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祥子之所以买不了车,是因为看不透、舍不得、放不下

吾之二 2024-04-18 23:06:20

《骆驼祥子》中祥子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目标坚定,拥有梦想,追求自由和独立

的正直好男人形象。

按说他这种积极向上的人,靠着自身努力奋斗,买车是迟早的事,但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导致希望落空了。

他的结局更是让大家唏嘘不已。

虽然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年代,一个人却是很难有出路。但从主观原因来看,祥子自身也有很大的原因。

祥子想买车,但最后都失败了,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看不透、舍不得、放不下。

01看不透

祥子这个人吧,他话少,又从不和其他车夫交流,封闭自己。真是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拉车。

他是缺少智慧的,要是能和其他车夫为伍,他就不会被自己的封闭的思想所麻痹。

当时社会动荡,很多车夫都知道不能去清华那里拉客了,他们知道要是去那里拉客,或者把客拉到那里去,都是很危险的。

战争年代,万一被抓了,人命都不保了,人要是没有了,以后还谈什么人生呢。可是祥子看不透这一点。

但是,祥子因为很少和其他车夫聊天,觉得这件事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为了所谓的面子,继续把客人拉到清华去,最后连同人和车都被拿下了。

祥子就是看不透大家为什么不去拉车,也看不透风险那么高,所以冒险。

祥子的车,是经过三年风霜雨打的打拼,才攒到100元买下的人生中第一辆车。

才没半年,就被抢走了。

唉,说来也真是为他痛惜。

祥子要是能看透当下的社会动荡,看透战争的残酷,他就不会冒险,就不会遭受痛苦了。

曾国藩曾说:“看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

事情看透,一个人就知道该怎么样做事,人情看透,就知道该怎么和别人交流,凡事都要看透。

02舍不得

祥子第一辆车失去后,他卖三只骆驼才得35元,可是一辆车要100元,与他买车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他为了早日买车真是,日思夜想。整个身心都受折磨。

但是,祥子身边的人都给他出主意。

首先是刘四爷,他要贷款给祥子,只要一分钱的利息。这样祥子就能早日实现他的买车梦。

但是祥子却拒绝了,他舍不得这样做。他第一次错过了早日翻身的机会。

第二个给他出主意的是高妈,她一下子就给祥子出了两个主意。

一是跟她放高利贷,赚点利息;二是起会,(即小型集资互助)。

但是祥子直接拒绝了,他舍不得好不容易到手的钱飞出去。他觉得钱还是放在手里比什么都稳当。

祥子第二次又错过了早日买车的机会。

第三个给祥子出主意的人是方太太,比起前两个,祥子不愿意冒险。但把钱存在银行,拿利息,是很稳当的事了。

祥子刚开始确实心动了,但是他优柔寡断,又纠结了,舍不得把辛苦钱交出去。最后白白错过了可以早日买车的机会。

要是祥子舍得拿出钱,分别按照刘四爷、高妈、方太太的方法去做,祥子早就人生逆袭了。

周围的人都在与时俱进,祥子这个人还保守落后,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最后失去的反而更多。

人生最大的悲伤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懂得取舍的人,一定不会失去太多。

03放不下

祥子从他失去的第一辆开车,就无法放下对这辆大车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越是放不下,他越耿耿于怀,非要和自己过不去。

由于放不下买车梦,他风里雨里自苦,舍不得对买点好吃的补身体,舍不得买件衣物。最后,他生病了,病还没有好,又惦记着拉车。他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祥子放不下,对他是一种困扰,他为自己不能买车,不能拉车感到痛苦,其实他可以做点别的,想点别的,但是他偏偏不。

他这种行为让他无法向前迈进,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困扰中。

后面,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也上吊自杀,祥子无法放下心中的包袱,变得容易迷失自我。最后走向了自甘堕落的地步。

其实,祥子刚开始和虎妞在一起的时候,虎妞给祥子出主意向他爸那样把车租出去。

但祥子不愿意这样做,他心里还是放不下他买车,自己拉车,才导致他后面的悲剧人生。

要是在那时候,祥子听从虎妞建议,放下对过去的执着,做适当的改变,他活得也轻松一些。

书里有句话:“有些人的一生,毁在放不下。学会放下,才能让自己更加自由,让生活更加美好。”

生活中的每个人,放得下,放不下全靠自己,却注定会酿造不同的结局。放下的是福,得益于心;放不下是苦,苦了自己,伤了他人。

人生需要看透、舍得和放下,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