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是否是一个必要的话题?

左丘秀 2022-06-18 22:17:31

只有被人尊重过,孩子才可能凭此获得自尊,再可能学会尊重别人。

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互要条件。如何让孩子获得被尊重的感觉,进而尊重别人呢,可以看看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当孩子还不成熟时,自尊意识往往处于萌芽状态,容易受到伤害,当他们的自尊受到伤害,他们往往便会用诸多的“不懂事”来进行对抗。

所以,保护孩子的权力,应该是父母的必要意识。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人生道路的宽窄程度也会收到影响。

第二、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他独立自主要求的体现。独立是健康人格的表现,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

早晨起床帮孩子叠衣物,上学前帮孩子准备学习书本,有时经常还被孩子埋怨忘了帮他准备某些学习用品。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依赖父母的,他们的依赖性一般来说都和父母的包办代替有关。父母代干,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假如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没有了依赖,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第三、讲求谋生之道,从实际做起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法自食其力之辈,从小就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如未成年的姑娘,从初中毕业,就去有教养的人家当半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再去上学。

这样,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获得独立能力,懂得谋生,另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例如在瑞士,有讲德语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是到另外一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另一种语言。掌握了语言后,就去地方公务就职。当地如果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所以家长朋友想要让孩子得到被尊重的感觉,是需要花时间琢磨反思的。习惯了高大上的教育心态,尊重的态度可能是孩子最需要的。尝试静下心和孩子沟通,谋求实际,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受人尊重,也尊重别人的人。

0 阅读:3

左丘秀

简介:喜欢育儿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