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政治下的激荡与变革——北魏河阴之变:针对贵族的屠杀

寒蝉悠韵 2023-12-21 20:30:54

孝文帝改革汉化

孝文帝

公元386年鲜卑族的拓跋珪创建了北魏,此为南北朝北朝的开端。经历了数代君主的辛勤努力,直至公元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成功统一华北,开始与南方政权展开对峙。而后又经历了几代君主的统治,公元471年孝文帝继位。孝文帝很小的时候母亲被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赐死,所以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汉人祖母冯太后的抚养,因而对汉族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渴望减弱鲜卑贵族的特权,以缓和民族间的矛盾,并巩固统治地位。在490年开始亲政后,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明确姓族、改变汉俗等。这些改革不仅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发展,也有助于缓解民族之间的隔阂。

北魏的建立标志着南北朝北朝的兴起,鲜卑族的统治者经过持续的努力,逐渐确立了权威地位。魏太武帝拓跋焘在统一华北后,开始与南方政权对峙,展开了一段长期的较量。而孝文帝拓拔宏在其治下,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试图通过改革措施来巩固国家统一,并促进不同民族间的融合。他的一系列政策如均田制和户调制、迁都洛阳、改革官制和律令等,为北魏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幸的是,孝文帝在三十多岁时便去世,接任的君主缺乏他的政治手腕。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也遭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孝文帝逝世后不久,北魏边境地区出现了暴动,这加剧了内外矛盾的激化。北魏太武帝于长城沿线设立了六个军事性统治防御单位,也就是六镇。边镇镇民的暴动是边镇内部的阶级矛盾,主要参与者是反对上层将官的下层镇民。北魏末期气候变冷加剧了下层镇民缺粮少食的困境,促使他们最终揭竿而起反对贪污暴虐的上层边镇将官。

胡太后专权祸乱后宫

在孝文帝逝世后,他的儿子元恪继位成为宣武帝,成为该朝最后一位实际掌权的君主。然而,他的统治并不长久,而且其治下的末期陷入外戚专权的困境。随后,魏孝明帝元诩登基,但因年幼而使朝政被其母亲呼市所操控。北魏王朝在胡太后掌权初期曾迅速发展,然而却同时陷入政治腐败和佞佛教的境地。

在宣武帝去世后,胡太后沉湎于后宫的纷争,多次卷入因为情夫导致的宫廷政变并扮演重要角色。宦官刘腾和元乂联手进行政变,除掉胡太后亲信元怿,并将她废黜幽禁于宣光殿,实行严密管控。然而,刘腾过世后,元乂放松了警惕,导致胡太后重新获得自由。尽管胡太后曾请求与孝明帝母子团聚,但后来却陷入淫乱之中,并与郑俨、李神轨等人私通。随后,胡太后与孝明帝等人密谋除掉元乂及其弟元爪。公元519年,洛阳爆发了羽林之变,标志着北魏政治权力的巨大动荡。

随着孝明帝成年,他逐渐对胡太后操控朝政感到不满,而胡太后也担心自己的行为不正当的行为被孝明帝所知。孝明帝于公元528年,秘密召集尔朱荣领兵入洛阳协助夺取权力。然而,在尔朱荣抵达洛阳之前,孝明帝突然去世(据传是因为胡太后得知孝明帝暗中召集尔朱荣,因此毒杀了他)。由于孝明帝没有嗣子继位,再加上政局混乱,胡太后便冒险将孝明帝的独女元氏伪装成皇子,让她登基称帝。等局势稍稳定后,她再次废黜元氏,改立孝明帝堂侄元钊为帝,被称为北魏幼主。在同一月份,据称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伪装孝明帝的命令,在高欢的劝说下以“匡扶帝室”为借口,率军进攻洛阳。随后改变北魏历史,也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河阴之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尔朱荣策划河阴之变

