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穿越短剧引热议,我们忘了知识,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彼岸紫竹 2024-04-15 14:47:02

抗美援朝是什么时候胜利的?博主自制“抗美援朝”主题穿越短剧引热议。网友:看哭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刚才无意中刷到了这个短片,很受感动,希望更多人能看一看。

剧情很简单,两个2024年的女大学生,在吃年夜饭的时候,穿越回了1951年2月6日,跟当时正在坑道中坚守的一男一女两位志愿军相遇了,所有的情节基本都在坑道中发生,片子不长,6分半。

我看评论,很多人说这个短片是他刷到过最好的短视频,我也这么觉得。

情节基本是靠一问一答来推动,短片作者很用心,就说几个细节吧。

答不出问题的大学生

两位志愿军知道眼前是女大学生,应该学问老高了,显得很佩服,这是有道理的。当时志愿军中还有很多文盲,所以志愿军中有一个很奇特的职位,叫作文化教员,就是在部队中抽调一些接受过中等教育的士兵,给其他普通士兵普及一些文化知识,识字扫盲什么的。我爷爷就是文化教员,他应该是51年之后去的朝鲜,他告诉我,部队特别宝贝这些文化教员,他们就像部队里知识的种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文化教员上战场。

不过我爷爷说,他是上过战场的,有一次仗打到特别危急的时刻,他再三主动要求上战场,消灭敌人。

可惜啊,被认为学问老高的女大学生,面对志愿军的几个问题,被问得毫无招架之力,志愿军都质疑:“你们不是大学生吗?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难道后来的人,把我们都忘了吗?”

什么问题这么难?

有几个确实有点难,比如说,下个阶段敌人的进攻重点在哪里?治疗冻伤、枪伤有什么好办法,前一个问题要非常了解抗美援朝战史,后一个问题要懂医学,别说两个女生,没几个中国人能答得出来。

但是还有两个问题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们是什么时候胜利的?听政委说,美国人有个叫原子弹的东西,时不时威胁要给我们动外科手术,我们也有了吗,是什么时候有的?”

两个女生答不出来。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答得出来吗?

我只能说出年份,具体的日期我不知道。实际上,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字是在1953年7月27日,原子弹爆炸是1964年10月16日,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会记住这两个日子。

停战协议签字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短片的创作者是大学生,是因为短片中两位穿越回过去的女生,状态实在是太传神了。

我身边也有很多年轻人,98后,2000年的也有,我有时候问他们一些近现代知识的时候,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比如说刚才那两个问题,抗美援朝什么时候结束,我估计他们连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知道,原子弹什么时候爆炸,有的说八几年,有的说五几年,还有一个说70年,这个答案是最接近的。

原子弹爆炸

他们可不是学渣,每个都最起码是是211的本科,还有一个985的硕士,可就像短片里演的那样,这些知识初中就学过了,考完试全还给老师了。

吃炒面

觉得两个女生可能饿了,志愿军拿出了一个袋子,女生倒在手心一看,是干面粉,这怎么吃?女生吃了一口,被呛得咳嗽起来。志愿军解释说,干吃是比较难以下咽,冲热水会比较好,但是现在敌人炮火封锁很严,补给运不上来。

说到这个炒面,我本来想专门写文章的,就趁这个机会说说吧。

电影《长津湖》里,描述过第一次战役,九兵团入朝作战,面临的困境包括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以及没有足够的食物跟弹药,在作战前,发给士兵的口粮就是冻土豆,因为天气太冷,土豆咬在嘴里,牙都崩掉了。

《长津湖》

志愿军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艰苦作战,取得第一次战役伟大胜利的。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抗美援朝战争相比于以往的国内革命战争在食物供给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后方补给困难,由于制空权掌握在美军手中,飞机狂轰滥炸使得运过鸭绿江的食物很少能到达战士手中;二是烹饪不便,生火做饭的炊烟极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我军位置。

志愿军战士"饥无食"的情况很快引起了东北军区后勤部的注意。1950年11月8日,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副部长张明远等,向总后勤部提出"以炒面为主""制备熟食,酌量提高供给标准"的建议。同时,将样品送到志愿军征求意见。这种携带方便又易于保存的食物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和洪学智等几位副司令员的首肯。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我直到最近几年,才知道原来志愿军吃的“炒面”,跟我们平时吃的炒面不一样,我还一直以为志愿军吃的炒面就是炒面条,其实一直挺疑惑的,如果是炒面条的话,放不了多久就会坏,而且全是油感觉也不好携带保存,是怎么成为几十万大军主要口粮的呢?

