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新三杰”突围记|见识INSIGHT

新汽车 2024-05-20 14:31:23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一个关乎未来的关键时刻。一场没有硝烟的体制改革。一份棋至中盘的营销答卷。

2024年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车展开幕,东风公司集结21款自主新能源产品,以“一个东风”面貌亮相。

在展台发布会上,东风公司总经理周治平表示:“我们推动‘跃迁行动’,由集团总部直接运营‘东风’品牌自主乘用车,对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一体化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实现商企集中、制造集中、营销集中。”

展台上,风神、奕派、纳米等东风“新三杰”带来3款新车,分别是:东风纳米01共创版,更个性,更动感;东风奕派eπ008,三排大六座,预售5小时订单过万;东风风神 L7,中国首个突破2000公里超长续航的混动SUV。

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启动于2023年8月16日。彼时,站在行业大变革的十字路口,东风公司再度背水一战。

至今,“跃迁行动”成果如何?东风乘用车营销体系经历了哪些大手术?“新三杰”呈现怎样的新东风气质?近日,帮宁工作室走进东风公司,分别采访了“新三杰”品牌的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师建兴、陈萌和余飞,寻访“新三杰”的突围之路。

改革

周治平在北京车展发布会上表示,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聚焦主流市场定位,加快塑造各自品牌差异化标签。

按照定位,“新三杰”品牌中,东风风神定位于智慧悦享主流汽车品牌;东风纳米定位于国民纯电专业品牌;东风奕派定位于主流科技电动品牌。三者既有独立形象,又有组合优势,还有规模效应,可攻,可守,亦可防。

“改革之初,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品牌重新定位。我们梳理留下来的品牌资产,看哪些是已经开始固化下来的,那就一定传承它。”东风风神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师建兴对帮宁工作室说,风神未来的品牌定位在于品质、科技、愉悦等3个词。

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陈萌则表示:“我们这个品牌的目标用户,定位于美好生活设计师,是专为年轻人而打造的,或者说是为美好生活而打造的。产品设计逻辑围绕这批用户来打造,从来没有变过。”

“奕派要成为面向主流价格带、向主流用户提供主流产品的品牌。这几个‘主流’定义完后,它的品牌定位也出来了,就是主流科技电动品牌。”东风奕派营销事业部总经理余飞告诉帮宁工作室。

2023年9月,师建兴、陈萌、余飞分别上任。前两人是东风体系培养出来的干部,已为东风效力20多年;余飞则是转战东风的职业经理人。3人都是80后,喜欢营销,喜欢挑战,积极拥抱社交媒体,开通了视频号或者个人微博。

余飞说:“我喜欢汽车,就是学汽车出身的,又喜欢做营销,现在干的是我最喜欢的两项的结合,就像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师建兴说:“营销永远如履薄冰,永远在学习,因为市场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用户需求在变化。我们要一直学习,一直洞察用户需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陈萌则说:“每个男孩都喜欢汽车,这很有意思。做营销可以把营销理念传导到公司的全价值链,现在全价值链都在支持营销。”

出牌

自去年8·16改革开启以来,不管是早上8点半的晨会,还是夜晚10点、11点的办公室灯光,在东风乘用车销售公司都是常态。

销售公司靠什么逻辑来管理?东风乘用车销售公司营销支持部总经理刘洋说,通过“三纵三横”组织架构。

“三纵”是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3个品牌营销事业部,聚焦营销前端;“三横”指营销支持部、东风卓联、党群相关部门等3个后端支持单元,在看不见的地方协同作战。

“在3个品牌事业部,从市场端到销售端到渠道端,又形成相对完整的业务闭环,提升他们的决策效率。在后台,我们就考虑‘三横’来做整体的运营和业务支持。”刘洋说。

陈萌表示:“反倒是我们在后台做了减法,实际上对品牌的赋能是做加法。”

师建兴认为,目前这个方式,更加有利于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制造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而营销面对的是生动鲜活的个体,是风云变幻的市场,如何让团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于是,“敢战能胜”企业文化在东风乘用车销售公司应运而生。