尔朱荣于建义年间(公元530年至532年)起兵推举长乐王元子攸为孝庄帝,并号令“建义”年号。尔朱荣以“入匡朝廷”为名义向洛阳进兵。他率领军队,于四月十一日从河内到达高头驿,与元子攸会合,北魏的河桥守将李神轨、郑季明等人投降。尔朱荣于四月十二日驻军于邙山北、河阴之野,并在当日以沉黄河的方式处置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沉胡太后及幼主于河),另立元子攸即位,是为孝庄帝。

接下来的,尔朱荣以祭天为借口,将北魏的王公大臣召集至河阴。在众人不备之际,他用契胡铁骑包围了他们,进行了突袭。此次屠戮事件导致约七千余名汉人和汉化的鲜卑文武百官在京城死亡,而其中约有二千三百余人是在京城被杀害。据记载,死者达到一千三百人之多,根据历史记载,北魏诸王中的元雍、元钦、元略、元劭等人都遭到了暗杀。除此之外,还有李玚、崔忻、崔励、袁翻、卢仲宣等人也遇害。这段历史时期的具体细节、受害者名单和死亡人数仍有许多不明之处,这也增加了这段历史的神秘感和争议性。在尔朱荣的行动之后,孝庄帝入洛阳城登基时,几乎只有散骑常侍山伟一人在南阙谢恩。至此,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的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都在这次事变中被屠杀,他们大都是当时的精英。

在这场屠杀之后,胡太后的妹妹胡玄辉收殓了太后和幼主元钊的尸体,并将其埋葬于双灵寺。对于幸存的官僚们来说,他们大多数要么隐居避祸,要么感到“人情骇怨”。魏收亦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尔朱荣将他的兵驻扎于洛阳的永宁寺,掌控朝政,大量的武将进入了政治舞台,填补了北魏权力的真空。

这次政变造成了大量皇室成员和官员的死亡,对北魏朝廷和政治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和影响。尔朱荣通过这次事件加强了自己在北魏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尔朱荣掌握了北魏实权,但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混乱和内部冲突。

北魏孝庄帝返回洛阳后不久,尔朱荣前往明光殿向他请罪,并发誓表示将不再心存异志。孝庄帝表面上表示不会怀疑他,并对此表示接纳。尔朱荣听闻后非常高兴,主动要求孝庄帝提供酒水,结果在明光殿喝得大醉。孝庄帝见状,内心涌现出旧怨,当下拔刀欲砍死醉酒的尔朱荣,但左右侍从急忙制止,并劝说他暂时不要采取行动。孝庄帝只得命人将尔朱荣送回中常侍省的住处。尔朱荣直到深夜才清醒过来,这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他从那一刻起再也不敢在宫殿里留宿,一直到天亮都未能入睡。这次经历让他备受惊吓,从此对于在宫中过夜产生了畏惧,决定不再留宿于皇宫。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平定了六镇之乱等多场叛乱并击败了南梁的名将陈庆之,此时尔朱荣基本统一了北魏在北方全境。然而,他对洛阳政局的干预令皇帝元子攸感到忧虑,因为尔朱荣通过安插眼线掌握了子攸内外大臣,让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元子攸的皇后大尔朱氏,依仗父亲的势力,对其丈夫的统治产生了干涉。此外,尔朱荣亦曾接到警告称皇帝元子攸要对他行刺,但他并未予以重视。永安三年(530年)九月二十五日,孝庄帝伏兵明光殿,声称大尔朱氏生下太子,并派人告知尔朱荣。尔朱荣进入宫殿后遭到伏击身亡,导致尔朱兆进兵洛阳,杀害了孝庄帝,立元恭为节闵帝。此时,高欢则掌握了尔朱荣的军队,并占领了冀州。可见,尔朱荣在军事上是个人才,但是完全不懂政治。

