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误杀”的2员猛将,但凡留一个,蜀汉都有可能一统三国?

古城青衣 2024-04-17 19:16:04

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

一段说不尽的人事变动;

一段让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的历史。

这就是三国的历史,它如同人的年少时期,热血沸腾,即使到了暮年,也让人倍加追忆。

解读的视角

有人说,历史是任凭打扮的小姑娘。

因为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历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以诸葛亮为主线,从他的视角解读,其他人则会成为陪衬,以刘备为主线,故事又是另外一种走向。

这像极了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里》,解读历史就成了侦探推理,趣味横生。

各个主线纵横交错,各种假设频繁迭出。

有人说,诸葛亮最不应该杀的就是:

刘封和马谡两人。

如果这两个尚在人世,蜀汉能统一天下的几率会大很多。

首先是刘封。

刘备征战多年,膝下尚没有子嗣。

在遇到刘封以后,他非常欣赏其为人。

于是,便让他为螟蛉之子。

希望以后他能够继承自己的意志,继续为兴复汉室而奋斗。

没成想,后来他竟然有了亲生儿子,为了表示个人的仁义,他给亲儿取名刘禅。

封和禅恰好组成一个词汇:封禅。

刘备内心的渴望,昭然若揭。

封禅可是天子的行为,刘皇叔的虚伪,在这里显示的淋漓尽致。

刘封,还是太过于单纯。

刘备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

清朝时期,九子夺嫡。

康熙三次废除太子,目的何在?

在玩弄手段,让其他皇子们知敬畏,守规矩。

刘封的一言一行完全合乎规矩。

刘备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肯定不会无故处理一个人。

关羽曾几次提醒,若为了江山永固,必须先处理刘封,为刘禅继位清理障碍。

可惜的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直到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失守,刘备终于找到了借口。

其实刘封遇到的问题是救一个,还是救多个的问题。

刘封是个聪明人。

综合考量之下,选择了避而不战。

但,他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深谋远虑,他的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危险,结果就是授人以柄。

刘备成功获得借口,刘封遭遇祸患。

很多人说,如果诸葛亮此刻能够死谏,留下刘封,而不是让刘禅继承皇位。

等于给蜀汉留下明主。

有明主在位,君臣际遇,肯定会有一番成就。

只是做这个假设的人忘了。

诸葛亮不可能为刘封求情。

做为一个讲究正统的人,不可能保刘封。

刘禅,是他唯一的选择。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看到了蜀汉的前途。

虽然当前还能继续硬撑,但灭亡已经近在目前。

真正的智慧

有人说,其次最不该杀的应该是马谡。

他对蜀汉绝对是忠心耿耿,诸葛亮以关门弟子待之,与他经常讨论天下大事。

在到西南平定孟获之乱前。

诸葛亮曾询问他:“此去征战,何谓第一要务?”

马谡不慌不忙地说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

这八个字深得诸葛亮心意。

诸葛亮也将视作自己的仪仗,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言之凿凿地告诫他。

切莫重用马谡,这个人只会夸夸其谈。

诸葛亮虽然听在耳中,但并没有切实践行这一建议。

在北伐的过程中,在没有接受守街亭的任务前,马谡根本没有想到会失败。

就像赵括,在接受保卫赵国都城的任务时,总以为自己会获胜。

有些人天生固执,总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想象中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生活的世界,都是一口井。

他们生活在井底,根本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他们和那只青蛙一样,天真认为,那口井可以抽象地总结这个世界。

他们固执地守在井底,用在井底收获的眼光和格局做事,结局自然就会完全不一样。

马谡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兵法和谋略,来自于兵书。

靠着熟读兵书,他获得丞相的赏识;

靠着熟读兵书,获得现在的职位。

现在,他决定靠着兵书来一展胸中的抱负,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

兵书和他合而为一。

他仿照兵书,直接驻扎到临近的山头,试图居高临下,靠冲击力直接打败敌人。

王平身经百战,自是知道这样操作不行,直接驻扎在道路中央。

军队如同钢铁楔子,直接挡住了去路。

王平此举比马谡更为智慧,可惜马谡根本不听。

结果被曹魏断了水,吃了败仗。

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到诸葛亮的耳中时,他仰天长叹,忽然想起了刘备的殷切嘱托。

可惜为时已晚。

十年之功,因为马谡,几乎毁于一旦。

马谡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断头台,诸葛亮含着泪送他走向坟墓。

不杀马谡,不足以平愤怒。

因此,马谡必须死,应该死,而且他的确不符合大将的标准。

但是如果假以时日,让他在战场上再历练几年。

说不定可以脱颖而出,做出一番成就出来。

历史没有任何假设,不会给犯错的人留下任何机会。

就像两名高手过招,两个人实力相当,其中有一个人犯了一点儿小错,另外一个人就会抓住机会,趁势反击。

马谡的错误是致命的,历史不可能给他留任何机会。

战争是强者的游戏,是智者的游戏。

愚蠢者,只能是炮灰。

那些假设马谡将成为大将的人,不过是从历史的某个横截面看到了一种希望,沿着《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说好听点儿,这是爱好历史。

说不好听一些,就是狗尾续貂。

历史冰冷之处在于:

他可以让项羽,坑杀十万军士。

可以让朱元璋,淹死小明王。

多少史实都在证明,只是有些人选择性遗忘,只愿意选择美好的谎言相信,而不相信那些残酷的真实。

因此,切莫在做什么假设,假设没有用。

不如真正把身心投入真正的历史,真正的历史会让你收获到智慧。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