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高血压常用方,适合肾阳亏虚、气血不足人群

心血张大大说 2024-05-12 06:38:19

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旦开始吃降压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不仅越吃种类越多,而且不能轻易断药,否则血压反弹,危险性蹭蹭往上涨。

我在门诊上就遇到不少高血压患者,哪怕血压已经高到离谱,家人求着他吃降压药,都坚决不吃,就怕要跟降压药绑定一辈子。

虽然我不太赞同这些高危患者的做法,救急的时候当然要先降血压。但实话实说,在中医看来,血压高只是结果,重点应该在找到原因,把原因解决了,血压自然下来了。

所以中医治高血压,虽然不像降压药那样起效迅速,却能治本,让人彻底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我之前接诊过一个患者,反复头晕1年,一直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熬夜太频繁了,就没怎么在意,觉得多休息就好了。

结果这周突然晕的厉害,她去检查,发现血压有160/100mmHg,这才知道自己居然得了高血压。

听说降压药很难停药,她决定去看中医,经朋友介绍来了我这。

过来后,我给她当场量了血压:160/110mmHg。

问诊的时候,她说平常就是头晕,脑子昏沉沉的,要是干点活,打扫个卫生什么的,感觉就更晕了;

经常感觉嘴里有苦味,口干,脖子僵,起床的时候会有四肢僵硬的情况,还怕冷,手脚发凉,感觉腰酸膝盖酸。

我看她舌质淡,舌苔黄腻,脉象虚软无力,再结合症状,判断是气虚血滞、风邪外袭引发的“眩晕”症。

医圣张仲景也管这个叫“血痹”。

什么意思呢?

患者腰膝酸软,畏寒,四肢发凉,这是肾阳不足的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先天的阳气。现在她的先天之气都不足,那整体的元气就是一个缺乏状态。

此外,患者脖子僵硬,四肢也有晨僵症状,这是寒邪入侵血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传到四肢末端的气血变少了导致的。

而她舌苔黄腻,说明寒湿郁积化热,体内有火了。

她的头晕也跟寒邪有关,属于外邪撞上内虚,一下子加重了体虚的毛病,导致气血不能充养大脑和心脏,才会头晕。

而心脏气血不够就严重多了,气就是动力,现在没有足够的动力把血送进心脏了,咋办?

身体选择加压,压力越大,进入心脏的血越多,所以血压才会升高。

明白病因就好办了,我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打底加减,给她开方:黄芪、桂枝、炒白芍、生姜、大枣、知母、丹参 、杜仲、 补骨脂、当归。

方子里黄芪补气;桂枝、生姜散寒;知母、丹参清热;白芍、大枣、当归活血养血,杜仲、补骨脂补肾阳。

把亏虚的肾阳、气血补上,用来治本;把寒邪、湿热清掉,用来去标。

她总共喝了9剂,头晕减轻,晨僵没有了,腰膝酸软有所缓解,手脚也有热乎气儿了。

于是我改用柴芩温胆汤加减,给她理气化痰,开了12剂。

这次再来,血压降低到130/70mmHg,恢复正常水平,原方不变巩固7剂,所有症状全部消失。

到这里,才叫治好了高血压病。

如果你也像这个患者,还没开始吃降压药,血压也没有特别高,那我建议你,先找中医调理诊治。

这种时候,人体还没有受到降压药的干扰,是摆脱高血压的最好时机,只要把握住,或许你这辈子都不会再跟高血压有交集了。

如果你的血压已经升的很高,降压药吃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要紧,可以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找中医调理一段时间,先把血压慢慢降下来,再一步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最后彻底摆脱降压药。

所以得了高血压也不要害怕,如果你愿意相信中医,选对了疗法,高血压,一样能治好!

3 阅读:283

心血张大大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