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杏佛遇刺:20发子弹射向敞篷车,他压在儿子身上,儿子奇迹生还

旧匣子 2024-04-09 00:03:37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应当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大同社会”这句话是杨杏佛说的,这是他的初衷、是他的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杨杏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1933年,社会动荡,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深感焦虑,他四处奔走、号召全国各界组织起来,统一抗日,这让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很是恼火。几次派人找杨杏佛谈话,甚至威胁利诱,要杨杏佛退出民权保障同盟、停止一切动作,但杨杏佛始终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这让蒋大校长很下不来台。

再三思考之后,蒋介石决定除掉杨杏佛。他找来帮自己“干脏活”的特务头子戴笠,让他把这事解决了。

加入民权保障同盟那天起,杨杏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知道 ,自己做的事,肯定会得罪当局,他们可不是吃素的羊,而是吃人的狼,尽早有一天,会找上自己。

这不,一封匿名信就寄到了杨杏佛处。信件是由一个陌生人交给杨杏佛的儿子杨小佛,要他转交的。年幼的杨小佛不明就理,怀揣着信件,就找到了父亲,说:“有个叔叔要我把这封信给你。”

看着信封上寄件栏那里“内详”两字,杨杏佛有点纳闷,自己的朋友可不会这样寄信,是谁给自己的信呢?他打开信封,刚抽出信纸,便听见“当”的一声,信封中掉落一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杨杏佛仔细一看,竟是一颗还有底火的子弹。

父子俩吓了一跳,杨杏佛连忙打开信纸,只见上面寥寥几语:“杨先生别来无恙,您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工作太辛苦了,劝君登报下课,好好休息,过去之事既往不咎......”

看到这里,杨杏佛已经明白了,又是蒋介石搞的那一套,想用子弹恫吓自己,吓退自己,让自己退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自己这里刚刚搬的家,又被特务们盯上了,看来和特务们正面对上,是尽早的事了。

自从加入民权保障同盟,经常和特务们对着干之后,杨杏佛就知道,早晚有一天,自己会遇到特务们的刺杀,但他丝毫不惧,拒绝了宋庆龄要他去香港暂避风头的建议,依然工作在第一线。

他甚至将收到恫吓信的事,拿到复旦大学去演讲,将特务们的j龌龊伎俩公之于众,这大大激怒了蒋介石。于是,一场针对他的刺杀,展开了。

收到命令的戴笠,立即组织得力部下,开始了对杨杏佛的跟踪侦察。通过一段时间的暗中观察,他们摸清了杨杏佛的生活规律,知道杨杏佛酷爱骑马,在大西路养了两匹骏马,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大西路附近骑马驰骋。

大西路这个地方,人迹不多,最适合暗杀了,只要安排一个狙击手在高处,一击得手之后,马上撤退,谁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行动计划已制定,上报老蒋,只要他一点头,杨杏佛在劫难逃。谁知蒋介石看了这个万无一失的计划之后,立马就否决了,他要求换个地方,要把刺杀的地方,改到法租界宋庆龄的公寓附近,这样一来,就可达到“杀杨儆宋”的目的。

得到指令后,戴笠只能改变计划,他亲自跑到上海指挥布置,命令赵理君负责执行此次计划,另加得力干将数名,开始了针对杨杏佛的行动,准备在法租界中研院附近动手,这是杨杏佛的居所,距离宋的公寓也很近。

1933年6月17日,赵理君一伙埋伏在中研院附近准备动手,结果遇上了法租界的巡逻车和巡捕,几人没敢乱动。18日早上6点多,赵理君带着杀手们,早早埋伏在了中研院附近。

等了两个多小时后,杨杏佛带着儿子杨小佛走了出来,坐上一辆敞篷车,开出了院子。就像狼闻到了血腥味,特务们一拥而上,对着杨杏佛就是一阵乱射。

枪声一响,杨杏佛来不及多想,立马把儿子压在身下,这个时候,他只想保护儿子。一阵乱枪过后,杨杏佛和司机倒在了血泊之中。

见已得手,几个特务一哄而散,跑向早已发动的汽车,准备逃跑。慌乱之中,一个名叫过得诚的特务居然跑错了方向,当他反应过来时,已经跑了几十米。当他想返回时,法租界的巡逻车警笛声大作,已经追了过来。

赵理君一看,这小子要坏事,他怕走迟了被巡捕堵住,又怕过得诚被抓后供出自己等人,于是朝过得诚开了几枪,开车就跑。

看到有人中枪,巡捕们立刻将人送往医院救治,杨杏佛的司机当场死亡,杨杏佛抢救无效死亡,杨杏佛儿子杨小佛只有腿部中了一枪,奇迹生还。

特务过得诚也没死,被抓了起来,但他受过特殊训练,骨头很硬,一直不肯招供。戴笠得知过得诚没死被抓后,担心他走漏消息,派人灭口,除掉了过得诚。

此次刺杀,唯一的幸存者,只有杨小佛一人。多年以后,当他回忆起那一幕时,仍然冷汗直冒。

那一年,他才15岁,是父亲,用生命保护了他。

0 阅读:52

旧匣子

简介:历史是面大镜子,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