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被诛十族方孝孺为什么这么犟

春台先生 2023-02-12 19:12:04

是因为他的地位到了。不是为了显忠于建文帝。

明朝的读书人中,地位到了的有三个人,一头一尾一中。头的就是方孝孺,最为惨烈,尾的钱谦益,遗臭不息。只有中段的王阳明显了圣,封了神。

方孝孺的地位,到了什么程度?他大概是,即将站在和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这个历史段位的。

一代儒宗吧。

方孝孺年少的时候,就被乡里称为小韩子。子是很又分量的称号。年轻的时候,朱元璋说他是异才、壮士;留有大用。老朱可能怕忍不住杀了他,就让方孝孺去外地做个小闲职。

他的老师,大儒宋濂说,方孝孺是孤凤凰,其它弟子都是百鸟。他在陕西教书的时候,蜀献王尊他为正学。妖僧姚广孝对朱棣说,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千万别杀啊。

他还是死过一次的人。朱元璋搞空印案时,方孝孺的父亲被牵连,全家问斩。朱元璋看到方孝孺的名字后,只处置了他父亲,一家其余的人活了下来。

因为老师宋濂,在胡惟庸案中被牵连,自杀。方孝孺自此彻底保持和朱元璋的距离。

在洪武十五年到二十五年间,他写了大量批评朱元璋的文章。老朱可能是装糊涂,装不知道。因为他已经计划好了,他的后人要用方孝孺。

老朱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因为方孝孺本质上是个理学改革家,他的文章批朱元璋只懂刑、不知礼。不暇顾理之是非。天下安定后,国家必须要有长久的道统。这个道统最好就是孔孟之道。

原教旨,是指没有经过汉、唐、宋的儒学大家修改的、原滋原味的孔孟之道。

从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无论是懿文太子还是建文帝,都是一心向儒的道德人士,都喜欢这些。老朱能接受他的儿孙思想,也便接受了儿孙们未来的朝臣。在实际的政治中,方孝孺的才能和思想还没有展开,他死前也只是在翰林任职。他在政治重,远远比不过黄子澄、齐泰在中枢的作用。显然这些不重要,因为方孝孺摸到了自己的道。摸到了他定义的仁和义,也是孔孟之道中的“成仁取义”。

朱棣那时候还不懂这些,他当时只是个仓惶篡位的藩王,又急又躁又羞。他又是明朝最容易心虚的皇帝,只懂用杀来解决问题。数十年后,他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特别是《永乐大典》,说要重天下文教。这些动作,多少和方孝孺当年给他的心理冲击是有关系的。

5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3-03-05 22:00

    几百人当着他的面问他写不写,问一次砍一个[得瑟]你把他吹上天都得

  • 2023-02-15 21:26

    随便讲个史盲笑话,空印案株连方式是“佐贰以下榜一百,为军远方”,这段话的作者正是方孝孺,他自己都不知道空印案还能株连到全家的[横脸笑]

    春台先生 回复:
    什么文盲还学会了跟贴
  • 2023-02-15 20:28

    因为是传说中啊……祝枝山编的野史可信度跟擦屁股纸没什么两样,清朝编明史黑明朝都不稀罕引用的东西,朱棣打的清君侧旗号现在君没了想把被他定义为“欲绝我宗祀”的君侧留下,你就当他打仗时被炮伤了脑子……

    不要停下来啊 回复: 春台先生
    不然就会像你这低能儿一样,信了祝枝山说的打到南京的朱棣跑去问留守北京的姚广孝谁能草诏[得瑟]
    春台先生 回复:
    就你这脑瓜还读过明史[呲牙笑]

春台先生

简介:能简单尽量简单 但一定不回避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