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当兵有多惨?

无心镜 2024-05-07 23:47:42

明宪宗时期,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纯给朝廷上了一个报告,说卫所出现了大量士卒逃亡的事情,他在巡视一卫所之时,发现有一总旗额定为120人,士卒逃亡之后仅存1人。而在正统三年(1438)年九月,兵部做了一个统计,天下累计逃亡的军士已经多达120万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01

朱元璋以武力夺取元朝的天下之后,北元虽然北归大漠,但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此朱元璋不得不考虑北部边防问题,而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就是设置军队进行戍卫。

朱元璋根据地域,在北部边疆先后设立了陕西行都司、万全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市,每一个都司就是一个独立的军区,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都司,下面还需要在基层的军事单位,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在天下的要害之处,以一郡设“所”,连郡则设“卫”,大约5600人为一卫,120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

而为了能够让卫所制度够稳步推行,那就需要稳定的兵源,为此,朱元璋设置了户籍制度相配合。明代户籍分类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洪武二十一年,开始军籍黄册的编造,划编军户,以防止军、民、匠人户籍的紊乱。军人的家庭叫军户,军户是兵役的承担者。明朝军籍是世袭的,即一朝当兵,终生为伍,父去子替,世代沿袭,以此来保证卫所有稳定的兵源。

有了兵源,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京师卫所驻军有军官2497人,士卒206280人,马4751匹;地方卫所军有军官13742人,士卒992154人,马40329匹。两者相加,全部的总兵力已经高达1198434,到了永乐时期,由于大规模的北伐和南部边疆也不稳定,所以全国的兵力幅度增长,达到了惊人的270万。无论是120万还是270万,都是一个巨大且沉重的负担,压向了明王朝。

为了解决军队吃饭的问题,朱元璋进行军屯,其核心目的就是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在明初的几十年间,军屯发展十分迅速,全国各地共有军屯田六、七十万顷,接近于全国垦田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以如此规模的军屯,来保障军粮的自给自足。

太祖尝谓五军都督府曰:

“养兵而不病於农者,莫若屯田。今海宇宁谧,边境无虞,若使兵但坐食于农,农必受弊,非长久治安之术。其令天下卫所,督兵屯种,庶几兵农合一,国用以舒。”《典故纪闻》卷5,页82

如此大规模的屯田,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但朱元璋不仅在宏观上进行总体策划,而对屯田的细节也倾注心血。他要求各地负责屯田的官员,在五月时候上报禾苗的长势如何?七月的时候再报粮食的结实如何?十月之时又必须要报收成如何?一年三报,不仅要让自己知道边疆粮食生产、存储的真实情况,也可以随时检查军士们的屯田情况,让军士们不敢懈怠。

朝廷不只是给军士们田地,还会酌情给予军士耕牛、农具和种子,让他们去开荒屯田。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屯田,而是根据各地区防务情况的差异,而在屯田人数比例上有着相对灵活的规定,比如,因为战事紧张程度不同,土地肥瘠的差异,有的地区一半的军士进行屯田,一半的军士去守城;而一些地区则是九成军士去屯田,一成军士去守城。

《大明会典》说:

“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后设各卫所,创制屯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粮食收获之后的分配问题,朝廷如此大费周章,最后的一切目的就是收获粮食。在起初之时,因为开垦土地有一个周期,所以有优惠政策,进行减免,到了产量上升之后,就需要交粮食。

军士种出来的粮食,有24石是需要上交的,其中的12石是收进卫所的仓库储存起来,在有重大军事行动的时候使用,还有12石是供给官军的俸粮。但24石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后来减少了上交数量。永乐二十年(1424)的时候,交给卫所的粮食就减去一半,供本卫官军俸粮的12石不变,也就是合计交18石粮食。

无论24石或者18石,对于大多数士卒来讲,是一个能够承受的负担,甚至尚有结余,足以养家糊口。

这样一来,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据明代历朝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全国田地共 3874746 顷,宣德八年(1433 年)为 4278934 顷,弘治十六年(1503 年)为 8307489顷,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卫所军屯的屯粮仅有 500 余万石,到永乐元年(1403 年),包括军民屯田在内的屯田子粒已达 2300余万石。

看起来,似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军队吃饭的问题,以致于朱元璋也无不自豪的说:“吾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在今天的多种文献里面都可以看到,说明朱元璋很可能在多种场合均有说过这样说过。这也的确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但这项成就存在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02

实际的情况,却远远出乎朱元璋的预料。

军屯、卫所、军户等一系列的政策很快遭到了考验,因为很多军士开始了逃亡。据洪武三年(1370)统计,在三年时间内,大约有47900多人逃亡。

宣德八年十二月,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张聪言:

辽东军士多以罪谪戍,往往有亡匿者。皆因编发之初,奸顽之徒,改易籍贯,至卫即逃。比及勾追,有司谓无其人,军伍遂缺。《明宣宗实录》卷107

这类记载在文献中比比皆是。

如此大规模的逃亡,基本可以说卫所制度名存实亡了,那卫所的军士们为何要逃亡呢?