后来才搞明白,原来志愿军吃的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

炒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炒面条,而是以糜子、芸豆、玉米、青稞、甜菜根、小麦、大豆、高粱米为原料,炒熟后磨制成粉,具有可以随时食用的特点。志愿军战士身上背着的,除了武器弹药,就是用长条袋子装着的炒面,非常方面携带,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可以提供维持生存所需的热量。

根据志愿军统帅部的意见,从11月下旬即第二次战役发起前后,开始向前线大量供应炒面。由于需要量大,入朝部队每人每月按1/3供应,即需741万公斤。东北地区即使尽最大努力也只能解决500万公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前方部队需要,周恩来提议,由政务院布置华北、中南各省市发动群众大量制作便于食用的炒面。一时间,全国人民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工作。城市、乡村呈现出“男妇老幼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的动人景象。周恩来等党、政、军领导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抽时间到制作车间,检查炒面质量,并与工人一起为志愿军制作炒面。

这里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当时在北京战犯管理所,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功德林”,也掀起了为志愿军制作炒面的热潮。当时关押在功德林的国民党战犯,无论对共产党态度如何,当国家抵抗外辱的时候,纷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的支持。据说当时功德林炒出来的面,口感、质量都特别好,还受到了周恩来的点名表扬。

功德林的炒面上了朝鲜战场

据统计,从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1年6月,国内运往前线部队干粮6290万斤,占所有运过去的粮食总数的17%,其中绝大多数为炒面。

一捧炒面一捧雪,已经成为志愿军战胜美国侵略者、保卫和平、艰苦奋斗的缩影。然而,虽然炒面解决了志愿军官兵的生存问题,但由于缺乏很多必要的营养元素,营养成分相对单一,严重缺少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很多战士都患上夜盲症。这在短片中也提到了,可惜两个女生不知道治疗方法。

现在说起这一段历史,感觉充满了浪漫主义,其实回想起来,还是国家实力弱啊。国内战争时,有全国老百姓的支持,像淮海战役,表面上是60万对80万,其实呢?据统计,为了支援前线的解放军,以山东的父老乡亲为主,加上江苏、安徽、河南以及河北广大的人民群众,组成了高达543万人的支援队伍。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20多万副担架,30多万副扁担,88万辆小推车,76万头牲畜和8539艘大小船只,以人力运输的方式,共计向前线运输弹药7300吨,运送粮食9.6亿斤,向后方运送了11万名伤员。

但在朝鲜,在境外,我们的军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武器装备与敌人有差距,又没有制空权,只能用这样的土办法。

回头看看美军,短片里面也有描述,美国人不但能吃饱饭,而且还有口香糖、咖啡跟巧克力,虽然这些东西志愿军通通觉得苦,缴获了也看不上。

当时美国承诺的士兵伙食标准是,每名士兵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肉制品和沙拉。糕点等副食一周要吃2-3次,每周还要保证能吃上一次冰淇淋。为此,美军专门在日本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在朝鲜战场上所食用的食材都是从日本空运的新鲜食材。为了满足蔬菜的供应,他们甚至不惜花重金在韩国修建了大型冷库。

上图为朝鲜战场上常见的美军C口粮三人份套餐。有8罐肉和豆类、8罐肉和蔬菜杂烩、8罐肉和蔬菜炖品、24罐面包,此外还有脱水蔬菜、糖、咖啡粉、果汁、口香糖。还有香烟、火柴、剃须刀片、针线盒等,可谓一应俱全。

一个苹果

女志愿军看女学生吃不下炒面,就拿出了一个苹果,这个东西只要有点年纪的中国人肯定都太熟悉了,熟悉不是因为苹果,而是因为大家都看过电影《上甘岭》。短片中此时出现,把时间略微提前了一些,因为一个苹果的故事,应该发生在1952年10月,地点是在上甘岭的坑道中。

电影《上甘岭》

即使对抗美援朝不太了解的国人,也一定知道上甘岭战役。在这3.7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美军一共投下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重磅炸弹,把我军阵地的山头都削掉了2米。敌人用了各种毒气弹、汽油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试图让坑道里的志愿军屈服。

