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晚唐郭淑妃“老牛吃嫩草”,降将朱温终灭唐

文史说几遍 2023-02-28 14:39:32

唐玄宗晚年,他贪图享乐,宠信杨贵妃,重用李林甫等奸臣,最终导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

一、“安史之乱”成转折,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平叛途中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唐肃宗在位7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拥立太子李豫即位,为唐代宗,公元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东有诸多节度使专权割据,北方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公元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为求暂时安定,大封节度使,造成了唐朝后期节度使专权割据,朝廷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

安史之乱

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基本都是平庸之君,大权旁落,勉强维持李唐的统治,国力日衰。朝政大权基本由宦官和节度使交替掌握,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他们决定。

二、唐武宗灭佛,为大唐续命

唐朝第十六帝唐武宗李炎(公元814年─公元846年)是中唐后较有作为的皇帝,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异母弟弟。唐武宗在位时,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灭佛”事件(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全国性消灭佛教的皇帝,史称“三武灭佛”)。

唐朝皇帝姓李,便将自己祖先追溯到老子李耳这里,所以唐朝的国教是道教。武则天利用佛教搞了一出“弥勒降世”,建立武周皇朝,将李唐皇朝在鼎盛时灭亡了一次。但是,后世唐朝皇帝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把“佛骨”迎进皇宫供奉。上行下效,全国佛教盛行,寺庙林立,官府划寺庙大片土地,寺庙成了最大的地主阶级;出家人众多,据记载全国人口的十之六七为出家人,他们吃供养、不纳税,不从事生产劳动,再加上朝廷官员,老百姓一个人平均要养八九个人,负担极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唐朝法律规定,任何犯罪之人(哪怕是杀人、强奸、强盗)只要出家为僧,即可免除刑法,这样寺庙就成了藏污纳垢、犯罪分子容身之地,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这就是唐武宗灭佛的大背景。

唐武宗灭佛

公元841年,唐武宗下令对佛教进行清理整:拆毁山野的兰若和招提(私建的寺庙),上都和东都两街各留两个寺庙,每个寺庙只留20个和尚;各节度使官署所在地只留一个寺庙,并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留10个、7个和尚;其他的和尚、尼姑、大秦穆护(祆教传教士)和袄僧全部还俗;寺庙财货、田产全部充公,寺庙的建材全部用来修葺官府及驿站,铜像和钟磬拿去铸钱,金像和银像销毁充公,铁像销毁制成农具。在唐武宗强力推行下,取得了极大的成果,根据唐武宗诏书所载:共摧毁寺庙共4600多座,招提和兰若共4万多所;还俗的和尚、尼姑共26.05万人,收取奴婢共15万人,这41万人都成为纳税户口;收回良田数千万顷;获得了大量的金、银、铜,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因战争产生的财政压力。

可惜的是,唐武宗在灭佛的第二年就病死了,而灭佛法令也在唐宣宗即位之初就废除了,这在佛教历史上是一大劫难,因此被信佛之人说是报应。尽管唐武宗灭佛时间短暂,但成果却十分的显著,增强了唐朝的整体实力,无异于为大唐续命了。

三、“大中之治”的唐宣宗早逝,唐懿宗间接亡国

唐宣宗李忱被称为晚唐“小太宗”,在位13年,他勤于政事,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削减皇亲和宦官的权力;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唐懿宗夜宴

唐懿宗李漼在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在位14年,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他的即位使唐朝政权更加风雨飘摇,是唐朝间接亡国之君。他胸无大志,又无才能,根本不理国家大事和民间疾苦,只知道吃喝玩乐,纵情享受,他最感兴趣的三件事,一是举行宴会,二是喜欢看跳舞,三是游玩。

唐懿宗观歌舞

他荒淫无耻,妃子上千,却被一位心狠手辣的妃子给他戴了一顶大绿帽子。这位妃子就是郭淑妃,为唐懿宗生了一女儿—同昌公主。唐懿宗对同昌公主百般疼爱,当成掌上明珠,为其选了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家室显赫的韦保衡为夫。但是郭淑妃却对自己的女婿有了非分之想-老牛吃嫩草,经常以看女儿为借口,去找自己女婿偷腥。郭淑妃为了更好的和自己女婿偷腥,便同韦保衡下药毒死公主,又假传圣旨灭口杀了太医,同时骗取唐懿宗为女儿准备大量的陪葬的金银宝物。韦保衡也靠着郭淑妃帮助,被戴了绿帽子的唐懿宗一直快速提拔其至丞相一职;韦保衡和郭淑妃却越来越肆无忌惮,韦保衡公开进入皇宫陪伴郭淑妃夜夜不归,醉生梦死。

天下岂有不漏风的墙?唐懿宗死后,乱伦的事情终究被传到唐懿宗儿子唐僖宗耳朵里,唐僖宗登基后第一时间就将韦保衡鞭打折磨处死,而郭淑妃先被幽静之后也让放逐皇宫,流落街头,据野史记载郭淑妃流浪街头,乞讨为生,最后死于战乱!所以,唐懿宗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唐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四、降将朱温再叛乱,亡唐建“后梁”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是一位玩物丧志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唐昭宗李晔在位16年,是一位悲剧性皇帝;唐朝第二十一帝哀帝李柷是唐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在位3年,17岁就被朱温叛杀亡国。朱温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中国历史上的叛臣降将无一例外最后再次反叛,如侯景、朱温、吴三桂),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时朱温权倾朝野,将昭宗身边的宦官、侍卫和侍女200余人勒死,唐昭宗成了光杆皇帝,朱温还是觉得昭宗不好控制,在他38岁时直接把他杀了。朱温弑唐昭宗后假传圣旨,立13岁的辉王李柷为皇太子,当天又威逼皇后,命太子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唐哀帝。皇帝死了是国殇,举国同哀的日子,可是皇亲国戚、宫女嫔妃和大臣们为唐昭宗的惨死悲伤,在朱温的威逼下,却没有一个人敢哭出声来。

唐哀帝

小皇帝的一切都掌握在朱温手里,朱温遂自封为魏王、相国、诸道兵马元帅,并获得“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的特权,距离篡位称帝仅有一步之遥。朱温为能顺利篡位,决定斩草锄根,彻底断绝来自皇室的隐患。在唐哀帝登位半年后,朱温把他的九个兄弟,年龄大的十四五岁,年龄小的不到五岁,全部活活勒死,随后,又将他们全都沉尸于池水之中。14岁的唐哀帝得知兄弟们被朱温派人全部杀死后,只敢在深夜里暗暗抽泣,只能和母亲何太后相依为命,小皇帝周围全是朱温派来监视他的人。半年后,朱温又派人缢杀何太后;朱温最多的一次缢杀了三十多位自称“清流”的公卿重臣,还将他们的尸体投入滚滚黄河,使之成为“浊流”。

梁太祖朱温

手中没有丁点儿实权的小皇帝在颤颤惊惊中数着手指头过日子,这一天很快来了,在他16岁的时候,朱温终于忍不住了,授意小皇帝禅让皇位,在假惺惺推辞后,朱温正式登上皇位,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哀帝成了亡国之君,他退位后,被降为济阴王,但是朱温还是不放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第二年派人用毒酒残忍地毒死了17岁的唐哀帝。

唐哀帝皇帝在位三年,即位后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父亲唐昭宗的“天佑”年号。然而,现实极具讽刺,天不佑唐,开国289年、传21帝的大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东乱时期,第一次是春秋战国,第二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1 阅读:377
评论列表
  • Andy 1
    2023-03-01 08:43

    唐宪宗是平庸帝王?

文史说几遍

简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