“敢上战场是态度,能胜是能力。光敢战,没有能力,打不赢。既要有敢战的态度,也要有能胜的能力,我们才能在一场接一场的竞争中胜出。”师建兴说。

而余飞的理解不同。“其实我是反过来做的。我先讲能胜,最后再讲敢战,通过能胜去激励他们敢战。如果只强调敢战,而不告诉他们如何能胜,那就变成了一种口号。”

“新三杰”品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出牌,因为三者的情况迥异:东风风神有15年的品牌积淀,转型需要放下包袱,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东风纳米拥有完整的价值链,但需要切割和转变;东风奕派是从零开始构建品牌。

面对帮宁工作室的提问,3位营销负责人不约而同地都说做了3件事。

“风神其实做了3件事情。”在师建兴看来,第一件是品牌重新定位;第二件是产品,对未来的产品规划和首款产品,做了很多探讨;第三件是体系。“第三件最难。风神不是从零开始,是在原来基础上去变化,要不断、不断地去尝试去改变,这是最难的。”

陈萌总结纳米做的3件事分别是:第一,走到用户身边去,在杭州、郑州、常州、宁波等地,开了很多场用户调研会。第二,得到用户反馈后,跟研发部门一起再研讨。第三,再走近用户,进行大范围的调查问卷。

“总体而言,以用户为中心、走到用户身边去,这方面做得最多。”他说。

而奕派的3件事,一是把品牌框架搭起来;二是把产品的策略和整体功能体现出来,产品价值点定好;三是渠道搭建,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能力。“非常急速。用‘跑’可能不够来形容,我们是用飞奔的速度,建成销售体系。”余飞说。

具体到渠道构建,“新三杰”各有各的打法。纳米和奕派都是从零开始,而风神需要全面焕新。他们又有共同点——既要质量,又要数量,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纳米的经销商数量从零起步,到现在有230家左右,今年底有望拥有450家。

2023年11月6日,奕派第一家样板店在武汉建成,到12月31日拥有182家店,快速把渠道体系搭建起来。目前是200多家,年中要实现300家,今年要完成400家,明年预计到500家。

现在,风神有300多家经销商,还有很多新的商家在加入。

渠道焕新目前是风神特别迫切的一个课题。按照师建兴的想法,到2025年底,要差不多把所有店完成焕新。风神的渠道建设并非从零开始,所以需要有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对风神来讲非常重要。

产品逻辑

东风“新三杰”品牌改变了产品打造逻辑,认为新车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实现爆款,追求单品效能最高。

2024年1月,东风纳米01上市,它是纳米团队走访85个城市,与103个不同职业的39257名伙伴共创的成果。

陈萌身高1.81米,比较壮实,他现在的座驾,就是一辆纳米01。这辆车本来要送给太太,结果被他截胡留用。

“我经常抢着开,每天开着上下班。”他说,纳米01特别好停车;内部空间很大,座椅能一键躺平,可以在车上午休睡一觉;在家里的充电桩上充电,使用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开起来动力很强,在市内超车、加速,窜来窜去特别舒服。

还有,它颜值很好看,走到哪里,别人一看说怎么有点像MINI COOPER啊,就仔细看看究竟是什么车。“有时候我一下车,那个车子是无框车门,一打开,别人说好酷。”

今年3月14日,东风奕派首款产品eπ007上市,直接杀入中高级轿车市场红海,45天后,纯电版大定突破1万辆。“eπ007定位在样样都有、样样都好。”余飞说。

他认为,奕派有一个后发优势,那就是用户的很多需求已经被市场验证了,奕派就全部匹配上。

“既然样样都有了,我们还要做样样都好。”他举了一个例子:专门请中国WANOS为eπ007搭建全景声的音乐座舱,人们可以把eπ007当成一个影院级别的座舱,共有20个扬声器,目前在同级别应该是最多的。

在eπ007发布会上,播放了一支这款车飞越海平面的短视频。码头这端,65米跑道上,一辆没有经过改装的eπ007,以3.9秒的加速度驶上飞坡台,然后突然跃起,飞过海面,平稳地落在25米外的货轮甲板上。这支视频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

余飞告诉帮宁工作室:那次飞车,首先要在短距离之内实现0到100的加速,车的性能就全体现出来了。还要飞得安全,它以100公里时速飞过去,而且有高低落差,落地的冲击力相当于有两辆重卡压在车上。

