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要选皇十五子顒琰继承大统?

汪奇颖 2023-11-10 16:36:53
乾隆这辈子有十七个孩子,怎么最终会选十五子作为储君?是不是像那些宫斗电视剧里写的那样,乾隆对这个王妃宠爱有加?虽说历代帝王都会将自己的子嗣立为储君,但自从康熙“九子夺嫡”之后,清代对于立储的要求就变得极为苛刻了。乾隆虽然名声不如他父亲,却也是一代明君,对于太子的选择,也是极为慎重的。追溯到清朝后期,确实无后继之人,几个皇子都被他惯坏了,只剩下了十五子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一七七五年,乾隆那时候还只有20多岁,但已经很成熟了,已经开始考虑立储的事情了。乾隆在继位之初,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二儿子永琏身上。永琏,出身高贵,是孝贤纯王后富察氏之子。只可惜,他的二儿子,死的很早。乾隆很伤心,告诉群臣,永琏虽未被封为储君,但在他心里,却是最合适的储君。是以,丧事依太子之礼,追赠端惠太子。此后十年,乾隆有意栽培皇七子永琮,这也是富察皇后所出。于是,永琮便死于一场瘟疫。很显然,乾隆是个爱汉族的人,所以才会让富察的子嗣来继承皇位。永琮虽然没有被册封为储君,却被赐了一个“悼敏皇子”的封号。数年后,乾隆无意中看中了一位身份低微的皇子,即皇五儿子永琪。多亏了《还珠格格》,永琪这个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最后,也许乾隆是儿子的克星,永琪也死在了1776年。除此之外,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十四子,十六子,无一不是英年早逝。

既然他看中的儿子已经死了,那么他就必须从最弱的那个开始。在他成长起来的几个孩子中,首先被剥夺了太子之位的,就是长子永璜和三子永璋。二弟和老七的死讯,让他的皇长子永璜大为振奋。清代是一个隐秘的储君体系,所以宰相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继承人是谁,所以他们也就猜测了。后来,老二和老七都死了,乾隆亲自表态要把他们两个都选上,大臣们这才明白,原来乾隆皇帝更喜欢汉家的传统,那就是皇位继承。但如今,儿子死了,那岂不是要以长子自居?这也是为什么永璜如此开心的原因。老三永璋虽然知晓父皇要将七哥选为七哥,但并未将自己放在第一位,而是选择了另一位,让自己这个非长子非长子的儿子失望之余,便无所事事起来。

乾隆的第一任妻子,孝贤纯,富察氏,在丧礼时,长子激动,三弟愚钝,被乾隆看到,大骂他们没有礼仪,没有哀悼之意,其实是要把他们的储君之位给废了。于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抑郁而亡。乾隆皇帝也是个变态,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杀的时候,还不忘记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上撒盐,说:“你原本不是端慧皇太子,也不是孝敏皇子,言下之意,他并没有打算让永璜做太子。

乾隆在所有的皇子都夭折之前,将自己的四儿子永珹和六儿子永瑢,分别封为步王爷和次王爷。这二人入赘后,不再是亲王,更不可能继承皇位。至于皇十二子永璂,就不一样了,她是辉发那拉氏的二代夫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如懿的儿子。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辉发那拉汗最终还是被剥夺了爵位。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传给一个被废了的皇子。永璂,自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其他几位皇子,因为自己的原因,被乾隆给剔除了,唯有这位皇十二子永璂,因为他娘的原因,被他爹给耽误了。

如此一来,皇位上就只有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十五儿子永琰,十七儿子永霖。皇八子永璇,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早早就离开了皇宫。在清代,太子之间的争斗,就算是有机会登上王位的,也会被赐予一个位置,而不会被分配到其他的地方。老八是个很随便的人,也不喜欢读书,有一次,他在书房读书,觉得无聊,偷偷跑到北京来玩。因此,乾隆并不看好他,因为他长得过于平凡。不知是否曾经冒犯了朝鲜使者,李朝的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极差,认为他行为“荒谬”。要知道,他的母亲嘉贵妃,虽然是朝鲜人,但却是奴隶,而不是朝鲜的贡品。

皇十一子永瑆,这辈子风流倜傥,一点帝王风范都没有,又擅长书画,一手好书法。他自称“镜泉”,颇有风度。乾隆这辈子都在给人家的书法和书法上乱涂乱画,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也跟着瞎胡闹。有一回,他看见老十一替十五公子把折扇上的一首词念出来,还附赠“兄镜泉”,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在他看来,就算是一位王子,也要给自己的儿子起个这么好听的名字,那大清朝的骑射术岂不是要失传了?所以,他命令所有的王子们,都不要给自己取外号。清代的历史记载,他性情乖戾,心胸狭窄。不过,朝鲜使者对他还算不错,还在自己的私家日记里记录了他的孝心,其真伪不明。总而言之,第十一任皇帝因为喜欢读书而不喜欢打仗,所以也被乾隆给抛弃了。

十七是所有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据说乾隆对他很是疼爱,不过他也很调皮,整天游手好闲,一点都不喜欢读书,倒是很适合做一个小儿子。皇十一子偏科,就被乾隆给排除了,而十七个儿子,更是不愿意读书,更别说当上储君了。他和你的十五个儿子,都是你的妃子所生,算是兄弟。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没有任何缺陷的十五子?

因为乾隆的长寿,所以,他是所有人中,最有资格登上帝位的人。与皇十一的儿子不同,他擅长的是军事和军事方面的天赋,而且,他还经常狩猎,射箭也很好。乾隆最喜爱的就是这个了。而且,他还遗传了妻子的优秀品质,那就是英俊潇洒。《李朝实录》中曾有几次提到,他的儿子是“生得英俊潇洒,深得皇上喜爱。”而且,顒琰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名声也很好,被称为“端淳”。据《李朝实录》所载,“八王,十一王,十七王,皆是无名之辈,只有十五王饬躬学习,谨守戒律,久居不出,声名赫赫。”因此,乾隆只能将目光放在了十五儿子上

0 阅读:170

汪奇颖

简介: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