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去世前的封笔之作?这件行书圆润劲健,不愧王羲之铁杆粉丝

爱美人墨图 2024-05-20 07:55:09

与苏东坡一样,赵孟頫与佛教有着深厚渊源,其一生与佛教紧密相连。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不乏与佛教相关的经典之作,如《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妙严寺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数量之多,质量之优,皆属上乘。

赵孟頫逝世前一年作此大字行书作品

今日,小编向你分享的,是赵孟頫晚年的一幅特殊行书作品——《为隆教禅师寺石室长老疏》(简称《石室长老上疏》),是他为当时隆教寺的主持祖瑛和尚所书。这幅作品之所以特殊,不仅因其内容特殊,更因其创作时间节点特殊。

不愧王羲之“铁粉”!赵孟頫这件行书圆润劲健,是去世前一年所写

《石室长老上疏》是赵孟頫在逝世前一年,即至治元年所作。那时,赵孟頫已经年届六十八,步入晚年,身体多病。一般而言,在这个年龄的体力与创作精力都会有所衰退,但赵孟頫的这幅作品却毫无老态,反而展现出一种非凡的活力与魅力。

在这幅作品中,赵孟頫的用笔平稳而有力,线条圆润而厚重,笔画劲健而不失柔和,没有丝毫老年书法中常见的笔画枯槁之弊,整幅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结体方面,赵孟頫运用高超的赵氏技法,字与字之间顾盼揖让,参差错落,形成了行气贯通的和谐局面。整幅作品给人一种清新隽永、疏朗婉转、潇洒流畅的感觉,充满了王羲之行书的韵味。

赵孟頫对王羲之情有独钟

赵孟頫晚年对王羲之的书法情有独钟,认为王羲之的字是“尽善尽美者”。在这幅《石室长老上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羲之“圆转如珠,瘦不露筋”的书法风格,在赵孟頫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作品的骨力洞达、雍容舒展和意态从容,无不体现出赵孟頫对王羲之书法的深刻理解。有时小编不禁联想,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是否已经超越王羲之了呢?

虽然小编无法确定这幅作品是否是赵孟頫的封笔之作,但作品如此高的艺术水准,确实令人赞叹不已。除了明代的文徴明外,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位能在晚年保持如此高水平的书法家了。

收集整理码字不易,敬请关注,收藏或点赞!

如需本作品高清无水印电子版,请私信索取!

1 阅读:140

爱美人墨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