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李德生的儿子李和平,立下了一个大功、奇功

栩说历史 2024-03-28 17:53:39

虎父无犬子,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开国少将、中央副主席李德生的儿子。虽然出身将门有父亲的身份庇佑,但是他依然把自己当作一位普通的革命战士,冲在了国家需要的第一线,他就是李和平。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中,李和平的表现更是让所有人十分钦佩,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为我国赢得了战场的胜利,立下奇功的李和平也得到了应有的嘉奖。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和平的故事。

1979年2月,面对越南的得寸进尺,中国不得不出手教训一下这个不知进退的邻居,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李和平主动申请去前线作战上级想把他放在指挥部当参谋,但李和平非要去前线作战,第一次托父亲给他说情。当时的李和平担任第12军36师106团副团长,在自卫反击战中他率领部队冲到了第一线,和越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争局势日益紧张。

指挥部通过分析战场局势,发现了一个敌军的防御工事。这个防御工事虽然并不大,但是地势险要,阻碍了我军的前进,拿下这个防御工事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经过侦察兵的反复侦查发现,这个防御工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它的地下有多达数十个暗堡,地势也是易守难攻,对战事发展极为不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指挥部决定派遣李和平为指挥官,率军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和平接受任务之后,并没有轻敌。虽然只是一个防御工事,他还是进行了仔细的侦查,并且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李和平率领部队朝这个防御工事发动了进攻。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并且对于敌情掌握比较清楚,战争进行的非常顺利,我军顺利进入了这个防御工事的内部,拿下了这个暗堡群,越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在进入暗堡群之后,李和平也没有放松警惕,他命令部队迅速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防止敌人反扑。

李和平知道,这个防御工事对敌军非常重要,所以敌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果然,敌军开始了反击。为了拿回这个防御工事,越军出动了五倍于我军的兵力,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仗着兵力悬殊,敌军甚至叫嚣着要活捉我军指挥官李和平。此时他们知道李和平只是一个副团长,所以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攻势,李和平非常沉着,他一边向总部寻求支援,一边部署战斗方案。他知道目前我军占领防御工事,地势上具有优势,而弱势是敌我的兵力悬殊,只有利用更好的战术才能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此时一支路过此地的越军也加入了战斗,兵力悬殊再一次被拉大。李和平知道,援兵到来还需要时间,他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守住这里,经过冷静分析之后李和平发现了敌军的破绽。

敌人集中战斗力攻击防御工事,人员集中,射击战的效果不大,如果采用炮轰的方法,效果会更好。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我军也有一定的风险,权衡利弊之后,李和平呼叫炮兵,命令炮兵对着敌人上来的方向开炮,而也正是李和平这一决定挽救了我军的被动局面,敌人被迅速击溃,没有任何招架之力,毕竟这种自杀式的打仗方式是越军没有想到的。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之后,李和平带领战士发起了冲锋,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四散奔逃。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李和平出色的指挥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部队的破格提拔,从副团长一跃成为了副师长。

李和平在部队非常低调,他把自己当作一位普通的革命战士,以为国家建功立业为使命,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们为之钦佩。大家都知道他是战功赫赫的李和平,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开国少将李德生的儿子。他从来不仰仗自己的家世,自从进入部队之后他就把自己一个当作普通的战士,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到前线杀敌保家卫国,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军魂和高尚的品德。

0 阅读:106

栩说历史

简介:栩说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