首先,就是军士们屯田的基础,土地被不断蚕食。各地的藩王权贵、勋戚官僚、卫所军官疯狂地占夺卫所屯田和卫所以外的耕地,导致了军屯的土地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很多军屯被敌军占领;有一部分敌军投降了,安置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土地。

军户能够安身于卫所,其根本就在于土地,这跟唐朝初期的府兵制一样。府兵制要实行,就必须要有均田制为基础。当军户失去土地,他不仅无法上交粮食,连自己都没饭吃,逃亡就不奇怪了。

弘治时期,兵部尚书马文升在《清屯田以复旧制》中说:

不知何年,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所以各该卫所军士月粮,有一二年不得开支者。

卫所的官员也不断压榨士卒,占纳月钱,私役买卖,克扣月粮等现象层出不穷,以至于衣食皆难,不得不的逃亡。

卫所和屯田,这两种制度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很多军士甚至多达一两年得不到自己的口粮。朱元璋设计政策之时,为了让军士能够在卫所安定下来,所以要求其带着妻儿举家到搬迁到卫所。现在没有了粮食,那不仅仅是自己挨饿,而是全家挨饿的问题。

卫所的军士,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极端的贫困、落魄,士卒们和他们的妻儿甚至连以一件遮体的衣裳都没有。

《明史》卷一八五《黄绂传》:

成化二十二年巡抚延绥,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曰:健儿家贫至是,何面目临其上。亟预给三月饷,亲为抚循。

朱元璋15岁时,一个月之内父母双亡,穷得没有一块地埋葬自己的父母,但他的悲惨遭遇已经在景泰年间就已经大量重现。如果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不知他当作何想。

其次,卫所军官又不断压榨普通士卒,又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负担。

在卫官军苦于出钱,其事不止一端:如包办秋青草价;给与勇士养马;比较逃亡军匠;责令包工雇役;或帮贴锦衣卫夷人马匹;或加贴司苑局种菜军人;内外宫人造坟,皆用夫价;接应公差车辆,俱费租钱,其他使用,尚不止此。又管营内外官员,率于军伴额数之外,摘发在营操军役使,上下相袭,视为当然。又江南军士漕运,有修船盘削之费,有监收斛面之加,其他掊克,难以枚举。以致逃亡日多,则拨及全户,使富者贫,贫者终至于绝。江南官军每遇营操,虽给行粮,而往返之费,皆自营办。况至京即拨做工雇车运料,而杂拨纳办,有难以尽言者。《刘忠宣公集》卷一

朱元璋在《大诰武臣·私役军人第二十七》中讲了很多卫所军官的不法行为:施州卫指挥乐信,令92名士卒为其做买卖;叙南卫指挥徐毅,干脆占用了15名士卒,供其在家役使;大同前卫的百户刘海,私役士卒砍柴卖钱等等。朱元璋对于腐败的打击是极其严厉的,这在前文中以前有过论述,在他的时代,军官压榨士卒的情况就已经如此常见了,在其他皇帝时期,就可以想象了。

最后,军户的世袭,绝难逃脱。如果是军官,那子子孙孙都为军官,如果是士卒,若不能立功,子子孙孙都是普通士卒。到了明末,我们会发现军官几乎都是传承而来,比如萨尔浒之战中明军的四路主将,刘铤的父亲是总兵刘显,李如柏的父亲是李成梁,马林的父亲是总兵马芳,杜松是总兵杜桐之弟。对于军官来讲,职位的世袭,是利益的保障,但对基层士卒来说,军籍成为世世代代的枷锁,军士无力挣脱,便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

沈德符曾经《野获编补遗》记录了一件隆万时戍军逃亡的案例,简直如同儿戏。

吴江有一老者号丁大伯,喜欢喝酒和与人交谈,与沈德符家有来往。一天这个丁大伯到了沈家,并且还带着一个男丁。一问方知,这个男丁姓王,原本是一个捕役,因为诬陷别人,被发配到三万卫充军,由丁大伯负责押送。

沈家人就给丁大伯说:你不要再来了,倘若这个犯人逃走,怎么办?

