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腊山汉墓出土侯夫人“傅恶女”水晶印章再探

文锦汇 2024-04-08 19:49:52

姓名,作为个人的唯一标识,由姓氏与名字组合而成。自语言诞生之初,姓名便随之产生,并逐渐融入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成为其显著的组成部分。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民族依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命名习惯。通常,名字由家族中的长辈所赐,不仅承载着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和期盼,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2001年7月,济南市腊山汉墓出土了两枚印章:一枚水晶印章和一枚玉髓印章。经考证,这两枚印章为汉代侯夫人“傅恶女”的私人印章。这两枚印章不仅在材质上展现出精致之美,其上的篆刻艺术也流露出潇洒与俊逸。但是,引起广泛关注的不是印章的艺术价值,而是侯夫人之名——“恶女”。这一名字在现代人看来,似乎与一位高贵身份的侯夫人不相称,因其带有粗俗不雅之感。

本文旨在探究“恶女”这一名字背后的真实含义。通过分析汉代男女命名的规律和习俗,我们将试图揭示“恶女”名称的真正意义,以期正确理解这位侯夫人的命名背景。

济南腊山汉墓位于济南市区,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西汉早期规模最宏大、级别最高、价值最重要的侯级墓葬。在众多珍贵文物中,尤为显著的是两枚印章,它们不仅品相上乘,而且对于确认墓主身份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于“恶女”名称的考证与含义

这两枚专为女性设计的人名印章,一枚为水晶材质,另一枚为玉髓。水晶印章上刻有“傅恶女”三字,书体为鸟虫文阴刻;玉髓印章则刻有“妾恶女”三字,书体为篆文阴刻。此外,墓中还出土了一枚封泥及七件陶鼎等随葬品,这些均为确认墓主身份的关键证物。

通过对印文“傅恶女”和“妾恶女”六个文字分析,结合汉代的用鼎制度和封泥上的“夫人私府”字样,可以推断墓主是一位名为“傅恶女”的汉代侯夫人。但是墓主的尊贵身份与“恶女”这一令人惊讶的名字,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为了探究“恶女”名字的真正含义,就必须先了解两汉时期的命名习惯以及名字所承载的意义,从而揭示其深层含义。

两汉时期,女性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可见于史料文献及私印。从史料文献中不难看出,“君”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在当时广泛流行,常与美貌相联系,例如历史上的刘细君、王昭君、许平君、卓文君等。受先秦文化的影响,用“女”字作为名字也较为常见。历史资料中,一些现代看似令人惊讶的名字如“女王”、“猛女”和“恶女”等,实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征。

关于“恶女”一词的解析,从字面上来看,指的是品行不佳的女性。此外,也可以理解为行为凶悍、性格泼辣之女性。但是,这枚印章上的“恶”字是否蕴含其他含义?它是否也用以表示某种排序或等级?

经过深入研究东汉时期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陈昌治的清代刻本,以及段玉裁的注解版本,连同《康熙字典》,笔者得出结论:“恶”与“亚”两字在古文献中存在通用现象。

《说文解字》(卷十)对“恶”的解释是:属于心部,读音è。而对“亚”(卷十四)的解释则是:属于亚部,读音yà。

在清代陈昌治的刻本《说文解字》中,“恶”被解释为“过也”,字形从心亚声而来。对于“亚”,则解释为“丑也”,象征着人驼背的形状。贾侍中说,以为次弟也。凡亞之属皆从亞。

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将“恶”解释为人的过失,被人憎恶也称为恶,原本没有去入声的区别,是后人强行区分的,字形从心,亚声,属于五部。对于“亚”,则解释为丑陋,这是亚的本义,亚和恶在音义上都是相同的。

在《康熙字典》(子集上·二部)中,“亚”的一条解释是与恶相同。

由此可见,从汉代到清代,根据各种工具书的解释,“恶”与“亚”可以互相通用。因此,“傅恶女”也可以理解为“傅亚女”。

关于“恶”与“亚”字通用的历史考证

在对历代史料的深入研究中,笔者发现“恶”与“亚”两字在古代文献中经常互换使用。例如,在秦代文献《诅楚文》中,有“丕显大神亚驰之光”的记载;而在《礼记·礼器》中,则记载“晋人将有事于河,必有事于恶池”。《史记·卢绾传》提到“绾孙他人封亚谷侯”,而《汉书》则称之为“恶谷”。

此外,《语林》中记载了一则关于宋人发现一枚玉印,其文为“周恶夫印”的故事。刘原父指出,在汉代,“亚”与“恶”两字是可以互换的,因此“周恶夫”实际上是指西汉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周亚夫”。

同样,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六韬》(第一)中,也出现了“凡民者,乐生而亚(恶)死,亚(恶)危而归利”的表述,进一步证明了这两个字的通用性。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文献中的“恶”字往往是“亚”字的变体。在解读这些文献时,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对“恶”字的含义进行合理解释。

结语

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和《康熙字典》中“恶”与“亚”字的解释分析,得出结论:“恶女”原意指亚女。同时,“亚”字含有次级的含义,如历史文献中的“亚献”、“亚元”、“亚魁”等用法,以及现代赛事中的“亚军”称谓,均体现了这一含义。据此,“傅恶女”可理解为傅家的次女。

两千年的岁月流转,侯夫人的身影已归于尘土,“恶女”一词的原始含义已难以追溯。但是,本次姓名考证不仅让我们窥见了中华姓名文化与汉字的深邃,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后续人名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0 阅读:21

文锦汇

简介:探索中华文明,以古玩为主、文玩为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