再来看风神。

今年3月30日,东风风神L7全球首发,搭载马赫电混PHREV技术,可纯电、可增程、可插混。在纯电续航挑战赛中,实测跑出320公里;在综合续航挑战赛中,实测跑出2054公里超长续航。“长长长续航智混SUV”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马赫电混PHREV将中国混动技术带入全新一代,但东风公司的技术实力不止如此。在全球发布会现场,人们首先看到一面专利墙,“8071”这几个数字赫然可见——那是东风公司的发明专利证书数。

“8071这个数,我们原来并不知道,可能只有咱们的研发人员知道。”师建兴说,“这个数凝聚了研发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可以理解成8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或者有8000多人在研发,或者在某个点上做了8000多次实验。总之,有很多人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子弹陆续上膛。未来5年,东风“新三杰”品牌将至少投放18款新产品,在主流市场大干一场。

师建兴说,风神的产品布局是清晰的,明年有两款,未来可能基本上是1+1,即每款车毁有混动也有纯电版本,两条线同时走。

陈萌说,明年3月,纳米有一个比01更大一些的车型出来,类似于小SUV。

余飞说,目前先坚定地把主流轿车和SUV这两块做好、做透、做牢。

东风答案

东风乘用车在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50万辆,其中,风神挑战25万辆,占比50%;纳米的目标是12万至15万辆。

平均下来,“新三杰”每季度要共销售12.5万辆,但一季度其销量共4.4万辆。要在剩下的时间里达成全年目标,“新三杰”难言轻松。

“目标很有挑战性,但纳米仍然往那个目标努力。”陈萌说,纳米要想胜出,关键是首先要保持定力,不因为市场一时的好而去骄傲,也不因一时的不好而去沮丧。其次,坚定做正确的事情,傻傻地去坚持。只要战略方向定了,战术上可以微调,但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会发现,坚持才能走得远。”

对于“2024年仗怎么打”这个问题,师建兴表示,要实现产品突破——新车一定要成为增量、老车一定要稳基盘。“只要把这两个做到,任务就可以完成。”

余飞的打法是三线并举,包括产品、渠道、能力。“如果只有产品,没有能力,那就拖累产品;如果有产品,也有能力,但渠道数量不够,那会把前两个的机遇浪费掉。”

但现实更趋残酷。比如在内部,东风公司对27个所属单位实施“双目标”刚性考核机制,定期发布“红黑榜”,考核结果直接与管理层薪酬和干部能上能下关联。

即使在这种高目标压力之下,师建兴仍表示“现在是自主营销最好的时代”,余飞也说“是最好的时代”,陈萌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全行业营销人都很辛苦;说“最好的时代”,是因为汽车营销现在可以有很多创新。

他们对营销有何新思考?

陈萌说:“用户需要什么,我来满足什么。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走近用户,跟用户站在一起。”

师建兴说:“我觉得营销是在打仗。在汽车行业全价值链里,营销最像带兵打仗的团队。为什么?因为是在市场上直接拼杀,每天都在变化。光有执行不行,还要有策略、要变化、有战术,海陆空的都有。军队就要追求胜利。”

百年汽车业从来都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从燃油车时代到新汽车时代,从电动化上半场到智能化下半场,从产品到用户再到流量,汽车营销的边界和规则在一次次地被打破重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人青丝染白发,有人浴血奋战,有人憾别疆场,有人败走麦城。这既是商业的残酷、也是商业的魅力所在。

滚滚红尘,身逢大时代大变革,汽车人能参与其中便是幸事,正如周治平在北京车展展台发布会所言:“我们将全力以赴,交出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各界期待、不负用户信赖的‘东风答案’。”

今天,帮宁工作室记录改革进程中的东风“新三杰”,记录这些孜孜以求的东风人,记录这份棋至中盘的时代回音。

这份“东风答案”,有朝一日必成为东风人最闪亮的勋章。

1 阅读:595
评论列表
  • 2024-05-20 21:01

    完成50万的三分之一就不错!

  • 2024-05-21 10:29

    不思进取!外观就落后了不是一丁半点儿!更别谈其它!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