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苏联“270号命令”太过残忍,百万苏军宁可叛变也不服从

文史达观 2024-05-05 21:56:02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终于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攻击。

这场战争,从北部的列宁格勒、中部的莫斯科,到南部的乌克兰,德国军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覆盖了苏联的广阔疆域。

当时德国,采用了在欧洲战场上屡试不爽的“闪电战”战术。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快速突破敌方的防线,利用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迅速扩大战果。

在苏联战场上,德国的这种战术再次发挥了威力。

战争的第一天,苏联的前沿阵地就几乎全部沦陷,无数的飞机在德军的空袭下被摧毁,总计超过了2000架。

两周后,德国的三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在苏联的领土上分别突进了400至500公里。

苏联军队在德军的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近百万的苏联士兵在战争中英勇牺牲。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得不采取了一项极端的战略——“焦土战略”。

所谓“焦土战略”,就是在苏军面临不得不撤退的局面时,必须确保不给德军留下任何可用的资源。

为此,苏军在撤退时,会将所有能够带走的车辆、粮食、燃料等物资全部带走,而那些无法带走的物资,如桥梁、工厂、仓库等,则会被就地销毁。

斯大林认为,德军虽然强大,但他们的战线过长,后勤补给线容易受到苏联军队的袭扰。

只要苏联军队能够彻底摧毁自己撤退路线上的所有资源,德军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补给而减缓其进攻的速度。

然而,斯大林的这一战略并未能如他所愿地遏制德军的进攻。

当时德国在战前对苏联进行了详尽的侦察和准备,他们知道苏联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战略。

因此,德国在进攻前就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以确保他们的军队能够持续得到必要的补给。

这样一来,即便苏联实施了“焦土政策”,德军依然能够依靠强大的后勤继续他们的进攻。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当时希特勒甚至还扬言,要在3个月内占领莫斯科,将苏联完全从地图上抹去。

残酷的“270号命令”

1941年夏天的一天,斯大林的桌案上被堆积如山的战报所覆盖,每一份都十分沉重,压在他的心头。

战报中充斥着德军突破防线的消息,以及苏军败退、多人被俘的惨烈景象。面对这样的战局,斯大林深知必须采取更为果断和严厉的措施来挽回颓势。

于是,在“焦土政策”未能有效遏制德军进攻的背景下,斯大林于1941年8月16日签发了震撼人心的“270号命令”。

“270号命令”的内容繁杂,但总结起来核心有三点:

1、任何在战斗中表现出怯战行为的指挥官,将被立即降为士兵,并可能面临上级的枪决。这种严厉的措施旨在确保指挥官在战场上能够勇往直前,成为士兵的表率。

2、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所有士兵和军官都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未经允许擅自撤退者将被视为逃兵,无需请示上级即可就地枪决。

此外,逃兵的家属也将受到连带责任,可能会被抓捕甚至枪毙。这一规定旨在切断士兵的后路,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只有胜利才是唯一的出路。

3、对于任何叛变行为,其家属将直接遭受连带责任,被剥夺所有权利。这种严厉的惩罚措施旨在消除士兵的顾虑和犹豫,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战斗。

即便如此,斯大林为了遏制苏军颓势,激发斗志,后来还给予了指挥官更多的特权。

其中当年苏军一步兵师师长,面对溃败如潮的兵士,还特意采用了历史上极为残酷的“十一抽杀律”。

所谓“十一抽杀律”,就是针对战败或逃跑将士,将将领和士兵按照每10个人一组分为很多小组。

然后依次每个小组进行抽签,每10个人小组将会抽出一个写着“处死”命令的签令,抽到该签的人将被当众处决,无论官职大小,一视同仁。

这种残酷的惩罚措施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有文献显示,历史上总共只用过4次,2次在罗马时期,1次就是苏联面对德军时使用的。

在“270号命令”和“十一抽杀律”的加持下,苏军终于遏制住了德军的进攻速度。

这些严厉的措施虽然残酷,但正是它们激发了苏军的斗志和勇气,让他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能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其实,这与我国古代军事家所总结出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事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献记载,1941年斯大林的儿子不幸被德军俘虏。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希特勒看到了一个奇货可居的机会,他试图用斯大林的儿子作为筹码,与斯大林进行一场交换——以他的儿子换回被苏军俘虏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但斯大林最终并没有同意,完全拒绝了希特勒的提议,最终他的儿子只好在战俘营中自杀了。

这一事件无疑给斯大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也更加坚定了他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战场上的形势向来瞬息万变,士兵们面临着无数的生死考验。有时候,被俘虏并非出于士兵的意愿,而是由于种种无奈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要执行像“270号命令”这样严厉的军令,无疑会显得过于残酷和违逆人性。

正是因为这种极端的命令存在的缺陷,后来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军内部的动荡和分裂。

许多苏军士兵在面临绝境时,开始怀疑这样的命令是否合理和公正。他们开始倒戈相向,选择了与德军一起攻打苏军。

这种“反噬”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对“270号命令”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判。

数据显示,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约有530万苏军被俘。而在这些被俘的士兵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约100万苏军选择了投敌。

“270号命令”的意义

站在斯大林和苏联全局的战略视角来看,“270号命令”无疑具有其深远的意义和显著的成效。

这道命令的实施,在苏联面临德军猛烈进攻、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这道命令,激发了苏军士兵决一死战的决心,使他们能够挺身而出,勇敢地抵抗德国军队的进攻。

这种决心和勇气,不仅有效地抵挡了德国无往不利的闪电战,也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使得苏联能够逐渐从崩溃的边缘恢复过来,为后续的翻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当我们从每位士兵和家人的角度出发,这道命令却显得异常残酷和无情。

士兵们奔赴战场,本身就是对国家的一种忠诚和贡献,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和荣誉都献给了祖国。然而,270号命令却像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刺向了他们背后的信任。

它让士兵们感到,即使他们为国家付出了一切,也可能因为一时的失败或失误而面临被处决的命运。这种恐惧和不安,无疑会极大地削弱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和士气。

更为离谱的是,这道命令还规定了战士被俘后,其家人要受到连带责任。这种规定无疑是对士兵家庭的一种极大不公。

在国破家亡之际,家人能够将自己的儿女送上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牺牲和奉献。

在这样的命令下,家人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思念,还要因为战士的失败而面临被牵连和惩罚的风险。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也最终导致了人心向背。

也正是因为这道命令的存在,当年许多苏联民众将斯大林称之为“屠夫”,认为他冷血、无情、残忍。

这种形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都深刻地烙印在大部分苏联人的心中。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场战争都会带来无尽的杀戮和痛苦。然而,正是这些残酷的战争,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可贵。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

读者们,关于“斯大林的270号命令”,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0 阅读:109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