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任用人才进行变法,对外联合三晋,成为战国前期的强国

史海撷英 2024-01-29 17:09:29

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年),魏国的国都大梁东南一个叫逢泽的地方,汇聚着十几个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他们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只见一人身着丹服,头戴王冕,言谈举止之间一股王者气息。他就是正在主持逢泽会盟的魏惠王。通过这次会盟,魏惠侯成功晋级为魏惠王,并把魏国的中原霸业推向了顶峰。

魏惠王是中原诸侯第一个称王的君主,魏国也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究竟何来底气,让他如此僭越?又是何为依托,让他敢在战国七雄的格局里称霸中原。其实都来源于经历三世累计的雄厚国力。

春秋战国之交,三家分晋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魏氏掌握的土地处于四战之地且支离破碎,这让他们的掌门人魏斯感到巨大压力。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魏斯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广招贤士。不久,他率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国家就渐渐强大起来。

魏斯认为,三晋虽然各成一派,但是对外必须团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积极斡旋韩、赵,促成了三晋联合的成果,魏斯也凭借更强的国力和个人魅力成为三晋的领头羊。《战国策》记载:“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构与己也,皆朝魏。”

魏文侯的布局

一、三晋对内达成一致,对外扩张则各取所需

魏与秦国接壤,决定秦国是魏国初期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周威烈王七年(前419年),魏国开始对秦河西用兵,后来吴起成为主帅,魏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周威烈王十三年(前413年),李悝突破河西防线,吴起进入渭河平原,秦国危在旦夕。虽然齐、楚在东线夺取魏国一些城池,但是魏国不为所动。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魏国完全控制河西。

战国形势图

晋与秦百年河西之争,未能如愿以偿。魏则只用十年之功,便完全占有河西。魏国军事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二、三晋联合绝不搞虚,帮助盟友不忘渔利

魏国在河西打得风生水起,赵国在河北之争却陷入困境。应赵国之请,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为主帅攻打中山。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灭亡中山,还获得了赵国的报酬智地。《史记》记载:“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

后来赵国雄主赵武灵王攻打中山,经过十几年,即便是“胡服骑射”改革以后,仍然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灭亡中山。今魏文侯只用三年时间,便一鼓作气灭亡中山。可见魏国的强大之实力。

战国初期形势图

韩国在东方的争夺也极为不顺,魏国派兵帮助他们攻打宋国,还顺手牵羊占有了韩国河内地区。后来赵国又在东线与齐国发生了冲突。魏国又积极援助赵国,多次大败齐国,占领了大量土地。还占有了卫国朝歌附近不少城池。就这样,魏国在帮助韩、赵的过程中充实了自己的东方实力,便顺势带领他们南下伐楚,又占领了不少土地。

魏文侯以三晋联合为旗帜,不仅多次帮助韩、赵,还在无形之中把魏国东西两大核心区连为一体。此外他北收中山,南取赵国邺城,又占有卫国朝歌附近的土地,把赵国的首都中牟包围起来。后来赵国不得不迁都邯郸,退出中原。而韩国通往河济平原的河内也被魏国占领,只能把重心转向西南。魏文侯通过联合三晋,成功在中原站稳脚跟,还把韩、赵排挤出去了。

魏武侯的霸业

服楚、欺秦、侵齐

魏文侯时期,魏国已经开始与楚国在中原展开争夺。魏武侯继位以后,与楚国的争夺更加激烈。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魏国联合韩、赵大举伐楚,大败楚军,获得大梁、襄陵等重地。接着举兵南下楚国腹地,楚悼王多次求和未果,只得厚赂秦国出兵相助,三晋才放松了对楚国攻击。

楚国在春秋时期与晋国争霸达上百年之久,这时候被魏国领导的三晋联军打得割地求和、卑躬屈膝寻秦援助才得以保全,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吴楚柏举之战后申包胥哭秦庭的场景。楚悼王也正是受此奇耻大辱,才痛下决心实行变法的。

