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西游世界的法宝之照妖镜的神奇功能解析

江明月好 2024-01-11 19:57:11

照妖镜这个词语在我们现实中也会用到,经常表示反映了真相,揭露了丑恶的真实面目。近来的巴以冲突就是一面照妖镜,把西方双标的丑陋嘴脸显示得淋漓尽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精彩的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法宝,其中照妖镜就是一个比较亮眼的法宝,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们对西游中出现的照妖镜功能进行详细解析。

照妖镜第一次出现是二郎神杨戬在花果山围捕孙悟空的时候。当时李靖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围住了花果山,但迟迟拿不住孙悟空。这个时候观音菩萨向玉帝举荐了二郎神杨戬。二郎神杨戬奉命来到花果山,开战前要求李靖用照妖镜监视战场,防止孙悟空战败后逃跑无法追踪其踪迹。果然一番争斗后,孙悟空不敌二郎神逃之夭夭。当杨戬来到空中李靖身边询问是否见到孙悟空时,李靖并没有看到孙悟空上来。这个时候李靖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

“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这里可以看出李靖并不是拿着照妖镜一直盯着孙悟空,当发现没了孙悟空的身影之时,李靖又把照妖镜向四方搜索了一下,然后发现了孙悟空的身影。灌江口在四川,而花果山在东海之外,可见照妖镜的作用距离可能达到几千万里。所以照妖镜并不是只能看到面前的追踪物,而是类似千里眼那样可以看遍世界。所以李靖手中的照妖镜就像超远距离的视频监视器,可以搜索识别想要锁定的特定人物。

照妖镜第二次使用是在乌鸡国遇到青狮精的时候。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奉了佛祖之命前往乌鸡国把国王困入水井以报文殊菩萨被泡在水中的行为。唐僧师徒来到乌鸡国遇到了喊冤的国王灵魂,孙悟空便参与了这件事。当他们在大殿上发现那假国王果然是妖怪的时候,一场大战爆发了。青狮精的战斗力本来就不高,被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正当孙悟空想一棍子结果了这妖怪的时候,文殊菩萨来了。

为了让孙悟空看清妖怪的本相,文殊菩萨从袖中取出照妖镜,照住了那怪的原身。孙悟空便招呼八戒、沙僧一起来见文殊菩萨。然后看向照妖镜中的妖怪本相: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

可见照妖镜的另一功能就是能透过表面看本质,这就不是追踪孙悟空时候那种简单的搜索跟踪加锁定的功能了。这需要照妖镜有特殊的能力,能够看穿表面化形,确定真实的本相。这有些类似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有些类似释家所说的天眼通。

照妖镜第三次出现是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来到天庭分辨真假的时候。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两人一番争斗下来,旁人看花了眼。沙僧和观音菩萨都分不清哪个真哪个假,于是他们来到了天庭找玉帝判断。玉帝便传旨宣托塔李天王,让他拿照妖镜来分辨真假:

“天王即取镜照住,请玉帝同众神观看。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玉帝亦辨不出,赶出殿外。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揪头抹颈,复打出天门。”

照妖镜本来应该可以看出真假,可对于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照妖镜却无法分辨真假。这里照妖镜的功能与文殊菩萨的那面照妖镜功能一样,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不是简单的成像功能。这比天眼通还厉害,应该有些宿命通的意思了,可以看透一个人的过往。但照妖镜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一模一样,连紧箍咒都一样,只能说明这两个其实都是孙悟空,是孙悟空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照妖镜第三次出现是孙悟空遇到牛魔王的时候。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惹怒了牛魔王,双方发生了一场大战。为了降服牛魔王,如来派出了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和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围住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天庭派出了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擒拿牛魔王。当牛魔王被哪吒困住挡不住哪吒的火轮时,想要变化逃跑。

这个时候被托塔天王李靖用照妖镜照住了本象,结果是那牛魔王“腾那不动,无计逃生”,所以只能大叫“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这一次李靖的照妖镜与第一次出现对付孙悟空的时候很不一样,对付孙悟空那次仅仅是监视锁定功能,而这一次则增加了拘禁控制功能。一旦一个妖怪被李靖的照妖镜照住,不但原形会被看得清清楚楚,还会被限制自由,不能变化逃脱。这可大大提高了照妖镜的实用性,是对付妖怪的一大利器。只是对付孙悟空的时候为什么不这么用,就不清楚李靖当时的用意了。

通过上述解析,照妖镜主要有三项功能,分别是搜索监视锁定,看破本相和拘禁控制。这三个功能很强大,是天庭对付妖族的利器。所以照妖镜不是简简单单地只能识别妖怪,还可以直接拘禁控制妖怪,限制妖怪的变化能力,防止妖怪变化逃脱。而且照妖镜不是只有托塔天王李靖有,文殊菩萨手中也有一面照妖镜,只是数量可能比较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