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8岁的吴信泉看上了16岁的俞惠如,李雪三:我去找她谈谈

历史的丰碑 2024-03-21 17:35:41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早期革命经历

吴信泉1927年加入农会,1930年进入了红军。土地革命时代,他曾任参谋,连指导员,营指导员,团特派员,兵团保卫局的执行部长,过去也曾参加过五次“围剿”,

1937年8月25日,在我国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顺应时代潮流,接受改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其中,久经沙七十五师,经过精心策划与部署,被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的第六八八团,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吴信泉同志,英勇果敢,临危受命,担任了团政训副主任的要职。

十月,调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在1938年2月的一个转移阶段,位于山西昔阳县东冶头镇的第三四四旅遭遇了一次团级领导的突变事件。该事件以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及参谋长兰国清主导的武装威胁为特点他们胁迫了一批干部和士兵进行了叛乱,这一事件在军中被称为“张兰事件”。

第六八七团是在原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为主改编而成,吴信泉原为兵团特派员。

为了尽快把队伍整顿好,领导们决定任命田守尧为师长,吴信泉任特派员。

吴信泉上任以后,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大敌当前,抗战形势严峻,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张兰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清除干净,稳住军心,恢复声望。

因此,他们带着自己的部队来到了长治的西南部。吴信泉在整顿时,首先把全团干部逐一召集起来进行谈话,弄清他们的思想状况,然后立即召开团干部会议,把张绍东、兰国清等人叛变的罪名公布出来,把他们的思想统一起来。

后来,他还召开了几次全军会议,号召全军干部、战士们对张、兰两个人进行了揭露和批评,把“张兰事件”在军队中造成的负面影响清楚得干干净警,让广大干部和士兵们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斗志。

随后,吴信泉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工作,挑选有能力的、忠于党的、能打仗的战士担任营、连、排的指挥员,并对营、连的政治工作干部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同时充实了团的指挥组和保障分队,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

1938年4月开始,他与田守尧先后率领六八七团连战连捷,张店,町店,井陉,南李村,北李村等一系列有名的战役,使该团获得了新生。

1940年8月,吴信泉同志担任第五纵队第二支队的政治委员。他带领部队成功东渡运河,英勇地进入淮海、盐城、阜宁等地,与凶猛的日伪军、顽军以及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还致力于帮助当地人民建立起了坚实的淮海和盐阜两个根据地。

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震动中外。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整编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决定将八路军的五纵改为三师八旅,吴信泉为政委,田守尧为旅长,继续在盐阜区作战,并加强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从那以后,吴信泉就从一个八路军的旅长,变成了新四军的旅长。1942年10月底,吴信泉被调到淮海军区(后来改名为军分区),负责指挥第十旅兼淮海军分区精兵简政,和主力部队的地方化,把部队训练得精干及精炼,淮地区的抗战形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此期间,我们又采取了主动的战略反击,首先打开了淮海和盐阜地区的连接,然后把苏北和淮北两地的抗日根据地连接起来。

1945年8月13日,新四军第三师成立淮海军分区,吴信泉担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兼政委,并率部各部队先后收复泗阳,沭阳,宿迁,涟水四各县,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成婚

1945年8月13日,吴信泉,八路军四纵二1945年8月13日,奉命到安徽省泗县的魏营区驻扎。

魏营区的领导们齐聚一堂,探讨起接下来的事情。因此,原定的八路军迎接活动,交由该区域工委的委员兼妇女救助会负责人惠如负责主持。俞惠如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参会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欢迎。

在会议结束后,俞惠如踏上了探访部队安置点的路程。她穿过繁忙的大院,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那是吴信泉将军。他亲切地邀请俞惠如进入他的屋。

吴信泉先是对区里和乡里对部队的照顾表示了感谢,然后又对俞惠如道:“你家都有哪些人?你有没有受过教育?你是从何时开始参加工作的?”俞惠如对此皆是一一回答。

吴信泉说道:“你从十二岁开始工作,今年也十六了!16岁的年纪,就已经做到了这一步,连演讲稿都不用打,说起话来也是一把好手!”