丁大伯让犯人进来,犯人则说自己受了丁大伯的恩情,绝多不会逃走。

一个多月后,这名王姓的犯人到沈家求见,这可怕沈家人吓得不轻,问他为何又回来了。王姓犯人只说事情办好了,丁大伯过一段时间就会到来。

又过了一个月,这个丁大伯果然来了,而且还拿到了卫所长官的回批。原来王姓犯人逃脱,卫所的长官害怕自己担责,所以不声张;而且犯人逃脱之后,每月的口粮还在继续发,这都被卫所长官中饱私囊。而王姓犯人也安然无事,也没有谁来过问这件事。

03

嘉靖时,蓟镇兵员的逃亡现象已经极为严重,唐顺之在《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中说蓟镇额定93824名士卒,有34762名逃亡,逃亡率超过三分之一。

为了防止士卒们逃亡,朝廷的官员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士卒发到离家很远的卫所,西南地区发往东北,东南地区发往西北,以此来增加士卒逃回家乡的难度。

国初卫军藉充垛集,大县至数千名,分发天下卫所,多至百余卫,数千里之远者。近来东南充军亦发西北,西北充军亦多发东南。然四方风土不同,南人病北方之苦寒,北人病南方之暑湿。逃亡故绝,莫不由斯。道里既远,勾解遂难。章潢《图书编》卷一一七

这种方式加重了士卒们的苦难,如此长的距离,全靠双腿,还要自带干粮衣物,并且还要携家带口,加上水土不服,很多士卒没有到达就已经亡于路途之中。

屏弱之人,往往不达戍所,就毙道路。即幸而达戍所,而衣食鲜继,水土未服,不窘而鳃,则老而独,安望其能披坚执锐以御一方,瓜瓞枝繁以长足行伍哉?王世贞:《议处清军事宜以实行伍以苏民困疏》

而一种更加严格的命令也在下发。

而更常用的则是强制手段,强迫征集男子从军。

军户要出一男丁到指定的卫所去当兵‚这称之为正军,此外,军户还要再出一丁称之为余丁,随同正军到卫所,其主要协助正军的生活,以保证正军的衣食装备等。余丁大多为一人,有的地区也又两到三个余丁的情况。但这并没有完,军户还需要预留一丁为“继丁”,继丁其实就是替补,其存在的目的就是遇到正军不能继续服役之时——无论是逃亡、死亡或者年老,到卫所继承原正军的差役。一军户要提供正军、余丁、继丁,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男丁,那就将年幼的男丁进行登记,称之为叫作“幼丁”‚等其长大了再解补到卫所。如果一个军户确实没有男丁了,那就在邻里之间进行勾补,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拿一男丁去顶替逃亡者,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连坐制度。

为了保证勾军政策的实行,洪武二十一年九月,,朱元璋命卫所及郡县编造军籍:戊戌,上以内外卫所军伍有缺,遣人追取户丁,往往鬻法,且又骚动于民。乃诏:自今卫所,以亡故军士姓名乡贯编成图籍送兵部,然后照籍移文取之,毋擅遣人,违者坐罪。寻又诏天下郡县,从军户类造为册,具载其丁口之数,如遇取丁补伍,有司按籍遣之,无丁者止,自是无诈冒不实,役及亲属同姓者矣。《明太祖实录》卷193

要逃脱这样的命运,有三个办法:一是做到正二品尚书一级别的高官或者皇帝亲自下诏;二是这户军户绝后;三是大明亡了。

实际的操作比规定更严格,甚至出现一户出现三丁,甚至五丁被充作正军的情况,即便朝廷一再下令,严禁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是这种情况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还是逃亡军士太多,不这样抽丁,卫所就没有人。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拿一男丁去顶替逃亡者,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连坐制度。

军户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半奴役制度,而清勾制度又是一种连坐,这样的制度之下,虽然有朝廷的强力打压和严厉处罚,仍然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到了最后,甚至就来去负责执行清勾的士卒自己就先行逃亡了。

10 阅读:1905
评论列表
  • 2024-05-08 16:27

    所以明朝中后期卫所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一打就垮,边军全靠募兵制维持,但募兵要军饷,一旦财政没钱欠饷,这些募兵打仗也是一触即溃!

  • 2024-05-11 20:06

    太肤浅,水平不够。懒得打字,算了。

    凤趐天翔 回复:
    你说个不肤浅的
  • 2024-05-18 22:11

    张无忌笑而不语[得瑟]

  • 2024-05-12 08:59

    胡编乱造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