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明朝的监国制度

史官观 2023-12-19 19:29:19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一个具备足够统治权威的君主,对于中国古代的封建集权社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相对应的,一旦君王出现意外,或者碰到某些特殊情况,导致君王无法对内实施足够有效的统治,对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为了防止这种恶劣情况的出现,中国古代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制度——监国。尤其是在明朝时期,监国制度在经过宋朝时期的落寞后,又在这一时期迎来了一个自身发展的鼎盛阶段。

明朝监国制度的发展独具特色

1、监国制度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运用

正如开头所说,监国制度本身是一种在国家统治者无法对内进行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锻炼未来继承人的目的在里面。

而在明朝时期,这两种效果可以说是都达到了。早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就已经开始让太子朱标监国、进行一些基本政事的处理了。

后面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朱标确实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合格统治者的各种素养,不仅让朝中的文臣武将们对其心甘情愿地臣服拥戴,其各种为政措施也同样让朱元璋深感满意——除了去世太早。

当朱棣篡位成功、登上皇位后,由于他本人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征讨北元之上,作为太子的朱高炽由此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监国生涯。在这两父子一文一武的配合之下,明朝进入了号称永乐盛世的阶段。

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监国制度继续得到运用和发展,如在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被俘时,其弟弟朱祁钰开始监国,并在于谦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在明武宗正德为了游玩、明世宗嘉靖为了修道之时,这两人也都分别让大臣和太子监国。

即便直到南明时期,监国现象也仍然持续存在,足可见这一制度在明朝时期的普遍实施和认可。

2、监国行为与皇权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

无论是从任何角度来看,监国都绝对是监国者受到君王信任和重用的外在体现。而在明朝时期,监国更是与皇权之间建立了堪称紧密的联系。

在上文所提到的朱标和朱高炽监国事例中,虽然朱标本人并未成为皇帝,但这仅仅只是因为其寿命太短、未能活到朱元璋去世而已,后者则是实打实地成为了皇帝——虽然只在位一年左右便驾崩了。

无独有偶,按照常理来说,朱祁钰本身其实是完全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的,但正是由于朱祁镇的“北狩”,使明朝陷入了的无主的局面,这才让朱祁钰得以开始监国,并在不久之后就成为皇帝。

也正是由于朱祁钰的先例存在,使监国这项特权不再仅仅只是太子的专属,而是逐渐上升成为谋朝篡位的标志。

在当时的大臣们看来,只要能够监国,那么日后这个人成为皇帝的概率就是十之八九的。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差点导致曾经多次监国的襄王朱瞻墡被再次登上帝位的朱祁镇杀害。

同样的,监国也为之后的宁王发动叛乱提供了借口。此外,在监国的过程中,由于可以亲身接触到诸多政事,这使监国者既能够起到锻炼自身能力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这恐怕也是监国行为与皇权之间建立如此紧密联系的深层次原因。

3、监国大多都处于明代君王的控制之中

纵观监国制度在中国历史之上的产生与发展,从西周到北魏,再从北魏到唐宋,最后从唐宋到明清。其中,监国制度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

但是,监国这一本应是君王主动对他人进行任命的行为,却在唐朝时期出现了多次被宦官或者权臣把持的局面。

在唐朝时期所发生了的四十多次监国事件中,有多达十几次都是在宦官和权臣的操控下出现,如唐朝末代皇帝李柷的监国行为便是在朱温的一手策划下发生,这无疑就使监国这一制度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作用,反倒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但是,在明朝时期,监国的权力却往往都是处于明朝皇帝的主导之下。除了是朱祁镇被俘虏、确实没办法之外,明朝时期几乎所有的监国现象都是由当朝皇帝对太子或大臣进行委托。

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便是在于明朝前中期的皇权和宦官的权力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简单来说,只有在皇权兴盛的时候,宦官才会拥有足够的权势。但这种权势本身便是来源于皇帝,又哪里能够和皇帝对抗呢?因此,明朝皇帝们对于监国权的掌控还是相当牢固的。

监国对于明朝社会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

在明朝时期,我们能够多次看到监国对明朝社会发展的推动。对于君王来说,多年的监国生涯能够提升其实际的行政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忠于自己的势力,这对于稳定皇权、防止内乱来说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如果监国者在其监国期间能够做到治国有方,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在朱高炽监国期间,在朱棣多年的战争下,明朝不仅没有陷入崩溃。

反倒展露出一片盛世的景象;在朱祁钰监国期间,其带领明朝上下奋力抵抗瓦剌,成功使明朝转危为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还真把监国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总结

在古代封建集权政治体制下,本来应该是出现皇帝集大权于一身的局面才算正常。但由于各种各样情况的存在,导致监国制度得到了创建和应用,并且一直维持到明清时期。

其中,明朝时期的监国现象不仅从次数上来看十分频繁,在意义和作用上也是非同一般。换句话说,若非明朝君臣对监国制度的有效运用,也许明朝的命运将会发生更大力度的转折。

4 阅读:1795
评论列表
  • 2024-01-09 06:35

    在无宰相下的另类宰相

    用户10xxx91 回复:
    是代行皇权的替工皇帝。

史官观

简介: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