伐楚不久,吴起在陕地设县,加强对秦国的防御。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秦国率领50万大军在阴晋城下集结,吴起率领5万精锐出城应敌,以一当十,大败秦军。创造了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战国形势图

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陈侯剡攻打燕国。燕国向赵国求救,赵国又联合韩、魏一起攻打齐国,大败齐国。齐国不服,又于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年)发兵攻打燕国。三晋再次联合出兵攻打齐国,一直打到齐国灵丘附近。

魏武侯时期,连克楚国、秦国、齐国等强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威服四方,魏武侯的霸业也就成就了。

伐楚不久,吴起在陕地设县,加强对秦国的防御。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秦国率领50万大军在阴晋城下集结,吴起率领5万精锐出城应敌,以一当十,大败秦军。创造了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陈侯剡攻打燕国。燕国向赵国求救,赵国又联合韩、魏一起攻打齐国,大败齐国。齐国不服,又于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年)发兵攻打燕国。三晋再次联合出兵攻打齐国,一直打到齐国灵丘附近。

魏武侯时期,连克楚国、秦国、齐国等强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威服四方,魏武侯的霸业也就成就了。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载:“文始建侯,武实疆盛。”

魏惠王的霸业

魏惠王前期,魏国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赵国攻打魏国的与国卫国,魏惠王就派兵帮助魏国攻打赵国,并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岌岌可危。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救,齐国出兵。秦国趁魏国无暇西顾,也发兵攻打河西。魏国不为所动,最终兵破邯郸城。虽然在回军的路上遭遇田忌、孙膑的埋伏,但是并未伤筋动骨。然后又发兵攻打秦国,河西之地又尽归魏国所有。

魏国迁都大梁以后,积极谋求和谐的国际环境,以开发在中原占有的大片土地。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繁荣,魏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周围的很多小国都依附于魏。秦国自知无法与魏国抗衡,于是就发生了逢泽会盟,“梁君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从事实上确立了魏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战国初期,魏国依赖强大的军事力量,西服秦国、南辱楚国、东欺齐国,在三晋之间联合与争夺随意切换,夺得大量土地,并把它们连为一体。其领土最大的时候西面包括上郡、河西、河东,北面有中山,东面有东郡、河内郡、大梁等地。较三家分晋时候,领土扩张一倍有余。

当然,魏国能够开创百年霸业,绝不单单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其实,魏国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它的强大,很容易让人想起后世的盛唐。

经济方面

魏国原有核心区是河东地区,它依托黄河,水流充沛,而且开发很早,经济是比较发达的。魏国的河内郡处于河济之间,商、周时期就是国家的经济中心,经贸也非常发达。魏国后来占据的中原河东地区尤其富裕。河东地处天下中心,土地平坦,水源丰沛,非常适合发展农业。魏惠王时期,在大梁城修汴河,并开挖鸿沟,使得江淮之间和网密布,交通业和商业十分发达,是天下的经济中心。战国中后期的膏腴之地陶邑就是位于这片区域。

李悝在进行变法的时候,就提出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粜法”等经济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战国形势图

政治文化方面

魏国早期政治非常清明,尤其是魏文侯,他不仅广招贤才,而且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朝堂之上一片祥和。“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魏文侯重用李悝进行变法,让吴起镇守河西,西门豹治理邺郡,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他拜卜子夏为师,以客之礼待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开创了中国历史君王亲近儒士的先河,形成了享誉天下的“西河文化”。四方游学士子争先恐后来到魏国学习和出仕,魏国由此成为天下的文化中心。为魏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魏国能够在以法家为核心统治思想的时代,兼容法家、儒家等多家文化,不仅体现了它对人才的重视,更是魏国海纳百川、舍我其谁的霸气体现。

战国前期,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时期,他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接着采取联合三晋对外扩张的策略,成功壮大了自身的实力。魏武侯时期,加紧对外扩张,霸业已经渐渐形成。到了魏惠王前期,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他就邀合一众诸侯会盟,中原霸主的地位就正式确立了。

0 阅读:4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