一种草名叫烂肠草,就买了一万多斤,投入河内,希望能毒死太平军。

除了河水投毒外,他还听说部下有一瓶镪水,有剧毒,滴到铁上立即腐蚀,且没有解药(听起来像强酸),就把这一瓶分成8份,派人送到城内,希望能毒死太平军首领。

这个情节看起来很荒诞,其实是真事,赛尚阿兴致勃勃地把这些写入奏折里,还说经常看到城里抬出死人,应该是有效果。

实际上当然不可能的,当时双方都流行瘟疫,死一些人很正常。烂肠草估计广西云南那的读者应该知道,学名叫钩吻,我查了下这东西还真有毒,长这样。

太平军故意放出要突围的消息,搞得清军人心惶惶。

1852年4月,围城已经半年,太平军火药耗尽,粮食也没了,洪秀全号召将士们,丢弃辎重,轻装突围。

这时候的太平军还是一片迷茫,突围之后往哪去呢?

不知道。

太平军选择一个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的傍晚,从东路突围。附近的清军在雨停了才出队,但天已经黑了,路茫茫不知道往哪追,只好撤回。

这次撤退是由韦昌辉打头阵,秦日纲断后,这样安排为后面的惨剧埋下伏笔。撤退最重要的就是断后,秦日纲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当个特种兵还可以,但要他带兵就很拉胯了。

秦日纲负责护送将士们的家属并断后,清军追到,太平军作战失利后,秦日纲竟然率军退入峡谷。

险路必须要趁敌不备,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你正打着仗呢,自己退入死胡同,就是找死。

乌兰泰率军冲杀,秦日纲发现将士、妇女们在峡谷中拥挤不堪,兵力无法展开,乱成一团,指挥不动。

萧朝贵赶来救援,却被清军挡在峡谷之外,这一战2000多名将士、妇女和家属惨遭屠戮,损失惨重。(这些可怜的家属们之后还会被屠戮)。

秦日纲迷信隘口险路,连续失误,导致这次重大失利,太平军本来撤退还算完美,但这么以来,太平军一下处于被动局面,甚至有覆灭的危险,因为敌人士气高涨。

追逐战比的是士气,一旦敌人士气高涨,己方士气低迷,下场就很惨了,具体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北伐的文章《一文讲清太平军北伐:杀戮能力是生存的终极考验》,那叫一个惨。

太平军要想翻身,必须打一个歼灭战,让敌人不敢追,才能顺利撤退。

再看清军这边,乌兰泰主张乘胜追击,向荣觉得两天连续作战,士兵们又累又饿,先休整休整。

这一次,老将向荣对了。

太平军正布下口袋阵,等着清军来钻,要知道太平天国所有的牛人都在这里,不可能一战失利就这么算了。

太平军先派一个小分队到村里掠食,吃完大摇大摆地举着旗子撤退,乌兰泰看了不能忍,带队先追。

当时大雾,咫尺不见人,这是行军打仗最危险的时候。

向荣一看,也不得不跟着去。

太平军在一个险要地带,四面埋伏,没有火药,就肉搏鏖战,清军乱成一团,5个大将被斩了4个,只有一个名叫和春的将领逃了出去。

这个和春就是后来江南大营第二任老大。

乌兰泰带几十个残兵,躲到一个深涧里保住性命,清军被斩杀两三千人。

这一战之后,清军没人再敢说围堵了。

咸丰知道后,异常恼怒,把赛尚阿连降四级,赛尚阿叫苦不迭,说奴才我殚心竭虑,抚胸顿足,羞愧无以复加。

平心而论,赛尚阿态度还可以,但带兵打仗确实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后来赛尚阿被判斩监候,但他心态好,长寿一直活到光绪元年(1875年)才死。

赛尚阿还在永安抓了个名叫洪大全的骗子,自称是洪秀全的哥哥。这件事也挺狗血,在之前文章《太平天国:一个“跳梁小丑”为何瞒天过海?》一文中已经写过,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在永安呆半年是战略失误,但毕竟谁都有新手期,歧途也是旅途的一部分。

太平军发现打城市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在城里生活就是比乡旮旯里更舒服,从此以后专注于打大城市了。

下一个目标就是省城桂林,这可是个大单,一旦拿下够吃几年的。下篇文章聊聊桂林。

18 阅读:3928
评论列表
  • 2024-05-13 00:12

    老哥把这事儿写的如此风趣,赞了![作揖]

  • 2024-05-17 16:44

    清军碰到洋人就不会投毒了

  • 2024-05-13 07:53

    比较公正的文章![点赞]

人物图书馆

简介:还原真实人物,写有真正价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