俞惠如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是高兴,但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谢谢领导夸奖,我的演讲不太好,您的演讲才好,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到了许多政治知识。

俞惠如站了起来,离开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都对对方有了不错的印象。

那时,俞惠如所住的是第二旅政治部宣传大院。她从小就爱唱会唱,一有时间就跟宣传队的同志排练节目。

同志们鼓动她参加宣传工作。她认为,加入八路军,不但可以进行宣传表演,而且可以打击日本人,对自己的训练也是很大的。因此,她提出应征入伍的申请,不久就被苏皖区党委书记金明通过。

俞惠如入伍以后,就被派往第二旅宣传队里当小队长。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当地的工作经历,帮助宣传队的领导,组织团员排演了一些活泼的表演,给官兵、群众看抗日话剧。

身为第二旅的政治委员的吴信泉,对宣传队的工作总是很关心,看他们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吴信泉与俞惠如也有了更多的交集,特别是当俞惠如主演的那首《农村曲》,得到了官兵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之后,吴信泉就对俞惠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的吴信泉萌生了组建家庭的想法,并向第二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说出了他的这个想法。

对此李雪三深以为然,连忙道:“太好了,太好了,我这就去跟她说。”

李雪三找到俞惠如,把吴信泉的身世和他的革命事迹告诉对方:吴政委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为人正直,我愿为他引荐,并希望你们二人可以结为夫妇。

闻言俞惠如顿时手足无措,只道:“让我想想”,便离开李雪三的房间,俞惠如彻夜难眠,仔细回忆李雪三主任给她讲过的关于吴信泉十多年前入党的故事。

吴信泉1926年春,十四岁就加入农会,1930年6月六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十二月入了党,在中央苏区打了一到五次反“围剿”,打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吃尽了苦头,冒着生命危险,受了两次严重的伤。

俞惠如打心眼里佩服吴信泉,但也觉得婚姻大事不能操之过急。

他还年轻,不想这么早就嫁人。不过,这次是组织上的谈话,她必须慎重考虑。

他虽然年轻,但吴信泉都二十八岁了,能不能接受,还得早一些做准备。那个时候,俞惠如还不知道吴信泉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可不想嫁给一个“大老粗”,整天就知道打仗,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过得不好。

从那以后,俞惠如就变得谨慎起来,对吴信泉格外关注。

每天早晨,吴信泉都会与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晨练,从来没有错过。饭后经常到运动场上与官兵们打球,且球技精湛,十分出色。

他也经常到宣传队伍去观看排演,对错误的地方,总是能及时指出,并给出改正的建议。

他也会吹奏口琴给宣传队的队员们伴奏。他为人很有礼貌,在打仗答应他之前,他总是会和俞惠如亲切地打个招呼,但从来不提此事。

看样子,这个男人不像“大老粗”,而且文韬武略,相貌堂堂,俞惠如心中暗赞。李雪三又和俞惠如说了几次二人之事,俞惠如最终还是一口就同意了下来。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北进、南防的战略方针,决定把主要力量调到东北去。

解放战争

1945年10月,吴信泉被调为新四军第三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他率领全旅到达锦州以西,积极动员民众,发展生产,创建满西根据地,为取得东北战略优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46年初,国民党军队不断地进行挑衅和攻击,其第十三军第89师离开阜新和彰武,占领了邻近的几个重要据点。

吴信泉奉命率领第十旅、独立旅消灭敌人,与第三师第七旅一同在秀水河子发起了对敌人的一场激战。

在开战之前,吴信泉仔细分析了敌人的情况,制定了作战计划,以第十旅为主力,独立旅负责打援。

2月12日,第十旅将包围鹜欢池,傍晚时分发动攻击,经过激战,歼灭了一支国民党军队,攻占了鹜欢池。

敌人为了收复这个阵地,从阜新调了国民党军来支援,却遭到了独立旅的埋伏,一个营打得溃不成军。

14日,吴信泉率独立旅一部突袭泡子站,经一场激烈战斗,歼灭一支敌军,残余敌军退守在铁道东侧的烧锅院,进行殊死抵抗。

这座庭院高墙高耸,又有碉堡,很难攻破。

吴信泉到达后,眼见前进受阻,下令在离敌寨四五百米外筑起炮位,又调了两架刚装好的75 mm山炮,接着又把整个团的重机枪都集中起来,随着他的一声号令,山炮和机枪猛烈开火,轰得敌人人仰马翻,仓皇而逃,吴信泉则下令追击,一举歼灭了敌人。

1947年3月,吴信泉被任命为第2纵队副司令员。为了打破南满和北满的联系,彻底改变东北战局,东北民主联盟于5月13日发起了夏季攻势。

吴信泉在总指挥的帮助下,14号,长途奔袭怀德,采取包围和支援的战术,三天三夜,歼灭5400多名敌军。

十八日,于大黑林子地区与第一纵队并肩战斗,歼灭了国民党军第71军军部和2个师。二十九日,昌图城被围困,敌人殊死一搏,激战三日,共歼灭守城士兵4200多人。

为了巩固战果,我们的军队在昌图北部修筑了一道防线,阻止敌人的援军。

为了实现东北的解放,东北民主联军于12月15日发起了冬季进攻。23日至28日,二纵、七纵、吴信泉两个纵队的团长一起去侦察敌人的情况,根据敌人的情况,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歼灭了国民党49军第79师万余人。