志愿军每天的口粮就是半块饼干,但是比饥饿更可怕的是缺水。最初大家还靠喝尿解渴,戏称为“光荣茶”,到最后连尿都没了。士兵们严重缺水,甚至到了吃饼干都能割破舌头、吃人丹在嘴里都化不了的地步。于是,坑道战的立功标准就出来了,只要给坑道里送一个苹果,就是二等功。

15军军长秦基伟将军也着急,不能眼看着战士们忍饥挨饿喝不上水,下死命令:“运输队必须把补给送上去!”秦基伟将军原本想送萝卜,因为萝卜解渴又耐饿。但运输队拼死送上去3袋萝卜之后,发现确实解渴,但吃多了烧心拉肚子,于是改送苹果。

据15军战史记载,我军后勤一共准备了4万公斤苹果,但最终只送进去一个,还是战士在路上捡到的。一个苹果,全部人分着吃,苹果在众人手上转了一圈,结果还剩一大半。并不是大家不渴,而是用命换来的苹果实在不舍得大口吃,也想让给战友多吃一点。这个故事,就是上甘岭真实发生的故事。

而作为咬上这个苹果一口的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永生难忘此事,后来创作了散文《一个苹果》,该文章也被选入了小学教材。然而遗憾的是为坑道战士们带去一个苹果的年轻运输员,最终不幸牺牲了。

志愿军的牺牲没有白费,上甘岭一役,彻底打醒了美国人,他们终于意识到,运动战,不是志愿军的对手;阵地战,同样不是志愿军的对手,既然这样,那还打什么?

美国人乖乖坐到了谈判桌前,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这辈子听过最响的声音

短片的最后,两个女生回到了2024年的年夜饭,她们曾经告诉志愿军,现在国家强大了,美国再也不敢欺负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再也听不到冲锋号,这辈子听过最响的声音,是过年时的鞭炮;住过最差的地方,是学校宿舍;吃过最差的饭,是学校食堂。志愿军接过女生年夜饭的照片,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表情,有羡慕,有欣慰、有开心、有感慨。

女生说,我们只是忘了那些知识,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你们。

我想说说短片最后响起的冲锋号。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美两支军队。

美国军队患上了“夜视恐惧症”,很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美国大兵都特别惧怕夜晚时志愿军号手吹起的冲锋号,仿佛那是他们的催命符。因为一旦号声响起,漆黑的夜晚,漫山遍野的志愿军仿佛能看见一般,会从四面八方涌向美国人的阵地,因此幸存下来的美军都说这辈子再也不想听到这个声音,那是这些老兵人生最可怕的梦魇。

美军从那之后,投入巨资研发夜视装备,可以说在这个领域,美国人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实也不是志愿军非要夜战,白天因为没有制空权,作战时要顶着美军飞机的轰炸,伤亡极大,所以志愿军总是发起夜战。

解放军呢?跟美国人这次交手,让解放军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跟美国人比起来,我们的火力太弱了,说到底还是国力的不足。90年代伊拉克战争后,解放军开始跑步实现军事现代化,军力得到迅速提升,现在的人民解放军,早就不存在什么火力不足了。

如果我穿越回过去

看完短片,我想到,如果我回到了1951年2月6日,见到了志愿军,我会对他们说什么。

我想我会说,朝鲜战争2年后结束了,之后60年代70年代又分别跟印度、越南打了两场小仗,我们都是大胜,之后国家就进入了几十年的和平,我们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虽说地球上战争从来没停过,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战争只在《新闻联播》里存在。

1978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真正的经济腾飞,直到2024年,中国早已是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唯一的对手就是美国。

军事方面,我们不但有原子弹,还有威力更大的氢弹,有导弹、有北斗卫星,陆军早就是天下无敌,没有哪个国家蠢到跟中国陆军作战。空军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五代机J20,没有制空权的历史再也不会发生;海军的这些年一直在下饺子,每年下水的总吨位几乎占到全世界的一半,055万吨大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已经下水的航母就有3艘,还有几艘正在船台上紧锣密鼓地制造。

055

中国是地球上军力第二强的国家,并且正在飞速缩小跟美国的差距。

短片里有一段我不同意,说美国人不欺负我们,但在欺负其他国家。

美国人怎么没有欺负我们?以前欺负中国是因为中国太弱,现在欺负中国是因为中国太强,强到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不过没关系,志愿军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活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美国人也好,美国人的所谓盟友也好,想要中国人屈服,注定失败!

0 阅读:3

彼岸紫竹

简介: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