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丘壑,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

冯鸟刚 2023-12-04 14:59:23

山水画创作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如何构图、如何运用笔墨,有很多章法。很多画家都希望打破前辈笔墨程式,取得的成就未必尽如人意。比如清代画家尝试集古之大成的方法,融合各家所长,笔下的山水依然缺乏变化。张大千尝试用泼墨泼彩技法创作山水画,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他在创作上的突破,人们提到他都会赞一句“五百年来一大千”。

画山水,通常会用点、染、皴、勾勒等技法,这是一套固定程序。古人无论怎么求新求变,也没有想要打破这套程序。张大千直接把墨汁和色彩泼在画纸上,形成山水相依,云蒸霞蔚的美景。

点染皴勾这些技法具有可控性,只要按照流程,基本上都能得到构图完整的作品。泼具有不可控性,无论是墨水和颜色都会在画纸上流淌、渗透,让作品具有天然美感。不可控意味着难度增加,不可控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

当你看到画纸上任意流动的墨色、彩色,就像看到了生机、看到了旋律。自从有了泼墨泼彩技法,山水画的发展有了新方向。独特的魅力,让人们直呼过瘾。

如果只是任意泼洒墨水颜料,很难看出画家在创作中的实力。于是张大千在细节处,依然采用传统山水画技法调整画面构图。《山邨烟月》中的远山村落,《山居图》中的山顶木屋,都让人看到他用笔工巧的一面。

早在明代末年就出现了泼墨写意的花鸟画,为什么没有画家将这种技法引入山水画的创作中呢?明末董其昌提出画坛南北宗论,他的仿古崇古思想也被后世画家奉为圭臬。前人没有用到的技法,清初画家都不敢尝试。这就导致直到近代才出现泼墨泼彩山水。

想要“泼”出山水画,少不了用水。无论是化开墨锭,还是调配颜色,需要画家对水的特性了解充分。《山邨烟月》中的大片墨团,墨团边缘处加入石青、石绿,形成烟雾缭绕、彩霞绽放的效果。张大千让笔下山水罩上一层浪漫神秘韵致,仿佛人间仙境就在眼前。

《山居图》除了运用石青、石绿,还用了朱砂。峭壁悬崖上长出一棵枫树,片片枫叶,增添灵动之美。这几种颜色古代画家也用,他们画成富贵庄严的青绿山水。同样的颜色到了张大千手中,在水的调配下,多了朦胧梦幻,多了润泽优雅。

从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画可以看出,他在尝试把不可控变得可控。他采用彩墨相融的手法,就是为了减少因“泼”而产生的流动效果,让彩墨按照画家的想法“游走”。前辈画家受“墨分五色”理论的影响,不太重视色彩运用。到了近代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色与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他改变了山水清旷优雅,浑厚苍润的传统面貌,他让山水画变得通透梦幻。面对一幅好画,人们会说“气象万千”。张大千画出了气象万千的效果,画出了彩墨相融的清逸美好。

一般来说,墨色浓,色彩就要更浓,才能产生交融的感觉。在《山邨烟月》中可以看出来,墨色淡,彩色浓,依然可以浑然一体。山石在彩墨中露出一角,红树在烟霞的衬托下仿佛要探出画外。他找到了一系列的生动手法,用对比、用颜色叠加、用彩墨渗透率不同,画出山水中蕴藏的生趣。

求新求变,锐意进取,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在山水画在创作中,恐怕只有张大千,真正做到了开一代新风。

拓展阅读

<span>诗意山水美如画,萧愻绘《山中留客》</span></span>

<span>他还会画山水,吴昌硕《秋山渔隐》</span></span>

<span>他在想什么,吴阐思绘《仿吴镇山水》</span></span>

<span>妙用色彩,这几幅山水画的季节特征</span></span>

0 阅读:0

冯鸟刚

简介:影视娱乐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