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满心抱负无法施展,最后只好禅位给儿子,自己遗憾而亡!

萧关历史呀 2023-04-18 09:10:21

他的皇帝很少有禅位的,他们甚至还会忌惮太子对皇位的觊觎,那么怎么会轻易拱手让权?但是也有对皇帝职位不感兴趣的人,但是他们最后无奈被推上皇位,根本无心政事,所以就想着早早上了之后自己逍遥快乐,宋朝的宋高宗赵构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如果朝廷平安无事到罢了,偏偏当时南宋遇到了危险,赵构不想担这个担子,所以就退位让贤了,让自己的养子宋孝宗来继承皇位,而自己当一个富贵闲人。

宋孝宗跟宋高宗赵构,两个人完全不同,赵构喜欢偏安一隅享受安宁,而宋孝宗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一上位做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事,比如说为岳飞平反,北伐想要收复故土,有这样一个皇帝,南宋看似又重燃了希望,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宋孝宗最后也也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宋光宗了,那么他明明是有雄心有抱负的皇帝,为什么会早早的禅位呢?这大概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纵观当时的朝廷内外,根本没有可用之臣,唯一可用的吴璘坐镇西陲,远水救不了近火,当时整个岳家军也由于秦桧的迫害而所剩无几了,整个朝廷就像一具空的躯壳,即使皇帝再有报复,无人可用也打不开局面,而当时宋孝宗又想要北伐,虽然集结了8万兵马,但是有兵无将,一盘散沙根本就无力与敌人对抗,宋孝宗也不会识人,他竟命令张浚为主帅,最后整个队伍落败而逃,金国大获全胜。为什么说张浚不能当主帅呢?因为他曾经在一次战争当中不顾岳飞的劝阻,一意孤行,最后惨败,宋孝宗让这样的人当主帅,落败而逃也是可想而知。

因为这一次的落败,宋孝宗就一蹶不振了,虽然当时朝廷还有主战派,但是他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再战了,而且朝廷的主和派声音越来越大,所以最后确定不战了,跟金国签订了协议,协议内容里面有把南宋之前收腹金国的地区归还给金国,宋孝宗原本是想要收复原本失去的故土,没想到此战后失去了更多。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宋孝宗颓废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又重新振作了。

对于伐外,宋孝宗可能不是很擅长,但是对于安内,这就是他的长处了,他在位期间,南宋很罕见地出现了太平盛世,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北伐的抱负,然而每次当他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反对,只有极少数赞成他北伐的,宋孝宗的报复一次次被这些大臣们所磨灭,因为觉得实在是无人可用,也没有人能够跟他站在统一的战线,共同为朝廷而抛头颅洒热血,所以在一次次受挫之后,宋孝宗就产生了禅位的想法。

宋孝宗原本是想要重整山河,但是无奈手下太不给力,他无疑是一位好的皇帝,想要攘外必须先安内,这一点他做得很好,亏就亏在他这一朝没有什么能人,宋孝宗见施展抱负实在无望,所以就单位给自己的儿子宋光宗赵惇。孝宗禅位以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宋高宗赵构单位给他以后,人家还潇洒的活了20多年,毕竟宋孝宗孝顺,对赵构有求必应,可是他的儿子赵惇就没有那么孝顺了,在宋孝宗即将病逝的时候,他想要见一见赵惇,由于皇后李氏的影响,赵惇也不想去看自己的老父亲,宋孝宗最后抱憾而亡。

其实如果宋孝宗出生在一个盛世的话,他肯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他并不是安于享乐的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只是由于当时的环境影响,他怀才不遇罢了,所以说,有时候命运比能力还要重要,即使出生在皇家,也有好赖命之分,宋孝宗就是那个赖命的皇帝,任他怎样努力都改变不了现状,也着实是遗憾。

0 阅读:20

萧关历史呀

简介:介绍古今中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