1948年1月3日,二纵队由彰武南下,与友军配合,向被围困在公主屯的国民党军新编第5军2个师发起进攻,6日晨,在第7纵队的炮火支援下,第2纵队多次粉碎新5军的反突击。

傍晚,新五军军长率残部逃往前文家台,吴信泉与纵队首长商定,五师镇守前文家台以西,第4师和第6师于前文家台东北阻击新五军,并于七日展开猛攻,激战一小时,歼灭了两万多人,将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大城围得水泄不通,自此国民党战略上陷于被动,败局已是注定。

朝鲜战争

率领部队向美国发动首次进攻的指挥官是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1950年10月25日,在中国解放军到达朝鲜六天之后,第三十九军迅速挺进到朝鲜北部的龟城和泰川一带。

同一天,第40军已经和韩国陆军第六师在温井附近展开了战斗,这场抗美援朝的首场战斗就此拉开序幕。敌人还在继续向前推进。

“联合国军”在志愿军预定防守区域之前,抢占了位于朝鲜半岛的蜂腰地带。

这是在麦克阿瑟宣布要在感恩节之前消灭朝鲜人民军之后,他认为中国不可能派遣军队到朝鲜。

彭德怀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决定集中中三十八、四十两军,以及第四十二军,主攻熙川,三十九军前进到云山西以北,以阻止韩国部队向北移动。

吴信泉得令,立刻率领大军,朝云山冲去。云山是朝鲜云山州府的所在地,同时也是通往朝鲜北方的运输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0月28,驻朝美军地面部队司令沃克决定派遣美国第一骑兵团前往云山。

第一骑兵团是华盛顿时期创建的,后来发展成了美国的王牌部队,配备了全套的机械化武器,被称为“160年来未尝一败”,同时也被称为“麦克阿瑟之子”。10月29日,吴信泉率领大军来到云山城外围,从三个方向将这座城市团团围住。

解放战争中,第三十九军就是“攻坚尖刀”,其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

再往前走,在长征中,他们是红军的先头部队。抗日战争期间,曾参与过平型关战役.39军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千锤百炼出来的王牌部队。

云山战役,是中美两国的王牌部队之间的一次较量。但在开战之前,两方人并不清楚对方是谁。

11月1日上午10时许,吴信泉收到了彭德怀的一个电话,指示他连夜与四十军团配合,对云山进行围剿。下午三点半,先头部队注意到云山周围的敌人坦克、汽车和步兵都在移动,估计敌人是想逃走(实际上是在转移阵地)。

吴信泉当机立断,立即下令,让自己的军队先行出击。

下午五点,进攻开始了,炮声隆隆,紧接着是机枪的轰鸣声和手雷的轰鸣声。

不过是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攻占了云山的边缘地带。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真正的敌人,竟然是美国人,而不是韩国人。

夜色使美国军队的行动迟缓而惊恐,而志愿军则如敏捷的猫儿般,快速而精准地插敌人防御最薄弱的地方。

义勇军的喊声震耳欲聋,吓得美军胆战心惊。云山战役历时两日,是中美两军历史上第一次正面交锋,最终以美国战败而告终。

第三十九军在云山战斗中,杀伤和俘敌二千多人,包括一千八百多名美国人;缴获坦克二十八辆,汽车一百七十多辆,各种大炮119挺,缴获飞机四架,击落三架。

1992年4月2日,八十岁高龄的吴信泉,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病逝。俞惠如留着眼泪为他擦了擦脸,又给他梳头,接着为他唱起了最后的歌:“世天涯呀海角,我们是被安排在一起的,小姑娘,你来吹口琴吧。信泉,我们是一条心,不管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都是一样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文献

湘潮——吴信泉与俞惠如 作者:张爱希

绵绵思念——将军决胜岂止在战场 作者:黄进琪

将帅传奇——首批率部入朝参战的军长吴信泉中将 作者:张瑞安

名人春秋——“人民军队的卓越军事指挥 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 作者:夏明星

党员文摘 2020.10——朝鲜战场上“最出彩”的战斗 作者:崔 隽

0 阅读:526
评论列表
  • 2024-03-23 20:51

    这文章看的费劲,情节交待不清。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