在尔朱荣去世后,他的侄子尔朱兆率领并州军队进军洛阳,结束了孝庄帝的统治,随后立元恭为节闵帝。尔朱荣军队中的二十余万人被高欢所收编,并随后占领了冀州地区。河阴之变的结果是高欢做大,也为他奠定了北齐的基础。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北魏时期尔朱荣一派势力的衰落,同时也开启了高欢等新势力对北魏政治的影响和控制。

事件影响

河阴之变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和后续事件。首先,事件发生后,北魏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和混乱,导致了北魏对南朝的防御几乎全面崩溃。南梁趁机北伐,北魏丧失了大量领土,陈庆之领导的南梁军队在短短两个月内攻破了北魏的都城洛阳。尔朱荣利用河阴之变,几乎消灭了投效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官。他将元子攸送回洛阳后便远离洛阳,长期居住于晋阳,并遥控洛阳的政务。北魏政权名义上挂着元氏旗号,实际上却是尔朱氏掌控天下。

尔朱荣在北魏政府中杀害了大量官员,将重要官职换成他的心腹。此外,他曾数次索要九锡,甚至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率领骑兵进军洛阳,想向孝庄帝问罪。在一次狩猎时,尔朱荣的亲信透露了他计划挟持孝庄帝的消息,导致孝庄帝开始对尔朱荣产生猜忌。

情势恶化后,孝庄帝决定放手一搏,在奚毅、温子昇等人的帮助下,亲手刺杀了尔朱荣。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随后发动进攻洛阳,导致孝庄帝最终被尔朱兆缢死于晋阳。随后,北魏政权出现混乱,北魏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权臣高欢立元修为帝,后与元修产生矛盾并决裂。元修向西投靠宇文泰。最终,宇文泰于534年毒杀元修后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建立孝静帝朝廷。北魏代表的华北再次分裂,直到东西魏被北齐北周代替,然后杨坚建立隋朝,中国才再次统一。

河阴之变是尔朱荣借助军事政变实现北魏朝政的完全控制,并消灭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官,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尔朱荣将元子攸送至洛阳后,因为杀戮过多,招致民怨,他不敢亲自进入洛阳,只能留在晋阳等待时机篡位。然而,孝庄帝对尔朱荣的专权感到不满。在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策划在明光殿将尔朱荣及其党羽元天穆一起设计杀害。尔朱荣死后,其余党羽尔朱兆接着杀死了孝庄帝。不久之后,尔朱氏余党遭到了高欢和河北大族的击败。北魏政权随之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最终军政大权落入高欢和宇文泰手中。这场变乱让北魏陷入动荡,名存实亡,最终导致北魏政权的分裂与灭亡。

河阴之变,是在一个庞大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源于社会各阶层长期的不满和矛盾积累。自曹丕推出九品中正制度以来,社会体制逐渐呈现门阀政治的趋势,这种制度将官员的选拔与晋升与其家族背景直接挂钩,使得贵族家族的子弟更容易获得高官显爵,而寒族出身的人们很难有机会在社会上有所突破。在门阀政治下,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官员选拔的家族化和特权化。这使得社会底层的寒族无法逾越出身所带来的阶级壁垒,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寒族的人们面对的不公平待遇和限制,逐渐积聚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最终被河阴之变所激发和释放,被以尔朱荣为代表的军阀发动。

这种门阀政治体制所造成的不公平和社会阶层的僵化,逐渐加剧了社会内部的矛盾和不满情绪。在这种大背景下,武士阶级作为社会底层的代表,最终表达出他们对门阀政治的愤怒和不满,发动了河阴之变,这次变乱所带来的动荡与社会不满,类似于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和唐末的白马之祸。河阴之变是一次由底层阶级对门阀政治的强烈抗议和反叛。这场变乱既是社会长期不公和不平等的爆发,也是对旧有政治体系和阶级统治的挑战。与永嘉之乱和白马之祸类似,河阴之变也代表了人们对权力结构和社会秩序不公的强烈反抗,为社会的新秩序和新格局带来了变革的呼声。

0 阅读:329

寒蝉悠韵

简介:初来乍到,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